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起源简介(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一个复杂的年代。西周建立后在承袭夏商礼仪乐制的基础上,增订修改,制订了一整套法定礼乐制度,就是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作礼乐”这套礼乐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治国手段。通过乐舞礼仪来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上下尊卑和亲疏关系。

诗经的起源简介(不学诗无以言)(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脚下,西周灭亡。后来平王东迁,东周建立。我国历史上进入一个动荡大变革非常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失去对诸侯的控制能力礼乐制度也随着西周王权的丧失而开始动摇,雅乐舞制度已不在像从前那样被严格遵守。而诸侯士大夫则纷纷效仿天子用乐的规模。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鲁国的大夫季孙氏,竟然在自己的家庙中,效仿天子。他的这一举动,被孔子痛斥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战国初,魏文侯就曾经直白的说:“自己按照礼仪要求端冕正坐,欣赏雅乐。总是打瞌睡。而欣赏不是雅乐的其他乐舞,总是感觉很兴奋。齐王也曾经向孟子表白,自己所喜欢的并非是“先王之乐”的雅乐舞,而是世俗的民间歌舞。

诗经的起源简介(不学诗无以言)(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可知,在社会的变革中,雅乐舞赖以生存的土壤在逐渐减弱,约束人们的礼乐制度在渐渐动摇。“礼崩乐坏”世所必然。与此同时,已经存在的民间歌舞,逐步获得生机。在此之前,民间歌舞一直被官方打压,自由纵情的歌舞不被礼乐体系所接受。而这些民间歌舞属于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终于在社会的动荡之中获得的长足的发展。

诗经的起源简介(不学诗无以言)(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诗经》产生的年代,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它以音乐曲调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风、雅、颂,风就是国风,包括十五国风,才是《诗经》的精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