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珍藏版(平凡的世界随记)

平凡的世界珍藏版(平凡的世界随记)(1)

青岛今天的彩虹 希望能给你带来好运

实在有些难以启齿,23岁才读《平凡的世界》,或许读书不该有年龄,只是,在一个7年级小孩子必读书目中看到这本时,实在有些觉得自己读书太少。

不会写书评,也无法亲身处在那个年代去理解书中发生的事情,只是觉得,好像过去的理论拿到现在仍然合适。

一心想攀高枝的郝红梅、吃不起饭只能蜷缩在一旁的孙少平、一心想照顾大家庭的孙少安、婚姻不幸的田润叶、受伤后才感受到爱意的李向前、乐于助人的金波等等等,每一个人物鲜活到我可以在脑海中描绘他们的模样,以至于,在读完这本书时,想看一下这个“西北锤王”(《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中,孙少安在抖音中可是很火的锤王),只是打开只看了几分钟,就觉得实在演不出那种鲜活,我看不到少平出场时的窘迫,也看不到红梅出场时那种既是被打压的“大地主”出身身份的窘迫,又想攀一个好男人眼中的精明算计与审时度势......

因为在开头的几分钟里只出现了这两个角色,我随即关了电视,实在是不想毁掉我脑补出来的这些形象,我一直觉得人的眼睛是最真实的,无法隐藏,因此在内心浮躁时,与人交谈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怕被别人看穿我内心的杂乱与不安。

所以,我放弃了看这位“锤王”。

我实在是俗气,没有扑下身子去理解那个年代的饥荒以及社会的发展史,我在意的只是那个年代里那几段感情故事以及一些让我震撼的话。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会被书中不同的观点吸引,我自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顺应或违背自己观点的内容。

顺应时会给自己所认同的观点加以支撑,违背时总想着举些例子与书中的内容辩论几个回合。

本身就对时间和空间不敏感的我,想不到那几年中国的大背景,也想不出这群主人公是生活在陕北、陕西还是山西,又为什么有很多经商的河南人,也不知道少安的媳妇秀莲为什么来自山西。也许人本就喜欢躲避不熟悉的事情吧,这些拗口的东西实在无法在大脑中保留太久。

在农村,你首先要做一个舆论上的“好后生”,然后才能另外表现自己的不凡,否则会被公众认为是“晃脑小子”。

这是看过开放性书籍,读过高中,又因为贫穷不得不回家劳动的少平说的,在那个温饱即可的村落落里,劳动才是主流,在那个追求温饱的年代里,闲暇时不抓紧歇息而是看“高雅”的书,做“脱俗”的事,是要被认为是“晃脑小子”的。

认真劳作,成为旁人眼中的“好后生”,那些与劳作无关的各种思绪只是在大脑里飞速转动才是那个时代里对于孙少平来说最好的选择。

并非那个年代,这个年代应该也是如此吧。

在大流生活里,追随大流才会被人夸“聪明”“有前途”,并不需要做出多少成绩,又或是你不需要那么努力,可你这个“好后生”就会获得逢人被夸的权力。

一旦我们离开这个主流,违背主流,定会吃些苦头的,却又不是事情本身给我们的苦头。

久而久之,我们在那“好后生”的包裹下,谨小慎微的发挥着自己的任性,从前讨厌这伪装,现在也被我们用得游刃有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