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家书读书感言(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173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十一日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字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

久未遣人回家,家中自唐二、维五等到后亦无信来,想平安也。

余于(七月)二十九日自新堤移营,八月初一日至嘉鱼县。初五日自坐小舟至牌洲(簰洲湾镇)看阅地势,初七日即将大营移驻牌洲。

曾国藩的家书读书感言(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

七月底太平军城陵矶败,退出湖南,湘军东进,水师驻新堤嘉鱼、金口;陆军驻羊楼司崇阳通山,可直下收复武汉

水师前营、左营、中营自又七月二十三日驻扎金口。(七月)二十七日贼匪水陆上犯,我陆军未到,水军两路堵之,抢贼船二只,杀贼数十人,得一胜仗。罗山(罗泽南,号罗山,早慧,科举之路却不顺,33岁才过童子试,44岁被举为孝廉方正,才有了举人功名。罗泽南有28年的设馆教书生涯,学问博,人谦和,从者数百人,培育大量人才,撑起半个湘军,罗泽南亦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湘军将领、理学家、文学家。 因战功卓著,历迁任知县、同知、道员(加按察使衔)。1856年攻武昌中弹身亡,咸丰帝下诏以巡抚例优恤,谥号忠节,加巴图鲁荣号,建专祠奉祀)于(七月)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等日得四胜仗。(八月)初四发折俱详叙之,兹付回。

(八月)初三日接上谕廷寄(清公文名称。雍正十年(1732)清成立军机处,一些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称寄信,通称廷寄),余得赏三品顶戴(道光二十九年正月,授礼部右侍郎(二品)。8月,署兵部左侍郎。道光三十年6月,署工部左侍郎 。咸丰元年5月,署刑部右侍郎,10月,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咸丰二年正月,署吏部左侍郎。6月,充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12月“奉到帮办团练之命”。咸丰四年4月靖港之败,5月“止革职,不加严谴”。此时8月“得赏三品顶戴”),现具折谢恩,寄(皇帝的诏令)并(曾国藩谢恩折)寄回。

余(我)居母丧,并未在家守制(咸丰二年七月赴江西任乡试正考官,途中闻母丧归家,“十二月十三日,奉到帮办团练之命,本思陈情不出,为辞将发矣,十五日忽闻鄂中沦陷之耗,义不敢深居不问,以自邻于畏死趋避之徒。遂驰抵省门(指长沙),厕身于不官不绅之间”――咸丰三年九月曾国藩致信座师湖广总督吴文镕),清夜自思,跼蹐jú jí不安(局促不安)。若仗皇上天威,江面渐次肃清,即当奏明回籍,事父祭母,稍尽人子之心。

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叔父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兄弟姒娣(sì dì ①妯娌②古代同夫诸妾互称),总不可有半点不和之气。

凡一家之中,

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

一代疏懒,二代淫泆,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

四弟(曾国潢)、九弟(曾国荃)较勤,六弟(曾国华,过继给其叔父)、季弟(曾国葆)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前寄来报笋殊不佳,大约以盐菜蒸几次,又咸又苦,将笋味全夺去矣。往年寄京有报竹,今年寄营有报盐菜。此虽小事,亦足见我家妇职之不如老辈也,因便(方便的时候)付及,一笑。烦禀堂上大人(指父亲)。余不一一。

道光二十七年6月,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有缺即补)。

道光二十八年,稽察中书科事务。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授礼部右侍郎(二品)。8月署兵部左侍郎(署:代理、暂任官职 )

道光三十年6月,署工部左侍郎 。

咸丰元年5月,署刑部右侍郎,10月,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咸丰二年正月,署吏部左侍郎。6月,充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12月奉到帮办团练之命。

咸丰三年在衡州(衡阳)练兵造船。

咸丰四年4月靖港之败,5月“止革职,不加严谴”。此时8月“得赏三品顶戴”

①靖港之败后《家书151》:

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

不许坐轿,

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

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

插田莳(shì移植(秧苗)。栽种)禾/等事,亦时时学之。

庶(但愿,或许)渐渐务本(本:指事物的基础或主体。《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不习于淫佚(指行为放荡)矣。

至要至要,千嘱万嘱。

②《家书152》:

半耕半读,未明而起,同习劳苦,不习骄佚(同“骄逸”,骄纵放肆。骄奢安逸),则所以保家门而免劫数者,可以人力主之。望诸弟慎之又慎也。

③《家书157》:此时曾国藩因靖港之败被革职,“不加严谴”。

我兄弟五人,无一人肯整齐收拾者,亦不是勤俭人家气象。以后宜收拾完整,可珍之物固应爱惜,即寻常器件亦当汇集品分,有条有理。竹头木屑,皆为有用,则随处皆取携不穷也。

④《家书159》:

儿侄辈总须教之读书,凡事当有收拾。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样子,至要至要。

吾兄弟中惟澄弟(四弟曾国潢)较勤,吾近日亦勉为勤敬。

即令世运艰屯(艰难),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一定之理。

愿吾弟及吾儿侄等听之、省之。

⑤《家书163》:

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

予(我)深悔往日未能实行此二字也,千万叮嘱。澄弟(曾国潢)向来本勤,但敬不足耳,阅历之后,应知此二字之不可须臾离也。

⑥《家书166》:此时太平军退守岳州、城陵矶,与湘军屡次血战,互有胜负。曾国藩“惟静镇谨守,以固军心而作士气”。

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

家中若送信来,子侄辈亦可写禀来岳,并将此二字细细领会,层层写出,使我放心也。

⑦《家书171》:此时湘军东进,驻防新堤、螺山、金口。金口“去武昌仅六十里”。

诸子侄辈于勤敬二字略有长进否?

若尽与此二字(勤敬)相反,其家未有不落者;

若各个勤而且敬,其家未有不兴者,无论世乱与世治也。

诸弟须时时留心,为子侄作榜样。

⑧《家书173》:此时曾国藩被赏三品顶戴。湘军大营已由嘉鱼县进驻簰洲湾镇。

凡一家之中,

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

一代疏懒,二代淫泆(yín yì,放恣,恣意妄为;恣纵逸乐;淫荡、淫乱),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

四弟(曾国潢)、九弟(曾国荃)较勤,六弟(曾国华)、季弟(曾国葆)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

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