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创造了多少姓氏(姜太公后裔姓氏110个)
姜太公像
姜太公,姓姜或吕氏,名望、尚,字子牙,号飞熊,是炎帝神农氏51世孙,伯夷(与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并非一人)36世孙。《说文》记载:“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伯夷曾辅佐尧帝掌管四岳,后来又帮助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他的后人为了铭记吕国及伯夷的丰功伟绩,就从其封姓,伯夷就成了吕氏的开姓始祖。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因首功被封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境内),复赐姓姜氏,世称姜太公。
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姜太公祠”
姜太公后裔姓氏繁多,大致有110个姓氏,其中单姓67个,复姓43个。单姓是:姜、吕、许、谢、纪、齐、强、尚、封、左、薄、赖、逄、申、向、文、骆、充、连、国、饶、盖、丁、阚、易、崔、高、章、贺、柯、卢、井、富、栾、厉、桓、景、柴、聂、查、庆、梁、丘、戎、郦、畅、谷、浦、移、麻、孝、懿、灵、晏、平、檀、闾、即、棠、竹、襄、汲、年、邱、甫、芮、楂。复姓是:淳于、东郭、太公、将具、丁若、乐利、申屠、高堂、东宫、仲孙、齐季、子雅、公旗、子尾、子乾、子工、子夏、雍门、闾丘、卢蒲、卢门、翰公、公牛、公牵、臼季、左丘、闾公、公纪、余丘、车门、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苗、百里、子囊、子旗、士孙、西郭、南史、东闾。
姜太公衣冠冢
部分太公后裔姓氏起源
齐姓: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被封营丘,建立齐国,姜姓部分贵族后裔有的遂以齐为姓氏。
丁姓:姜太公大儿子是齐丁公姜伋,曾经跟随太公参加了牧野之战,为兴周灭商立下了大功,承袭了太公的君位,但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姜伋去世后赐谥“丁”,此后姜伋的子孙便以“丁”为姓氏。
姜太公衣冠冢一侧的“丁氏先祖碑”
崔姓:齐丁公姜伋的嫡子季子,把应该继承的君位让给了有才能的兄弟叔乙。叔乙即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的土城村)封给了季子作为食邑,季子的子孙此后定居崔邑,并以封邑为姓,称为崔氏。
姜太公衣冠冢一侧“崔氏先祖之碑”
丘、邱姓:姜太公封齐建国后,让三儿子丘穆公镇守都城营丘。丘穆公去世后,其后人遂以丘为姓氏。清朝雍正年间,为避孔丘的名讳,雍正皇帝下令在丘加“阝”为“邱”,改为“邱”姓,丘、邱姓人均是丘穆公子孙。
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丘穆公祠”
姜太公衣冠冢一侧“丘氏访祖认宗碑”
高姓:姜太公第六世孙齐文公有个儿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公子高有个孙子高傒,以祖父的封地为氏,称为高傒,其后人遂以高为姓氏。
姜太公衣冠冢一侧“高姓继祖绍宗碑”
卢姓:姜太公第十一世孙高傒为齐国正卿,因辅佐齐桓公有功,食邑于卢(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其部分后裔就以卢为姓氏。2006年6月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专门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姜太公祠瞻仰太公衣冠冢,祭奠祖先。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题写的“卢氏先祖之碑”
章姓:姜太公的部分后裔分封到鄣邑(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是纪国附庸,春秋时,鄣邑被齐国吞并,其国人以鄣为姓,后改为章姓。
贺姓:齐桓公姜小白有个后人庆封,联合崔杼杀齐庄公姜光,拥立齐景公姜杵臼,其后人以“庆”为姓。东汉时,汉安帝的父亲是清河孝王刘庆,为避刘庆的名讳,“庆”姓改成了同义的“贺”字。
骆姓:姜太公有后裔公子骆,其后人以先辈名为姓,即骆姓。
左姓:周代齐国公族有左公子、右公子,其后有左姓。
连姓:齐襄公吕诸儿时有大夫连称,为后世连姓始祖。
姜太公衣冠冢一侧连战题写的“连氏先祖之碑”
栾姓:齐惠公姜元有个儿子叫公子坚,字子栾,他的后人就以先辈的字作为了姓。
厉姓:齐厉公姜无忌的谥号为“厉”,他的后人就以其谥号为姓,即厉姓。
景姓:齐景公姜杵臼的谥号为“景”,他的后人就以其谥号为姓,即景姓。
尚姓:姜太公名尚,其部分后裔以其名为姓,即尚姓。
柴姓:孔子有个弟子叫高柴,为齐文公姜赤后裔,是高徯公的十代孙,高柴的后裔就以先辈的名为姓,即柴姓。
国姓:春秋时,齐国有公族治国,世代为上卿,子孙沿用“国”为姓。
聂姓:齐丁公姜伋分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为齐国的附庸,称聂国,他的后裔就以地名为姓,即聂姓。
查、楂姓:齐顷公姜无野之子食采于楂邑,其后裔以楂为姓,古代查与楂相通,简化为查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