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01、端午节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其中端午节的名字最多,足足有20多种不同叫法,又称端阳节、正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医节、草药节、夏节、龙节、艾节等等。

端午的本义是中正,这天午时是为正中之正。

按中国传统文化,这天阳气最盛,天下万物气处于最鼎盛状态。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1)

端午节

因此在古代人看来这天是一年最不好的一天,端午节所有活动最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祛病防疫、辟邪除灾。

而且,民间还出现了很多陋俗,比如民间百姓非常讨厌端午节出生的孩子。

在这天出生的孩子,一般都会被抛弃。

02、恶月恶日

古代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

端午节之后,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蚊虫滋生,瘟病横行,给广大老百姓带来灾难。

因此,五月初五被古人视为恶月恶日,特别讨厌这个日子。

古代端午节出现很多陋俗。

比如,古代人认为,在农历五月盖房子,就会成为一个秃头。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风俗通义》

在五月初五上任当官,以后永远都不会再有升官的机会。

“俗云五月五日到官,至免不迁。”——《风俗通义》

出嫁的女子这天要回娘家,避免给夫家带来灾难。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2)

南宋 佚名 百子嬉春图 藏于故宫博物院

也正因为端午阳气太盛,古人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命太硬,会克父克母,就算父母没事,长大后也会害自己。

“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论衡》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俗谚举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父母。”——《西京杂记》

因此,古代一旦有孩子在端午节这天出生,要么被直接抛弃,要么就会被父母直接杀死。

于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月不举子”现象。

所谓不举子,意思就是,孩子出生后不养育,把婴儿溺死或扔掉。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3)

北宋 苏汉臣 重午戏婴图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晋朝有个叫胡广的人,他出生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日。

他的父母非常讨厌他,就把他装在一大坛子里,扔江里,顺流而下,任其自生自灭。

好在胡广命不该绝,正好有个姓胡的老头看见了这个坛子,就收养了他。

胡老头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胡广也跟着他姓,改姓胡(胡广本姓黄)。

最终,胡广长大成人后,成为一代名臣,青史留名。

“胡广本姓黄,五月生,父母恶之,乃置之瓮,投于江。胡翁见瓮流下,闻有小儿啼声,往取,因长养之,以为子。遂七登三司,流誉当世。”——《太平御览》

实际上,像胡广这样的孩子,古代还有很多,他们大多都被父母直接抛弃或杀害了。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4)

北宋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但是,也有一些历史名人,侥幸逃过一劫。

03、端午出生的名人

比如,金国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诗人,叫田特秀。

贞元三年(1155年)五月初五日午时,田特秀出生于河北易县。

巧合的是,田特秀在家里排行第五,他家居住的街道名半十,他爹娘就给他起名五儿。

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田特秀参加了科举考试。

他在乡试、府试、省试、殿试中通通排名第五。

大安元年(1209年)八月十五日,田特秀在自己家里的忧午轩病逝。

田特秀一辈子都和五特别有缘,出生于端午节,死于中秋节。

而据清代学者陆以湉在他的《冷庐杂识》曾记载道:

“五月五日生俗忌,五月五日生,然史书所载,如孟尝君、胡广、张桓侯飞、王凤、王镇恶、齐后主、齐南阳王绰、崔信明、宋徽宗、翁应龙、纪迈、辽懿德皇后、赵元昊等,其遭遇不同。“

《冷庐杂识》记载五月初五出生的历史名人有,孟尝君田文、西汉末期权臣王凤(西汉太后王政君之兄,王莽伯父)、蜀汉五虎将之一的张飞、南北朝刘宋名将王镇恶(前秦宰相王猛之孙)、北齐南阳王高绰(北齐第四位皇帝武成帝高湛庶长子)、高纬(高湛嫡长子,北齐末代皇帝,与高绰同天出生)、唐朝诗人崔信明、西夏开国之君李元昊等人。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5)

