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

【“涛说精彩历史”古代官职系列——尚书省(1)】

“正二品”缺位,两个“从二品”顶上

众所周知,唐朝李世民之后几乎无尚书令(正二品),群臣避不敢当,所以尚书省两个副长官——“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从二品)顶上,成为尚书省长官,同为大唐宰相。

那么问题来了,隋唐实施“群相制”,宰相权利被分割到“尚书令(一人),侍中(两人),中书令(两人)”,这还不够,尚书令还要被实际分割。左仆射、右仆射两个相比,谁大谁小?如何分工?分割后的两个职位,和中书令、侍中相比,又谁大谁小?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1)

唐朝紫衣大员们席地开会——有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其他参与政事官员

四个角度,说明唐朝“左仆射>右仆射”

1、称谓证据

不同场景下,“左右谁大”历来困扰着全球官员,直到机智的圆桌会议出现(传说5世纪英国亚瑟王发明)。我们不谈这个,先抖个机灵快速比较谁大。

请大声念出这些唐朝官职,“右左仆射、右左丞、右左大将军、右左羽林卫、右左吾卫、右左龙武卫、右左千牛卫……”

是不是出奇别扭?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2)

正确是“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大将军、左右羽林卫、左右吾卫、左右龙武卫、左右千牛卫……”

很明显,我们顺口说出这些官职的时候,就带上了高低,左仆射>右仆射。

2、人物证据&官职演变

第一例,大唐第一位宰相——裴寂,唐高祖开国功臣。

  • 武德元年(619年),裴寂因功被拜为尚书右仆射;
  • 武德六年(623年),唐高祖擢升裴寂为尚书左仆射,并在含章殿赐宴。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3)

大唐第一位宰相,尚书左仆射——裴寂(《贞观之治》)

第二例,萧瑀,隋炀帝小舅子,关陇集团成员,隋末唐初投降李渊。

  • 621年,王世充平,萧瑀以参与军谋之功,进尚书右仆射。
  • 627年,唐太宗登基,萧瑀累迁为尚书左仆射。

无论是开国功臣,还是关陇集团成员,都是左仆射>右仆射。

再往前推,隋唐之前100多年的晋朝,也是“左仆射>右仆射”,比如左仆射卢钦死了,比他小的右仆射山涛顶上:

《晋书·卷三》:三月甲申,尚书左仆射卢钦卒。辛酉,以尚书右仆射山涛为尚书左仆射。

其实追索源头,仆射是秦官,仆从于主射(秦朝重武,射指武官)。当时仆射很流行,有侍中仆射、博士仆射,郎仆射,但不分左右:

《汉书·百官公卿表》: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取其领事之号。

仔细查看史料,原来到东汉末年,汉献帝时期,尚书台(那时还不叫尚书省)才第一次出现了左右仆射。联想曹操账下,也流行官员左>右(如曹仁为左将军,曹洪为右将军;吴国也是周瑜为左督,程普右督;有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所以也是左仆射>右仆射:

《后汉书·卷九》:(建安四年,199年)是岁,初置尚书左右仆射。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4)

左右仆射的出现

非常有意思的是,左右仆射出现后是有反复的——有时候分左右(曹操区分),有时候不分(刘备、孙权表示不服,就不区分);这说明了官职设置的反复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品级角度。

尚书左右仆射都是从二品,需要更仔细分辨。

同在尚书都省(尚书省=尚书都省 六部,《唐六典》),下面的尚书左丞是正四品上,尚书右丞是正四品下,清晰无比,唐朝官职以左为尊。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5)

尚书都省组织结构

4、执掌角度。

从执掌的细节也可以谁尊贵。

尚书左仆射统率“吏户礼”三部,尚书右仆射统“兵刑工”三部。明显管人的吏部、管钱的户部更重要些,右仆射只有兵部相对重要,所以论实际权力和政治影响,左仆射>右仆射。

此外,唐朝初年政事堂(未来的“中书门下”制)还未完善,左仆射还负责主持全体宰相会议。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左仆射相当于首席宰相,右仆射只是一个参加者。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6)

初唐议政会议

反例,东汉之前出现的贬官用语——“左迁”。

前文看出,唐人以左为尊、东汉末年、三国也是如此,可为什么官员贬职,叫“左迁”?没“右迁”贬官啊。

因为不同时代左右尊崇有区别,简单概括:

夏商西周:尚左。

东周春秋战国:尚右。

秦汉:尚右。

东汉末年:尚左。

三国魏晋:尚左。

隋唐宋:尚左。

元:尚右。

明清:尚左。

比如:

《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明确说明西汉初年“右丞相>左丞相”。

更广范围的左右谁大不在本文探讨范围,请参见我制作的表格——历代“左右尊尚”概况:

唐朝左仆射名单(左仆射右仆射都是初唐)(7)

历代左右尊尚概况

在春秋战国尊右的前提下,“左迁”成了贬官的代名词,唐人虽然尊尚不同,但继承了习惯用语。

另外,这种解释也说的通:“左迁”贬官是因为君上与臣下相对,臣的左迁方向其实是君的右手方向,贬官由君上发起,所以叫“左迁”。

中华历史悠久持续,不同人,不同情况的解释实在是多……

初唐的100年里,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谁大谁小?

剩下是一个大家更关心的问题,左右仆射、侍中(唐朝编制两人)、中书令(唐朝编制两人),这6个人,初唐的100年里谁大谁小?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谁大谁小?

首先,按《唐六典》旧制,左右仆射都是从二品,而侍中、中书令都是正三品(直到中唐唐代宗才升为正二品),所以左仆射、右仆射都大于侍中、中书令。

从官员的迁转路径来看,容易得出左右仆射大于侍中、中书令。初唐的宰相里,高士廉(575-647)、温彦博(574-637)、马周(601-648)、张行成(587-653)都是先侍中或者中书令,然后升任或追赠尚书右仆射。

没法办,即便没了正二品的尚书令,唐朝从二品的尚书左仆射、右仆射都很大。

至于初唐侍中、中书令谁尊贵,请各位网友发表观点。我个人认为初唐“中书令>侍中”。

按理说,初唐的三省联署办公场所——政事堂在门下省,应该门下省大,即“审核政令”的侍中>“起草政令”的中书令。但实际上,初唐担任中书令的高官,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更紧密,典型的像房玄龄;担任侍中的官员是非元从官员,典型的像魏征、王珪,从侍中实际结局看,杨师道、刘洎、王珪结局一般,唯一特殊的就是魏征了( 虽然死后被毁墓,但后来又恢复)。

进入中唐,政事堂制度越来越完善,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正式代表唐朝的政治制度,由初唐“三省六部”转为中晚唐的“中书门下”。而在这之前,宰相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他把政事堂由门下省迁到中书省,确立中书省比门下省尊贵。

意想不到的尾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新宰相名号崛起

你知道吗,唐朝289年中,宰相名号超过15种!

随着政事堂制度的完善,左仆射、右仆射也慢慢沦为没有实权的荣誉职务;在之后,连中书令、侍中也沦为虚职。

取而代之的,是贞观年间出现新宰相名号——“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类似“差遣”的职位;这体现了疆域扩张下,中华第二帝国——隋唐帝国官僚体系的精密化和复杂化,盛唐如何盛大,涛说史将另文为您梳理,请您关注我哦。


本文由涛说精彩历史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