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

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些俗语中有很多有名人物,你都知道多少呢?

1、说曹操,曹操到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1)

曹操是三国魏国的创建者,在历史上经常被批判,记得很小的时候,在戏台上,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张脸,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公,以及打进‘奸臣’行列的白脸曹操。而渐渐了解历史之后,很多人对于曹操的能力还是非常佩服的,评价也慢慢正面了很多。说曹操,曹操到这个俗语出自《三国演义》,原因是有人给汉献帝推荐一个可以保护他的人,刚说完是曹操,曹操就来了,汉献帝不由说道,说曹操,曹操到。现在则多用来形容人或事来的非常快。

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2)

这个俗语采用的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个人物原型,猪八戒本身是一头猪,一头猪照镜子,那肯定还是一头猪,正好映照出了里外不是人这句话。

3、孙二娘开店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3)

孙二娘开店,开的是谋财害命的买卖,小时候第一次听这段故事的时候,对于这个人物还是很怕的,而且也十分疑惑,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梁山好汉?不过依着古代小说的样子,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句话总算是大差不差。

4、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4)

这句俗语出自清朝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姜子牙钓鱼十分有趣,他所用的鱼钩是直的,有人问,这样的鱼钩怎么能钓鱼呢?姜子牙说了一句话,大丈夫所为,宁愿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原来姜子牙并非是钓鱼,乃是钓王侯。

5、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5)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经常用来骂人不识好歹。话说吕洞宾有个朋友叫苟杳,家境贫寒,没钱娶妻,喜欢上了一家千金小姐,正好这家人也同意。但苟杳没钱啊,吕洞宾就帮忙,但要求前三天自己陪新娘子睡,苟杳大惊,但寄人篱下,又怎能拒绝?于是前面三天吕洞宾和新娘子进房,但吕洞宾不去掀盖头,只是自顾自的在灯下读书,一连三天,都是如此。三天之后,新娘子差点崩溃,找到苟杳询问。苟杳得到吕洞宾的解释才明白,原来吕洞宾是怕苟杳贪图床笫之欢,忘记读书。

果然,苟杳在几年之后金榜题名,做了大官。而吕洞宾家里却因为大火而突然没落。吕洞宾和妻子也是非常艰难。吕洞宾只好去找苟杳求助,结果苟杳很热情,但谈笑之间却对于帮忙的事情一句没提,吕洞宾只谈人心不古,愤愤而去。回到家里,房子变了样,却摆上了灵堂,妻子哭的死去活来。一见吕洞宾,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原来是苟杳捎信说,吕洞宾在自己家中过世,还帮忙给吕洞宾家重新搭建房子。吕洞宾气得拿起斧子去砸苟杳送来的棺材,棺材打破,里面都是黄金白银。里面还有一封信,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之后,‘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就流传下来,传着传着也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6)

出自《史记之淮阴侯列传》,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刘邦问,你呢?韩信:多多益善。刘邦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道,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军才是专门训练士兵的。之后,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成为了一句俗语,形容越多越好。

7、关公面前耍大刀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7)

古代冷兵器有很多,但善用大刀的执知名人物并不多,尤其是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这个刀又叫关刀,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给关羽安排的武器,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也因此,在大刀的领域,关羽可谓是大家了,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岂不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吗?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关羽所用的兵器并不是青龙偃月刀,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说到关羽的兵器,而在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中提到,关羽所用的武器确实是刀,而且还是双刀,

在之后的汉代出土文物中也发现了汉代所流行的刀,为环首刀,综合来看,关羽的兵器为环首刀最为可信。

历史上最难追的俗语(这些有名人物的俗语)(8)

其实,从以上的一些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物之所以在这些俗语中流传,大多数都是有相关的小说或者民间故事,而在搜集这类俗语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事实,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典故和人物俗语确实占据很大的比例,这些人物要么是书中赫赫有名的大英雄,要么是人人痛恨的大奸贼,所以这些故事流传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人名,而是复杂且又必需的人性,这些人性既有人们所需要的,也有人们为之愤恨的。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