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为“惠”,因其生于鲁国柳下,因而被尊称为“柳下惠”,是臧文仲的家臣,没做过大官,因而其事迹并不多,是早于孔子的鲁国贤人。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1)

民间流传最广的,该是“柳下惠坐怀不乱”,可以先看看这添油加醋的故事是如何描述的:

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

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柳下惠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

天明,雨过天晴,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2)

在当时礼防严格的情况下,这情况的发生不可思议,而故事的流传是这女子不顾羞耻说的,还是柳下惠自夸而说的?显然不切实际。很有可能,这故事来自于孟子所记载的柳下惠的一段话:

孟子说:“柳下惠不认为侍奉坏君主是羞耻的事,也不因为官职小而瞧不上;到朝廷做官,不掩藏自己的贤能,必定按自己的原则行事;被国君遗弃而不怨恨,处境穷困而不忧伤。所以柳下惠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哪能玷污我呢?’”(《孟子·公孙丑上》)

柳下惠说的“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也许就成了“坐怀不乱”的起始,后世不断地添加戏剧性,就有了之前我们看到的故事。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3)

这故事的真假且不去多做猜测,在《论语》中,柳下惠是臧文仲的家臣,是个贤德的人,却始终不得志,没做成什么大官,只是做了个执掌禁令和刑狱的小官,对此,孔子也愤愤不平:

孔子说:“臧文仲难道是才德不足,而窃居高位的人吗?明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人,却不提拔他。”『15.14』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4)

为什么柳下惠有贤德,却还得不到提拔,即使只是个小小的官吏,还被多次罢免,难道仅仅是因为臧文仲是个小人,嫉贤妒能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缘由,更重要的是柳下惠的个人品格,孔子对他的评价是“降志辱身”,也就是降低自己的志气,屈辱自己的身分,而与世俗和流。如柳下惠自己说的那样:

柳下惠做个刑狱的小官,多次被罢免,有人就和他说了:“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施展才能呢?”

柳下惠说:“为人正直地侍奉他人,去到哪里不被多次罢免呢?如果要不正直地讨好他人,有什么必要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18.02』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5)

因为“正直”而与世俗同流,甚至降低自己的志气,屈辱自己的身份,这是岂不是矛盾?其实,柳下惠和陶渊明刚好相反,柳下惠可以苟且于恶俗世间,屈辱自身做个小官,可以说是“清”而苟且;而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而弃官而去,可谓在“诗和远方”中清。两人都有“清”的品质,但柳下惠能“清”却不高,陶渊明则是“清”而高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6)

孟子曾说柳下惠为“圣之和者”,也就将和气做到最极致的人,所以后世就将柳下惠称为“和圣”,但或更应该说柳下惠只得到了圣人的一个品质,即“和气”。后世所说的“一团和气”,志向不大,不与人争,与人皆好,依此来理解柳下惠该更为接近。

论语子路讲的是什么学习的要求(孔子眼中的柳下惠)(7)

柳下惠之所以不够清高,是因为还有牵挂:虽有洁身自好的气节,但留恋于故乡,安于小市民的生活,为了饭碗不惜屈辱自身以事上。这境遇,与如今的我们何其相像!舍不得,放不下,柳下惠尚且有贤德之名,而我们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