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话张琴 心有暖阳暖心人

50岁的张琴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可她其实是个略有光感盲残人,经过治疗后的眼睛视力仅有0.02和0.03,但她从不戴墨镜,也不拄拐杖,因为她更乐意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尽量少给别人添麻烦。虽然她怕给别人添麻烦,但她自己却是一个认真生活、不怕麻烦的热心人,她用自己的坚强为残疾人朋友树立了榜样,像一缕阳光默默给身边人带去一份温暖。

她眼盲心亮,创业开办了鄂州市残疾人就业基地金阳光美食城,让更多残疾人看到了回归正常生活的幸福和希望。

遭遇横祸 万念俱灰

“独立成了一种习惯,尽量不要麻烦别人,就当是一个人的磨炼。”个头瘦小的张琴,凭着眼睛残存的一点光感,她在自家餐饮店行走自如,没有人会觉得她和常人有不同,哪怕外出,都尽量自己去。就餐的顾客得知餐厅负责人是盲残人,都在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油然而生一份敬意。

其实让人心生佩服的张琴,虽然坚强,但也曾精神崩溃,想要放弃生命。

张琴不是天生眼盲,2003年遭遇一场小车祸, 让她在2004年的时候患上了罕见的葡萄膜炎症,双眼近乎失明。

“遇车祸后过了半年时间,突然有一天起床,眼前灰蒙蒙的,开始还以为天没亮,后来发现头天还看得见的一切都看不见了,心里受不了,天天想着怎么去死,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仅仅上过两年小学,因为家境贫困,12岁就出来找活干的张琴,从带孩子当保姆干起,到起早贪黑帮人卖豆腐,干过各种辛苦的活儿,直到1990年在市里一家皮鞋厂当工人,每天用废报纸包上一毛五买的两个馒头,在鞋厂一干一天,挣着一双鞋子块儿八毛的工钱也很知足,不曾想,生活将将稳定下来,又遇到工厂不景气,成为下岗职工,1999年和丈夫一起借债开起了夫妻餐馆,从早点餐到夜市摊忙个不停,生活有点起色的时候,公爹患上了白血病……生活的各种磨难都没让张琴觉得难过,但33岁的失明却让张琴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绝望。

几番周折,在家人悉心呵护和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帮助下,心如死灰的张琴重新振作,她一边四处寻医问药,一边继续创业的脚步。“我眼睛虽然看不见了,有手有脚,我为什么要活不下去?”调整好心态,张琴收拾心情再出发。

2006年,原来的夫妻餐馆扩展店面,2014年她有开办了美食城分店,店子的员工从几名增加到了几十名,服务员工资也从最初150元一个月,增加到了现在不同岗位员工工资最高8000多,最少2000多的一个标准。

“我们员工工资按照岗位发工资,一视同仁,不会说同样岗位,因为残疾人不好找工作,就压低报酬,给比正常人低的工资情况。”张琴介绍,因为眼疾,张琴更能体会残疾人的难处,也更心疼她们的不易。

有时候因为居住地远了等原因,有的残疾人朋友选择到其他地方就业,受到欺负,没拿到工资或少拿了工资,还要请她她帮忙协调同工同酬、讨要工钱。

力所能及 帮助他人

30岁后厨小范来自附近范墩村,是耳朵失聪的大小伙儿,2004年,他的父亲在张琴的餐馆进餐,发现店主张琴面和心善,提出请求,让小范在餐馆帮忙锻炼一下,至此结下不解之缘,一直干到了现在,工资也拿到了4000多。“他父亲现在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80多岁奶奶要养,家里在村子里连住的房子也没有,先前是租房子住,前几年,我帮忙买了一个房子,每个月按揭2100元。”张琴对小范的一直很关心。

“小华(化名)是2006年来餐馆做事的,孕期发现丈夫婚外情,不得已离婚,患上了精神疾病,治疗后情况好转,她的母亲找到老板张姐,希望给她女儿有个接触社会自食其力的机会,老板接纳了,每到春天,老板发现她在择菜时独自一人跑到别处,就跟她聊天,我们也有事无事主动找她说话,她在我们这里做了七八年,都蛮好,直到她儿子成家,回家带孙子。”老员工对张琴餐馆里的事情很清楚,在餐馆干的时间长,就是觉得张琴的餐馆氛围好。

