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是哪只脚踏的 咣当春秋谁的马踏飞燕
研究“铜奔马”(马踏飞燕)主人问题,或雷台1号墓墓主人问题,墓葬断代是关键。以往提出的“张江说”、“张奂说”、“张绣说”等等,都是基于雷台1号墓为汉墓的基本判断。
《武威雷台汉墓》一文认为雷台1号墓为汉墓,有三条理由。
1、铭文。出土的39匹铜马中,8匹身上刻有铭文,位于前胸位置。内容分别为: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骑马一匹,牵马奴一人;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小车马,御奴一人;守张掖长张君郎君阿那骑马一匹,牵马奴一人;守张掖长张君前夫人輂车马,将车奴一人,从婢一人;守张掖长张君后夫人輂车马,将车奴一人,从婢二人;冀张君骑一匹,牵马奴一人;冀张君小车马,御奴一人;冀张君夫人輂车马,将车奴一人,从婢一人。这里提到的“张掖长”与“左骑千人”均为东汉时期武威郡属县级官职,且“左骑千人”的建制不见于东汉以前, 也不见于东汉以后, 为东汉时期所独有。
2、墓制。从墓葬形制看, 此墓为带有封土和斜坡墓道的多室砖券墓。这种墓制, 在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等地都发现过, 年代大都属东汉后期。随葬的铜器、陶器形式与上述地区也相类似。陶罐、陶壶、陶瓮、陶灶以及铁镜等, 与洛阳烧沟“建宁三年”墓(M 1037)出土文物极为接近。前、中、后三墓室皆作盝顶, 顶部彩绘莲花藻井, 与山东沂南汉墓相同。
图1 铜马刻文为一列或两列,此刻文最长,21字
1992年8月9日,《中国文物报》刊登了何双全研究员的文章《武威雷台汉墓年代商榷》。此文根据墓葬结构、形制、随葬品特征,提出了河西地区区分汉墓、晋墓和前凉墓的一般断代标准,进而认为:雷台墓规模、结构、形制都与晋墓一脉相承。“甚至那些细微处也不例外,如仿木建筑照墙、藻井图案墓顶、用砖、筑墓法、室内装饰,随葬品中的陶器、铜叉、铜削、琥珀珠等与敦煌辛店台晋墓出土者基本相同。又如铜俑、铜马、铜独角兽、木牛(原文如此,疑为“铜牛”——引者注)与武威旱滩坡19号前凉初期墓中的木俑、木马、木牛、木独角兽,不论是造型,还是着彩都基本一致。又如所出钱币与嘉峪关、酒泉晋墓出土者亦相同。所有这些共性,明确告诉我们雷台墓非汉墓,其相对年代应在晋末前凉初,即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以后。”
此文立足于河西地区发掘汉晋墓的经验,把雷台1号墓年代明确为“晋末前凉初,即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以后”,比《武威雷台汉墓》框定的“东汉灵帝中平三年至献帝期间(186-219年)”推迟了百年左右,可谓断代方面的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吴荣曾教授从古钱学角度得出了和何双全研究员类似的结论。《“五朱”和汉晋墓葬断代》一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墓中出有小型的五朱,直径为1.6厘米。五朱出现于三国早期。如直径在1.5厘米左右的,其年代似更晚一些。这种钱在魏晋的窖藏钱币中很常见。出于墓葬者也不少,如西安田王晋墓中曾有出土,据简报墓的年代约为元康时。敦煌祁家湾321号墓也出这种小五朱,墓的年代为晋惠帝泰熙元年。上述两墓的年代都在公元290年左右。同样出小五朱的雷台墓,其年代也应靠近西晋为合适。”
图2 小五朱样币
这个证据可谓“铁证”。小五朱是东汉以后出现的货币,雷台1号墓中存在小五朱,因此,此墓绝非汉墓。
综合吴荣曾、何双全两位先生的看法,雷台1号墓的年代在“公元290年左右”到“313年以后”。那么,这个“后”究竟后到什么时候呢?
