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hiv专家谈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感染HIV死亡艾滋病进入慢病管理时代)

美国hiv专家谈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感染HIV死亡艾滋病进入慢病管理时代)(1)

美国hiv专家谈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感染HIV死亡艾滋病进入慢病管理时代)(2)

近日,某95后小伙与女网友发生一夜情后感染艾滋的微博搜引发热议,高危行为后,怀疑感染艾滋病病毒,该怎么做?患艾滋病是否意味着很快没命?12月20日南都健康大讲堂直播节目邀请到了国家卫健委艾滋病临床工作组专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教授,他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艾滋病,病毒抑制=不传染》的精彩演讲,受到热烈关注,现场浏览量破15万!

和艾滋病患者泡温泉不会被感染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由HIV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根据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估计,截至2016年底,全球约有367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同年,约18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100万人死于相关病症,迄今为止,艾滋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进行传播,近年来,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开始增多。拔牙刮脸、修脚文身、泡温泉等不慎刮破了皮肤,是否会被感染呢?蔡卫平否定了这一观点,酒精消毒和高温情况下,HIV病毒都无法存活。即使艾滋病人在泡温泉时流血,血液已经被稀释了,而且高温下HIV病毒被抑制,感染风险率很低,大家不用太过担心。“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HIV病毒在蚊子胃消化酶的作用下已经失去活性。”

和艾滋病人握手、吃饭都不会被传染,那和艾滋病人接吻有危险吗?蔡卫平认为这种几率很少,除非两个接吻的人口腔都有破损,并有出血。此外如果这个患者的HIV病毒被抑制在很低的水平,也就不具备传染性了。

新发现:病毒被抑制意味着不会传染

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听到艾滋病患者咬人的新闻,那么如果被咬伤会感染HIV病毒吗?针对网友的种种担心,蔡卫平对此表示:“通过咬伤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也是很低的,感染的风险往往取决于双否是否有出血。如果咬人的艾滋病患者口腔没有出血,即使被咬的人出血,也不会传染。但如果艾滋病者口腔溃疡,嘴巴有破损和出血,被咬者同时也有出血,就有可能造成传染。”

对于最近引起社会热议的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蔡卫平表示这一行为完全没有必要。一方面,如今母婴阻断的方法已经很成熟,HIV阳性的妈妈,不做任何阻断措施,有1/3-1/4的可能性将HIV病毒传染给孩子。现在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小孩被感染的几率在1%以下。也就是说99%以上的HIV感染者妈妈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另一方面,这个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父亲是HIV阳性,母亲并没有被感染,“精液可能含有病毒,精子是不含病毒的。只有爸爸先传染给妈妈,妈妈才有可能再传染给孩子,爸爸是不会直接传染给孩子的。”蔡卫平表示。一夜情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能否阻断艾滋病毒?蔡卫平表示,发生了高危性行为后,一定要在发生高危性行为72小时内服用预防用的艾滋病阻断药,24小时内效果更好。超过72小时,病毒很可能已经进入血液,阻断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当然也可以在发生高危性行为之前至少2小时内服用艾滋病阻断药,也是有效的。

担心感染了HIV病毒,又不好意思去医院做检查,能否网购HIV自检试纸?蔡卫平表示,自检的试剂有好几种,有做口腔涂抹的检测,还可以用血液或尿液来检测,所有这些试剂都可以使用。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去医院做检测,如果自检结果出来有怀疑,还是要去医院抽血做补充实验。

现在大家最担心的是被传染。蔡卫平表示的通过长期吃药可以抑制这个病毒,并让它失去传染性。近年来治疗艾滋病有个新观念叫U=U,意为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具传染性,其实就告诉了我们,成功的抗病毒疗法可以避免HIV病毒的传染。最新的国际研究证据显示,稳定地接受HIV抗病毒治疗的艾滋感染者,其血液中的病毒量若持续六个月以上控制在测不到的状态时,其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是可忽略,甚至不存在的。当感染者将病毒量控制在测不到的状态下不仅可以保护自身健康,也可以避免再传染给他人。

艾滋病治疗已经进入慢病管理

得了艾滋病就是死路一条?蔡卫平表示其实并不是这样,艾滋病已经可以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进入慢病管理。通过长期吃药就能抑制这个病毒。现在医疗技术在发展,尽管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治愈艾滋病,但是只要按照医生嘱咐好好吃药,就可以长期把这个病毒抑制住,必须确保90%以上的依从性。

当HIV病毒被完全抑制以后可能不会破坏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维持一个接近正常或者是正常的水平的时候,可以达到和正常人差不多的寿命,据研究显示仅比正常人相差五六年的时间。

“随着艾滋病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艾滋病治疗已经进入个性化时代。”据介绍,强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又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案,因此,蔡卫平曾经将艾滋病治疗的临床医生比喻为“调酒师”。个性化治疗,就像是根据患者个性差异调制不同的“鸡尾酒”,即通过不同的药品选择开出个性化处方,使得治疗方案更加适合个体患者,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了2020年将力争实现三个90%的防治目标,我国“十三五”行动计划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分别是90%的患者被诊断,90%的患者接受治疗,90%的患者病毒完全抑制。除标准的三个90%目标以外,蔡卫平还说道,我们要争取做到第4个90%,即通过个体化治疗,提高90%的患者生活质量。

很多人担心艾滋病治疗会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蔡卫平介绍,有关艾滋病药品,国家自2003年推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并发布了国家艾滋病免费药物目录。现在十几年过去了,由于进入免费目录的药物数量有限,目前艾滋病药物的支付形式也有了更多选择。针对部分患者反映的“免费治疗药物效果不理想,自费购买药物经济负担过大”的问题,目前第一个进入医保目录的已有“利匹韦林片”,这些不同的药物获得形式,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Q&A

艾滋病最需要控制的是母婴传播

1 Q:艾滋病药品通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这些不良反应会否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A:艾滋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等。一些药品的不良反应非常大,导致患者噩梦连连,半夜从噩梦中惊醒,因此患者很难坚持持续治疗。而有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如利匹韦林,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持续可靠的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会影响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治疗的中断。简化治疗方案和药片体积,也是影响病人依从性的因素。以前病人需要一把一把地服药,现在一天一次,每次只用一片,可以让病人坚持服药。

2 Q:艾滋病有哪些症状呢?可以通过症状判断是否患病吗?

A:艾滋病的症状一般出现在感染初期或晚期。刚开始是出现流感症状,流鼻涕、咽痛、淋巴肿大等,像感冒一样。如果两三周都有这些症状可以去检测一下,这是可以检测出来的。晚期症状就很多了。肺部症状、咳嗽咳痰、消化道真菌感染等。大便白色、神经系统感染、出现昏迷、抽搐、痴呆。皮肤出现皮损等。

高危行为后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要赶紧去医院查。发现症状再去诊断,对于治疗来说太晚了。

3 Q:对于很多无辜被感染艾滋病的小孩,对他们未来的治疗有什么建议?

A:最需要控制的是母婴传播,小孩一出生就要终生吃药,药物可能会影响智力等方面,但还好。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压力疏导,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4 Q得了艾滋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各项指标降了,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A:即使各项指标下降了也要坚持吃药,定期做检测,不能因为降了就不吃药。

采写 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赵阳 摄影 陈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