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最失败的作品(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

《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原来是这个拖累了他

古龙最失败的作品(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1)

孟子曾经说过:“予岂好吐槽哉?予不得已也!”人生海海,好多意外,总有些时候会意外中招,令吐槽变得不得已。读这本《笑红尘》对我而言就是这种情况。我在读的时候本是抱着极大的善意,然而不到三分之一,就不可遏止的滑回到古龙黑的轨道上。

比如说:古龙在小说喜欢侧面渲染,回避正面描写。千篇一律,腻歪无趣之极。但在拥护者看来,这恰是古龙的优点,是“创新”和“超越”。这让人怎么说清楚呢?于是也就只能忍受一次又一次的“这样惊才绝艳的人,当今世上,好像只有三个”,“绝对没有人可以躲过这一击”以及“瞬间以一种绝对不可能的角度,躲开了这绝对没有人可以躲过的一击”。

古龙最失败的作品(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2)

古龙为什么回避正面描写,是因为他根本不会。就以他描写自己弟子丁情的文章《谁来跟我干杯》为例吧。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写自己这么熟悉的一个人,其中写到丁情出身苦,写到丁情放荡,写到丁情聪明,写到丁情有趣……却只字不提他如何苦,如何放荡,如何聪明,如何有趣。读完之后,对于丁情这个人,你所知道的依然只是那么几个形容词,古龙小说里的很多人物何尝不是如此!,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那么,这几千字的文章是如何撑起来的呢?很简单,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那种古龙式废话。比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种人。可是我常常把这无数种人分成两类。分类的方法却又有很多种了,第一种最尖锐的分类法,当然是最尖锐的:——死人和活人。……”——对了,这几句话在文中分成了三个自然段哟。写人的文章居然写成这样,就根本不能称其为完整的文章。第一句说这个人聪明,第二句开始废话,几百字后就跳到了另一个主题。这是不能容忍的结构性缺陷。以往我们夸奖写人的文章,往往说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然而似古龙这般写法,通篇根本没有落到实处,总让人觉得那人物还藏在数页纸之下,迟迟到不了自己面前,大概可谓是“跃然纸下”吧。

古龙最失败的作品(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3)

古龙描人状物笔力之弱,在《台北的小吃》这一组文章中尤为明显。美食类文章有个极大的好处:哪怕不从文学角度去分析,单就简单直接的生理反应,也能大概判断其优劣。很荣幸的告诉大家,读完这组文章,我连一滴口水都没流出来。以这组文章的品质,哪怕想在午夜时分出一篇以报复社会,那也是不可能的。

除了一如既往的说废话,绕圈圈,其中寥寥几笔描摹美食的文字,最高水准也无非是这样:“店门前有个大锅,一锅清汤,几片牛肉,杂以牛鞭牛筋,炉火常年不熄,汤清几乎可以见底,味鲜而纯。要吃牛肉汤的,堂倌取巨勺舀汤一勺,取解腕刀割牛肉成片,配以姜丝,佐以辣椒酱酒,好吃。”

古龙最失败的作品(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4)

这大概是被逼急了吧,写了半天写不出到底怎么个好吃,只好最后写上两个字:“好吃”。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流口水吗?所谓文章在诗外。古龙写吃都写得这么乏味,除了文笔太弱,也体现出这个人并不懂吃。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他虽然喜欢在小说中描写饮食,却反反复复只能是些“肥嫩多汁的小牛肉”、“十八年的女儿红”、“最昂贵的波斯美酒”。即便是焦大,在贾府上混过那么多年,眼界见识也不止于此吧?

古龙最失败的作品(笑红尘古龙一直排名金庸之后)(5)

一个不懂吃的人闭门臆想最精致的饮食,恰似鲁迅所言:

“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总而言之,古龙的散文比起古龙的小说,简单得多,短小得多。同时也完美剔除了古龙在小说领域所擅长的那些东西,剩下了精纯的糟粕,将他的短处暴露无遗。如果说在以往面对复杂的小说文本,他的拥护者尚能有诸多空间为其辩护,那么面对这一厚本溃不成文的散文集,任何良知尚存者必定无话可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