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课的认知(不要相信传说中的自觉性)

对于网课的认知(不要相信传说中的自觉性)(1)

要不要相信孩子?当然要的,信任是相处的基础。

整天互相猜忌疑神疑鬼,互不信任,这样的氛围当然没法相处。

可是自觉性这个东西,却不能轻易相信,否则,现实会狠狠打脸。

孩子的自觉性,更是个美好的愿望,只存在于想象中。

该管还是要管,该出手时不要手软!

------------------------------------------------------------------------------------------------

天杀的疫情反复无常,晴天霹雳一声:又要上网课了!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用我宝贵的十斤肉肉交换取消网课回课堂,

因为网课的问题太多了:

时间太长了。一天8节课,45*8 1小时自习,足足面对电脑7小时,比我上班面对电脑屏幕时间还长,孩子怎么受得了?

伤害太大了。电子屏幕是视力健康的最大杀手,何况是视力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这一波高密度的网课下来,孩子的近视度数又要增加多少?离瞎更近了!

运动严重不足。每天课排得满满的,课后还有作业,而且除了主课,体育课要面对电脑屏幕学投篮、手工课要面对电脑学针线打结,户外运动时间严重不足,孩子们还在发育的年龄呢。酷夏好不容易结束,秋高气爽的金秋难道不是更应该走出去吗?

学习效率不高。课时长容易疲惫、隔着屏幕没压力容易怠懈、网络卡顿掉线打乱节奏、老师提问也看不到自己没压力、课后作业拖延甚至不写,一堆问题,影响学习效率……

然而,以上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对家长的考验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父母守在身边:那父母不上班,吃什么?

换老人守在身边:老人啥都不懂,也只能当厨师和门卫。

让孩子一个人:山中无老虎,那他就是大王!

夺命连环call:网卡了、掉线了、语文作业在哪里?字典找不到了、笔芯没墨了、老师说要报听写可奶奶不认识这些字……,你说老妈想笑还是想哭?

更有大型连续剧上演:《猫捉老鼠抓现场》

  • 看他眼睛盯着屏幕不眨眼,你以为他在学习,其实他在浏览网页;
  • 看他面带笑容,以为听课走心,其实在聊天扯犊子;
  • 看他眼珠转动,手不停,以为在动脑筋计算,其实在玩小游戏;
  • 看他一动不动,以为听课太沉迷,其实是在发呆入定神游;
  • 看他·······

不看了,再看要吐血!网课太费妈!妈只想撞墙!

犹记得上网课之前,老母亲是如何含泪叮嘱的:

  • 儿啊,不要一直对着屏幕啊,伤眼睛,下课就要去看窗外啊;
  • 儿啊,上课听讲很重要,要认真,不要打野分神搞小动作啊;
  • 儿啊,学习时间就好好学习,要抓重点,放学后再玩游戏哈;

小家伙点头如捣蒜“我知道的,妈妈你放心吧。”

我儿真懂道理啊,我儿自觉性真高啊,你感动得一把抱住懂事乖巧的好大儿,感觉自己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妈!

网课开始了,梦破碎了,什么道理都懂的孩子,狠狠打你的脸了,

好大儿铿锵的承诺犹在耳畔,现实却无情的粉碎了你的信念,

自觉性只属于极少数的神人,而你的孩子是那反面的极多数!

残酷的现实给你上了一课:不要相信孩子的自觉性!

仔细想想自己,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拿起手机刷起抖音到半夜都不睡的人,好意思相信一个小孩子能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

醒醒吧,该出手就出手:

规矩立起来、奖罚政策列出来、监控头装起来、青少年模式设起来、跟老师互动多起来、课后作业查起来……

记住亘古不变的真理:不要相信自觉性,不仅是对孩子,也包括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