婴戏图 南宋

在这些人当中,最神的是南阳王高绰。

高绰这人生性残暴,继承了北齐皇室高家的狂暴基因,视人命如草芥。

这哥们屡任要职,曾担任担任司徒、定州刺史、冀州刺史、齐州刺史,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只是他的常规操作。

令人发指的是,他最喜欢放出恶狗,将人活活咬死,尤其是小孩,咬得越厉害,他笑得越开心,哭得越凄厉,他越兴奋。

武平五年(574年),高绰被同父异母的弟弟高纬杀害。

据《北齐书》记载,高绰死后,过了400多天才被下葬。

结果,下葬的时候,身体毛发,和生前差不多一样,根本就没有腐烂。

“绰字仁通,武成长子也,以五月五日辰时生…… 经四百余日,乃大殓,颜色毛发皆如生,俗云: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 ”——《北齐书·南阳王绰传》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04、宋徽宗并不是在端午节出生

不过,《冷庐杂识》记载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宋徽宗赵佶并不是出生在五月初五!

其实,在陆以湉之前,确实有很多文献记载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6)

宋徽宗画像复原图

比如,金国著名诗人元好问(1190年-1257年),他在《中州集》记载道:

“汴梁故老云,徽宗本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移之十月十日,故此诗有重十之句。”

元好问的意思是说,他曾听开封的老人说,宋徽宗生日本来是五月初五日,因为日子不好,所以改为十月初十日。

元好问编纂的《中州集》始编于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金国天兴二年)距离北宋灭亡时已经相隔106年,可信度并不高。

而在元好问之后,南宋历史学家周密(1232年-1298年)在他的《癸辛杂识后集》也记载道:

“徽宗亦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改作十月十日为天宁节。”

同时他在自己另外一本书中《齐东野语》称:

童贯及徽宗本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移之十月十日,皆可以补史阙。

周密的意思是说,宋徽宗和大太监童贯都出生在五月初五日。

而他们君臣俩就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从而说明五月初五出生的人会给国家带来大灾难,甚至是亡国之危。

因此,自元好问、周密之后,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的说法不胫而走。

明朝学者谢肇淛、郎锳,清朝学者赵翼、史梦兰、陆以湉,以及民国学者丁传靖等人都持此说。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7)

宋徽宗画像

实际上,《宋史·徽宗本纪》明确记载: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十月丁巳生于宫中。”

《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记载:

元丰五年秋七月……甲申,皇第九子生……九月乙巳……母淮陽郡君郭氏生……冬十月丁巳,皇第十一子生。

也就是说宋神宗在元丰五年(1082年),有三个儿子出生,分别是皇九子赵佖、皇十子赵伟、皇十一子赵佶。

其中赵佖出生于七月初四,赵伟出生于九月二十六,赵佶出生于十月初十。

如果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那他就不是排行十一,而是排行第九。

而且据《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

由于宋哲宗没有儿子,当时就要从他的弟弟中选一个人当皇帝,这就叫兄终弟及。

宰相章惇主张按长幼有序来排,应该立申王赵佖,而不是端王赵佶。

也就是说,赵佖比赵佶大。

因此,宋徽宗不可能出生在五月初五!

妻子惨死丈夫为什么还是迷信(封建迷信多可怕)(8)

宋徽宗《听琴图》 局部

北宋灭亡,确实和宋徽宗有着极大的关系,但和端午节没有任何关系。

古代一些历史学家将北宋灭亡归咎于“出生于端午节的宋徽宗”是完全错误、片面的看法!

结语、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出生在五月初五的孩子不吉利,完全就是古人的迷信。

五月初五出生的人,有齐后主高纬和宋徽宗赵佶这样的昏君,还有像李元昊这样的开国之君,也有像张飞、王镇恶这样的猛将。

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就判定吉利与否。

五月初五出生的人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惜,由于中国古代科技不发达,有太多出生在五月或端午节的孩子无辜遇害,酿成人间惨剧。

封建迷信,真是害死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