听琴音识曲名(弦内之音先得好好听)

听琴音识曲名(弦内之音先得好好听)(1)

出于很多原因,很多人喜欢习惯性地找“弦外之音”。

好好跟他讲一件事,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几分钟讲完。正经说了啥,他不管。非得管这以外的东西。仔细琢磨你说话的表情,口气,是咧嘴笑着说,还是皱着眉头说。琢磨你的眼神,看的是上,还是下。琢磨你说话的手势,指的是张,还是李。

你以为自己只是在说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就这些。但他听的,却并非如此:你说了什么内容,不重要。跳出内容之外,他能恣意发挥想象力,搞出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来。然后,再从他发挥的这篇论文里,继续发挥。最后,可以硬生生整出完完全全另外一回事。明明你只是说,小明今天去爬山。最后传到你耳朵里的,可能是童话神话,也可能是悬疑故事。你也无法预测,他会把你整哭了,还是整笑了。

不是说没有弦外之音,或是弦外之音没必要听。而是说,在找弦外之音以前,先听清楚弦内之音。特别是在职场上,优先考虑内容本身,优先“所听即所得”。抓住了明着讲出来的东西,再去发挥想象力,寻找可能存在的“暗示”。

否则,就会一个叉,劈到玛卡巴卡家。

职场是讲效率的地方。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或者换句话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司花钱买来的。无论价钱高低,无论谁来买单,都得支付这个时间的成本代价。你的时间,我的时间,都是如此。宝贵的时间,当然要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敲键盘写代码,就先按照收到的需求,一行行代码敲出来。跑业务的,有了名单,联系上客户再说。而不是去猜测,收到的需求是否真的如此,拿到的名单,来自老板还是老板娘。

职场需要指令明确。无论是上对下,还是下对上,拿出客观事实来说话。有数据,有逻辑,沟通上基本就足够。此外,再去揣测对方的弦外之音,先看看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很多时候,工作就需要一板一眼,拿到了什么,就是什么。你的弦外之音,即使有意为之,别人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是在弦外。既然没有落到弦内,有什么东西来支撑你所谓的“本意”呢?

喜欢听弦外之音的宝宝,别把自己搞得太累。听不懂弦外之音的宝宝,不用焦躁。听话听音,主要先听弦内音。绝大部分的工作场合,所听即所得。优先处理听得到,听得清的弦内之音。把弦内之音处理好了,工作上就会减少很多漏洞。此时如果还有余力,找一找弦外之音,倒也无妨。

喜欢演奏弦外之音的宝宝,还是别绕。说啥就是啥吧,别最后把自己绕懵圈了。别人呢,摸不准你的弦外之音,自然也搞不清楚你到底在说啥。自己呢,也是嘴皮子一动,思路乱飞。说秃噜皮,自己也不知道那张嘴说了啥。

芥菜树下看,听话听音,先听弦内之音。听懂弦内,再找弦外。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敬请关注:<芥菜树下>,闲扯工作,南北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