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事情做到极致)

2022年9月2日,以“匠心逐梦·强国有我”为主题的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湖南长沙拉开帷幕。论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是我国首次为“工匠”举办的全国性论坛。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近60位大国工匠与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工会干部和企业家代表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相聚一堂,共同关注着一个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实现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深刻议题——工匠人才的培育。

大国工匠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事情做到极致)(1)

9月2日,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

立足岗位追求卓越

做事情做到极致,做工人就要做到最好。“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艾爱国说,回顾我的成长经历,之所以能在焊工岗位上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始终不改“做事情做到极致,做工人就要做到最好”的初心与信念,更重要的是时代给了我们展示技艺的舞台。

如果没有党和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支持、对工匠技能人才的重点培养,也就不会有我在焊接技术领域的成就。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分享了4点体会:第一,当好工人、争做工匠,就要执着专注,始终如一;第二,当好工人、争做工匠,就要勤于钻研,掌握技术;第三,当好工人、争做工匠,就要勇于拼搏,舍得吃苦;第四,当好工人、争做工匠,就要乐于奉献,德技双馨。

关键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全国劳模、工匠代表包起帆说,我体会到中国产业工人要走通从工人到工匠的成才之路,关键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多年来我在创新路上不断前行,最深切的体会是:创新就在岗位,始于足下;创新不问出身,人人皆可成功;创新要有方法:率先垂范、锲而不舍、不畏艰难、分享成果、共同成长;创新要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金钱为目的的创新不可持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永葆工匠的青春。

大国工匠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事情做到极致)(2)

9月2日,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图为“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模、大国工匠艾爱国。

职业教育是工匠人才培养的沃土

职业教育进入高校与企业“双主体”时代。全国劳动模范、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向文波说,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技能工匠人才更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职业教育是工匠人才培养的沃土,重视职业教育就是重视产品质量,就是重视企业发展。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企业出现了47处,相关条款达26条,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应担当的责任与使命,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高校与企业“双主体”时代。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希望给予企业办学更大的政策支持。帮助员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位企业家的梦想和使命,为新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大国工匠人才是每一位企业家的追求。

技术工人需要企业的“工匠情怀”,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工人薪酬体系,呼吁各企业大幅提升技术工人薪酬,让技术工人的价值得到保值增值。

普通高校也要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南大学教授姜涛提出,大学教师要带头弘扬工匠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关键因素。

因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有必要也有义务将弘扬工匠精神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融入到课程思政和日常教学当中。

一方面,教师应当带头践行、弘扬工匠精神,将争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与工匠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以身作则,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另一方面,应当把弘扬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教学、思政教育的课堂之中。通过讲述大国工匠的故事,走进能工巧匠的身边,让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要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与创新精神。

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企业和工会一同创造良好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二级巡视员张达表示,高技能人才和工匠人才的培养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企业和工会一同创造良好环境。

特别是要制定更好的政策,做到吸引人、培养人、选拔人。南开大学教授王星认为,智能制造时代的工匠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磨炼才能养成。

各级政府在重视奖励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对普通岗位和普通产业工人的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尊重和依据技能形成的规律出台相关实施办法,这对于解决工匠培育问题很关键。

为女性技能工匠人才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加强女性技能工匠待遇保障与激励机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控铣工韩利萍提出,女性技能工匠专注、细心、有韧性的特点在操作岗位具有很强的优势,女性技能工匠在岗位上体力劣势正在缩小,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因此,建议国家各级部门关注女性技能工匠群体,提高女性技能工匠薪酬及福利待遇水平。

落实女性技能工匠薪酬分配指引等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及工资增长机制。

扩大女性高技能人才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并落实相应保障服务。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实施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为试点,逐步铺开,特级技师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加强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资源扶持。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熊蓉提出,女性在科技资源获取、科技决策参与、交流合作深造、职业发展机会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需要从多层次去营造优化创新环境。

从大处讲,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精准扶持,激发巾帼们科研创新的活力动力。建议国家各级部门在开展科技创新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时充分考虑性别差异,建立女性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为科技女性平等地参与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从小处讲,建议单位领导给予女性科技工作者起步阶段更多的引导和机会,提供事业发展的“引路人”。在工作的最初阶段,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能更有利于所有工作者特别是女性科技者工作事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工运》编辑部 摄影:窦菲涛

扫一扫下载《中国工运》《工会信息》电子订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