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胃炎不要慌(得了慢性胃炎不要慌)
分享:彭景、杨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疗效观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肠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0%以上,中国肠胃病的患者约有1.3亿,其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为35%。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胃黏膜水肿、黏膜糜烂以及充血等情况为主,并且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胃痛等情况发生。常规的西医以四联疗法为主,虽然病情可缓解,但是复发几率比较大。
中医方面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湿热蕴脾证具有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胃炎也是现代医学的称谓,中医上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的范畴,主症为上腹痞满、胃脘痛、大便溏腻;次症为恶心呕吐、精神不佳、食少纳呆。
中医治疗方剂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组成:用半夏、党参、黄芩、香附、大枣、黄连、干姜、木香、藿香、槟榔、佛手、甘草。
半夏
随证加减:如果舌苔滑腻加茯苓、白豆蔻;
胃反酸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
食量减少加麦芽、谷芽;
胃黏膜糜烂加丹皮;
肠胃作响加莱菔子、枳实。
每日1剂,早晚分3次服用,持续治疗1个月。
治疗后胃脘痛消失,阳性体质明显好转,胃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好转。
幽门螺旋杆菌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定植于胃黏膜胃小凹中,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诱因;如果幽门螺旋杆菌得不到彻底根除,那么它将会继续携带、感染,而且无法自愈。
中国传统医学则把慢性胃炎归结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为外感湿热之邪。诱发原因有,经常吃肥腻、甘甜的食物,过度饮酒,饮食不规律等,从而造成脾胃失调、气机紊乱,肝气疏泄不通最终导致体内湿热郁结于肺。
针对于此,中医的治疗思路为祛湿除热,调节气机,理气和胃。
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方子,其方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方解:方中半夏可除痞散结、和胃降逆,与干姜配伍可除中焦之湿、益气补中;香附起到疏肝理气的重要作用;党参与大枣的配伍不仅可以抵消黄连、黄岑的伤阳苦寒,同时又能制约半夏、干姜的伤阴辛热,可补中焦的虚弱,祛邪扶正、化湿健脾;甘草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诸药合用可和中理气、除痞散结、祛湿除热,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注:以上案例仅作参考!本文为日常科普使用,文中涉及的方剂不作为具体用药指导,如有类似症状需在专业医师辨证下指导使用,不可盲目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