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怎么来的(春节初一到初七这些习俗你那有吗)

春节马上来临了,你的春节计划定了吗?按照“基本配比”,初一至初七是大多数中国人春节生活的核心时间,各类习俗活动精彩纷呈。今年的春节黄金假期,你有哪些习俗活动了呢?


春节大年初一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怎么来的(春节初一到初七这些习俗你那有吗)(1)

拜年:正月初一,是中国许多地方新年拜年的第一天,作为表达尊老爱幼、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上午,晚辈起床后需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过程往往会准备不少糖果、零食。长辈受拜以后,晚辈拜年的压岁钱就马上要到啦。大年初一都是要说吉利话的,象征套个彩头。如果你“有幸”成为长辈,那“恭喜”你,乖乖准备红包吧。


春节大年初二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怎么来的(春节初一到初七这些习俗你那有吗)(2)

祭财神、逛庙会:北方初二有正月初二祭财神的习俗,这天里,商铺、店面、大众家庭都要购买祭祀用品,讨一年好财运。南方很多地方是一年庙会开幕的日子,正月初二,有上山拜神,去逛庙会的习惯。庙会里精彩喧闹,红红火火,美食、礼品自然少不了。


春节大年初三

饿鬼日: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最好是在家待着。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习俗早已经不再刻板。不过广大农村地区,进入初三意味着“打麻将”的时间到了。

小年朝:春节正月初三也称即天庆节。相传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变化为小年朝,当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和一些地方过年习惯类似。其实也就是“慵懒一下”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春节大年初四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怎么来的(春节初一到初七这些习俗你那有吗)(3)

迎神接神:西方圣诞节是有关于与耶稣复活,降临人间的故事。而在中国。年初四意味着中国的诸神下降人间,为人们祈福。所以年初四,有 “送神早,接神迟”一说,就是指当天祭祀时需清早接神,下午送神。在贡品方面准备好:三牲、水果、酒菜,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而财神爷,南方人通常在初五祭财神,因为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春节大年初五

送穷:“送穷”你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当天内,把晦气、土气全面扫除,迎接新面孔。相传在民间,这里里会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开市的日子也非常热闹,久违逛街的感觉。又可以找到了


春节大年初六

挹肥: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进入初六了,春节的喜气开始慢慢消散。人们很多工作开始进入正题,在农村,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春节大年初七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怎么来的(春节初一到初七这些习俗你那有吗)(4)

吃素面线:正月十五有元宵吃,而在初七,广大地方都有初七吃素面线的习俗。素面线长长细细,意味富贵长寿。联想到生日吃长寿面的习惯,所以,初七吃面线,也含自己庆祝生日的意义。

吃七菜羹:大年初七“人日”,人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混着吃。农业文明时代,七菜羹象征着庄家的丰收,春节里吃,祈祷今年也有一个丰收年。不过对于上班族来说,你的假期已经到期了,烦请上班充值啦~


好啦,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春节习俗,初一至初七,你们那有哪些好玩的习俗呢?欢迎大家讨论、留言。现在你的春节假期满格,春节假期里你的游玩计划订制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