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傅希如(演范文华傅希如有话说)

演员傅希如(演范文华傅希如有话说)(1)

在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中,剧中角色范文华曾盲目崇拜他的引路人刘国定,当得知刘国定叛变后,信念崩坍,迷失了自我。后来在邵林、许志烨和狱友同志们的帮助下,重拾信仰并最终归队。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点评说:“这是我以往接触过的红色题材的作品中没有见过的人物,该剧具有开拓性地填补了、拓展了关于对敌斗争领域中处于中间地带的人物形象的空缺。”

范文华由上海京剧院的一级演员傅希如饰演,他在排演的过程中,有颇多感悟。

傅希如饰演范文华 © 虞凯伊

我第一次看《浴火黎明》的剧本就拍案叫绝,真可谓“久旱逢甘霖”!通过对一名动摇了信念的共产党员的救赎,使他重拾信仰,这是一个对于现今社会有着强烈现实教育意义的故事。它打破了枷锁,突破了“高大全”、“三突出”的主角塑造论。我所饰演的范文华,由于上级的叛变,丢失了自我,陷入沉沦,在好几场戏里的那种浑浑噩噩、萎靡迷茫的状态,使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这样的人物形象按照惯例来说是不能作为主演的,但这个剧本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描写刻画,反映出建立信仰的重要性,和对信仰本身的正确解读。

排演《浴火黎明》,我有太多感悟。在这个戏中,我有一半的场次是在地板上表演的,受刑后的摔倒、受指责时的蜷缩、愧疚时的下跪、昏迷后的抽搐、追寻光明的匍匐……因为吸入大量的地毯灰尘而引发鼻炎,打喷嚏、流泪、鼻塞,嗓子疼成了每天的常态。

作为一个被救赎的人物,我常常要去倾听两位坚定的共产党员的教育和劝慰,在他们大段的唱念和表演中,我要表现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这在传统戏和新编戏中都是不多见的。一般都会用蒙太奇式的处理手段,让不唱不演的角色转身出镜,让观众把目光聚焦在演唱者身上。可是这个戏不行,虽然在唱在念的是别人,可主线是你,教育的是你,你怎么能置身事外?可是又不能穷做戏,打搅了别人精彩的演唱。不做不行,做过了也不行,很难。

惊愕、不敢相信、愤怒、坍塌、行尸走肉、愧疚、后悔、惊惧、委屈、无地自容、内心折磨、感激、宁死不屈、重拾信仰……在经常被误解为“脸谱化”的京剧表演中,很少有人物兼具这么多情绪变化,京剧是写意的艺术,追求的是程式化、舞蹈化的表演,那这些情绪如何表现呢?显然不能纯粹地借鉴传统戏的表演方法。那就试试从感情出发,去带动表演吧,急促的呼吸、喃喃自语、歇斯底里、情绪外化……可是在这样激烈的折腾后,最后那段十几分钟的反二黄核心唱段,那些爆发点,那些高音,那些唱腔,又如何游刃有余地完成呢?演唱最讲究的是气息,气息一乱,毫无章法,甚至都唱不下来。这,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这么多难题,这么多阻碍,却是给了我一次考验能力、建立信仰的机会,想想那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形象,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内心却始终充满了追逐光明的信念,他们为的是自己吗?为的是升官发财、吃喝玩乐吗?甚至有多少烈士是连名字和身份都无从追查,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无人关怀。这种苦、这种痛,我们思之都会心如刀绞。但我想他们内心并不孤独,他们奋斗的目标终于实现,今天的国泰民安,便是对他们莫大的告慰。然而我们有责任也应该做得更好,让英烈们云天之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舒展。

感谢《浴火黎明》这个戏,让我开阔了心胸,对于人生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也希望这样的一部作品,能唤起更多的年轻人对于自己人生追求的思考——是时候了。

追寻记忆,重拾信仰。

演员傅希如(演范文华傅希如有话说)(2)

演出(试演) 信息

时间:7月5日、7月6日 19:15

地点: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票价:380/280/180/80/50 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