有一次,一位顾客订餐,小丽(化名)去送餐,三个菜三盒饭共计22元的餐费,对方非要抹零头,之前张琴没交代,小丽不知道怎么办,站在那里任顾客跋扈的辱骂。顾客还打电话到餐厅表示不满,张琴接到电话,听到对方边说边辱骂,便回答:“你让她把饭提回来,你的钱我不要了,我告诉你,她是一个病人,你没有资格骂他,以后你不要在我家点餐了。”随后,骑自行车赶到现场,看到小丽怯怯站着承受辱骂,她走过去把饭菜拿过来,往垃圾桶一摔,说:“我们回家,这饭我不给他吃。”“他钱还没给我”,小丽很执着,张琴当时一听就哭了,看着周围围观的人,张琴抱着小丽,对点餐人说“她是个伤心人,才从精神病院回来的,你是不是要把她逼疯?才两块钱,她要是在外面要饭,问你要两块钱,你给不给?她是我妹妹,以后你们谁到我们酒楼点餐,她要来送餐你们不要还价,如果你想还价,先给我打电话,我叫她收多少钱,她就收多少钱回来,你不要跟他还价,要么你就别来我们家点菜”,回到酒楼,小丽抱着张琴,眼睛含泪,久久不肯松开。张琴就说:“今后送餐,你觉得他们吃这碗饭收20元值得,你就收20块钱,回来我不会说你,你要是觉得不值得给他吃,你就提回来,我也不说你。”

至今,还有像小华一样情况的人在张琴的餐馆就业。“她们是我的宝贝,我多留意一点,她们状态就能向好一点,她们不愿意说自己是谁,我就要尊重她们。”张琴说起这些情况,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

“我们辖区晓琴(智力残疾人)在她的餐馆做过事,看到她都喊她叫妈妈,现在晓琴成家了,嫁到黄冈那边,生了个女儿,还时不时跟她打电话汇报自己的近况,回鄂州的时候,都要去看望张琴,我没见过张琴,电话联系过,但我感觉到她是个热心善良的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西山派出所民警胡敏没见过张琴,但对张琴有印象。

感恩生活 传递温暖

“有人想找房子办公司,需要找莲花山社区开个证明,我去了之后电梯里面看不见,遇到的门卫爹爹帮我按楼层,办事的时候,社区办事员说,可以叫我老公去跑,就说是眼睛视力不好的张琴的事情就可以了,上次社区的小肖就把店子的牌照送过来了……我能够走到今天,处处都是帮助我的人,有亲朋好友,也有素不相识的好心人。”

在汇贤路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餐饮店负责人张琴告诉记者,从皮鞋厂下岗女工借债经营33平方米的夫妻餐厅,到现在拥有经营面积近2000平米的两家餐饮店的店主,她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要感激的人太多了。为此,她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还拍了一个2分多钟的小视频发在自己抖音号上,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我要感谢我们的组织,感谢我们的鄂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感谢我们盲协的所有朋友感谢我们的党,给我们的关爱感谢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所以我们能够站起来。”这份7月份发出的小视频虽然没有被特意推广,但依旧引来36多万人观看,获得万余人点赞,赞她身残志坚。

“她热心快肠,能帮忙就帮忙,她上次去就业局,跟着这人跑事情,那个人问事情,自己眼睛不方便,还摸索着帮别人办事,我知道了,休息的时候就主动陪她去!”朋友小刘来自外地,在鄂州就业,是一位医生,得空来店子里看看张琴聊聊天,感动张琴的善良,常来常往,10多年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时候陪着张琴关爱身边的朋友,帮忙去办事跑腿。

“是帮忙查一下社保,有的人是年纪大了,还有几年社保没交,还要交几年退休,帮忙去问这个事情,有的人医保没交。”张琴一边解释一边夸赞刘医生:“她是妇产科医生,也是我们这些熟人朋友的保健医生,身体健康,寻医问药,帮了不少忙。”

“她对别人好所以别人对她也好,都是以心换心的事情,她就是那种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让人觉得特别温暖的人。”许多人对张琴都有着这样的认识。

最高峰的时候,张琴的餐馆里有70多人就业,其中有20多名残疾人。为他们看房、买房、跑银行、跑担保,还促成他们之间的姻缘三四对,看到他们有自食其力回归正常生活的幸福,张琴也替他们高兴。目前餐厅服务人员减少,店子还用上了传菜机器人。“我的员工现在有20个人,就有20个家庭,我成就了20个家庭的幸福,对于我自己而言也很幸福。”张琴说。

美味佳肴迎来八方贵客,热情笑脸温暖九州人心,餐厅里的一幅对联也是张琴的心声,“我也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深受失眠困扰,每天要服用100多元药物稳定病情的张琴,依旧是那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热心人。

知心话张琴 心有暖阳暖心人(1)

“山川河流天地宽,这是儿子设计,和伙伴一起画的手绘油画。”张琴介绍店中墙壁上油画,虽然看不清楚,但儿子的理解和支持,让她很开心。

哪怕看不见,张琴都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图为张琴正在给送餐盒进行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