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有温度的数学)

时代的与时俱进,教改要求的升级,不同时期的小学《小数的性质》教材也在不断变化,比较起来看不仅存在共同因素,还各有不同的特点现收集整理近六十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典型教材,让我们回顾“小数的性质”的内容是如何变化的,如果本文寻求不同时代背景下教材的特点,能对读者有一点点帮助将不胜荣幸我主要从教材版本、教学年级与结构分析几个方面去梳理,并得出的几点粗浅的启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数学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数学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有温度的数学)

数学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时代的与时俱进,教改要求的升级,不同时期的小学《小数的性质》教材也在不断变化,比较起来看不仅存在共同因素,还各有不同的特点。现收集整理近六十多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典型教材,让我们回顾“小数的性质”的内容是如何变化的,如果本文寻求不同时代背景下教材的特点,能对读者有一点点帮助将不胜荣幸。我主要从教材版本、教学年级与结构分析几个方面去梳理,并得出的几点粗浅的启发。

下表是不同出版时间的五版人教版教材编排及所属学段的比较。

1961年——2014年建国后的教材版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教学的演化及主要目标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前三个版本都是小学五年制教材,2003版与2014版是小学六年制教材;如果从到学校毕业还剩几学期的角度看,2003版与2014版六年制教材比1979年与1996年的五年制教材提前了一学期,比1961版教材提前两学期,也就是说,教材内容位置逐步前移。

让我们看看不同版本的《小数的性质》教材结构有异同:

从人教版五个年代“小数的性质”单元编排上看,知识呈现的前后顺序基本一致,都是从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规律。本课教材内容在宏观结构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或许反映了数学知识本身严密的逻辑性。如果仔细地分析它们的结构,可能发现有以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

根据数字与长度单位不同而结果相等的实例(后三个版本有米尺辅助)、两个方格图上阴影部分0.3和0.30大小相等的分析(1961版本没有格子图)、化简小数、改写小数四个内容来教学小数的性质,而且编排顺序整体一致,这样的顺序符合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的。

不同点 …

1.体现生活情境

1979年、1996年与2014年的教材有商店售货图的问题情境,1961年与2003年的教材没有情境导入,直接进入学习阶段。儿童掌握概念总是由感知活动开始的,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表象,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建立概念,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突出概括能力

1961年教材直接比较得出小数的性质(书中描述:“根据上面所讲的小数的性质”),1979年教材也只是直接给出小数的性质,而1996年、2003年与2014年的教材通过米尺上长度相等的实例和两个方格图上阴影部分0.3和0.30大小相等的分析,归纳出小数的性质(2003年的教材通过找一找,探究米尺上长度相等的实例直接归纳出发现小数的性质,再用两个方格图上阴影部分0.3和0.30大小相等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按照1979年、1996年与2014年的教材顺序,则更严谨,从“量”、“形”到“数”多个角度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教材更加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两种结构顺序各有所长。

3.强化自主探索

2014版教材与1996版教材比较相似,连数字也几乎没有变过,但语言上更加规范。1961年与1979年的教材直接给出了结论,而从1996年、2003年及2014年教材中的语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发现能力的培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