似应认为,这个“后”至少可以后到前凉政权结束之际(376年)。首先,西晋、前凉墓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前凉墓墓葬结构、规模承袭晋代之风,高大宏伟、结构复杂,但仅仅是空架子。”就一般的平民墓而言,“砖墓渐衰,以土洞为主,无装饰,随葬物少而粗糙,金属品少见,大都用木器,钱币量少质劣。”(何双全,1992)但是,如果墓主人是诸侯甚至是国主级别,那西晋、前凉墓的区别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其次,前凉沿用魏晋货币,小五朱出现在前凉墓中是也正常的。
因此,我们大约可以在“290-376年”这个时段寻找一位“张姓将军”。
早在1985年,学者辛敏就提出过一个大胆假设:从东汉末直至西晋永宁初,在凉州州郡任过职的要员中,没有地位非常显赫的“张姓高级官吏”,没有人能配得上这座“王者之墓”,故应跳出这个范围另外寻找墓主人。如果雷台墓和前凉张氏有什么联系的话,它很可能是前凉第四世张骏之墓。
当时,在断代问题上尚未形成突破,所以“张骏说”还只是一个猜想。现在,它的可能性陡然上升。
我们先来看一下辛敏的论证:
第一,张骏在位期间(324-346年),前凉处于鼎盛时期。“时骏尽有陇西之地,士马强盛”。张骏的日常生活,极力追求豪华。例如,他“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其傍皆有直省内官寺署,一同方色。及末年,任所游处,不复依四时而居。”雷台1号墓墓制及随葬品无疑是当时强盛国力的反映。
第二,张骏生前曾接受过三次“将军”称号。一是太宁二年(324),他叔父张茂去世后,原晋愍帝司马邺的使者史淑正流落在姑臧,淑以晋室名义,拜张骏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二是太兴二年(319),东晋元帝司马睿拜骏镇西大将军;因驿道不通,直到咸和八年(333),张骏才受诏。三是咸和九年(334),东晋成帝司马衍派使者进骏大将军。
第三,张骏墓被盗的历史记载与雷台1号墓现场情况吻合。《二酉堂丛书•凉州记》有一条资料说:“吕篡咸宁二年(400年——引者注),胡安璩等发张骏墓,得真珠帘箔、云母屏风、琉璃榼、白玉樽、受三升、赤玉箫、紫玉笛、珊瑚鞭、玛瑙钟、黄金勒。”《二酉堂丛书》编者张澎按:“《后凉录》胡安璩作胡璩,一作胡安枚。(吕)篡诛璩党五十余家,遣使吊祭骏,缮修其墓。”雷台1号墓中室盗洞曾作过修补,用原墓砖填砌,略较原壁凹入,与此记载相符合。另外,因为张骏墓内有那么多奇珍异宝,所以盗墓贼对那些铜器才不屑一顾或无暇顾及,这个解释也很合理。
在辛敏看来,前凉其他统治者并无可能是墓主人——
张轨在州十三年,艰苦创业,没有称“王”。临终前遗言:将他“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张实(寔)是前凉的建立者,在位仅六年,就为左右所谋害。张茂继承父兄遗志,继续艰苦创业,临终遗言说:“然官非王命,位由私议,苟以集事,岂荣之哉!气绝之日,白帢入棺,无以朝服,以彰吾志焉。”“帢(音恰)”是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帽子。其清廉如此。第五世张重华是张骏的儿子,在位十一年,享年仅二十七岁。在位时,“好与群小游戏,屡出钱帛以赐左右”。这么一个“玩娃娃”,不可能过早地料理自己的后事。第六世张曜灵,是重华的儿子,继位时年仅十岁,在位月余,即被其伯父张祚所废,十二岁时被祚杀害,“埋于沙阬”。第七世张祚是张骏的大儿子,篡位仅三年,因其“淫虐无道”,即被前凉将军宋混等所杀,“以庶人礼葬之”。第八世张玄靓,是张曜灵的弟弟,兴宁元年(363),被其叔父张天锡杀害,在位九年,时年十四。第九世张天锡是张骏的次子,前凉灭亡后,被送至长安;约在元兴三年(404),死于建康。
张骏是1号墓最可能的主人,笔者亦秉此观念。这里再补充几条来自“现场”的证据。
图3 来自1号墓的其他证据
第一,贴金铁伞橑股饰有獬豸形鎏金铜华蚤(图3-1),符合张骏以诸侯国王自居的做派。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华爪,或华蚤,为“天子车盖四周所附的金花”。张骏称臣于东晋,而使用西晋年号,“舞六佾,建豹尾”,追求诸侯国王的生活方式。
第二,铜壶刻文“臣李锺”(图3-2),可反证张骏的侯、王身份。《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将一铜壶上腹正面篆文阴刻三字铭文识读为“巨李锺”,张朋川研究员认为,“巨”当为“臣”,“臣”指“家臣”,墓主人具有列侯身份。根据《晋书·张骏传》“境内皆称之为王”以及“二府官僚莫不称臣”之类的记载,似乎也不应排除“臣”为“朝臣”之“臣”的可能。
第三,铜车马队伍中有一匹汗血马(图3-3),而西域也曾向张骏进贡汗血马。“西域诸国献汗血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诸珍异二百余品。”(《晋书·张骏传》)这匹汗血马在队伍中格外醒目。高51厘米、身长41.5厘米,尺寸明显大于其他马匹,气势上也更胜一筹。两条前腿略微错开,似有行走之意。脖颈高挺,肌肉健硕,昂首撕鸣,霸气外漏。《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和《武威雷台汉墓》称为“主骥”或“主骑”。
“东汉说”有条证据,“左骑千人”官职为东汉所独有。随着断代问题上的突破,这一证据已经不再重要。张骏“所置官僚府寺拟于王者,而微异其名”,这其中是不是也包括“张掖长”、“左骑千人”之类的官职,尚可继续考证。
虽然辛敏、何双全、吴荣曾诸先生提供的证据可以互相印证,形成了证据链。但是,仍然缺乏直接证据。包含墓主人姓名的墓志或记载随葬品清单的木(简)牍文牒始终未出现。在间接证据方面,仍需要继续借助其他考古发现,如对于东岳台、灵均台的发掘,以及对于雷台墓葬的进一步发掘,比较参鉴,以证实或证伪张骏的墓主人身份。
参考文献
1、甘博文:《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 年第 2 期。
2、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3、何双全:《武威雷台汉墓年代商榷》,《中国文物报》,1992年8月9日。
4、吴荣曾:《“五朱”和汉晋墓葬断代》,《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
5、辛敏:《武威雷台墓主人再探》,《兰州学刊》1985年第6期。
6、张朋川:《雷台墓考古思辨录》,《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来源: 微信公众号 哲学家的客厅 单继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