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会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黔南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会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1)

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的华晨宝马厂区。本版图片由大东区委宣传部提供

黔南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会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

建设口袋公园,塑造环境更好、品质更优、功能更全的中心城区风貌。

黔南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会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3)

社区志愿者带老人体验综合性养老服务。

黔南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会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4)

时代文仓书房已成为沈阳市网红打卡地。

黔南州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会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5)

夜幕下的大东区灯光璀璨。

记者 高华庚

核心提示

在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里,健身休闲广场、党建活动中心等适老、适幼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在热火朝天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声响彻工地,建设者昼夜奋战不停,工程进度一天一个样;在各大产业园区,项目接踵落地,发展活力充盈澎湃,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奋进的光彩……

眼下,沈阳市大东区正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的奋进之势,锚定“争创国家先进制造示范区,力争三年进入全国工业百强区第一集团”的目标全力冲刺。全区项目建设和城市更新热潮涌动,分布在各大领域的一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取得了诸多让人欣喜的成果。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8月,大东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1.3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8月份产值创历史新高;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6%,位列九城区第一;全区603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121个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政府、企业、居民的勠力同心和务实笃行,是城市建设者逐梦奋进的决心、智慧与谋略的体现。

项目牵动

构筑特色产业优势

9月14日,德科斯米尔线束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随处可见钢结构塔吊、混凝土泵车,数百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有的在对照施工图纸检查,有的进行模板搭设、钢筋绑扎……该项目主要为宝马、奔驰、路特斯等高端客户生产线束产品,将结合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新的技术升级,继续成为领跑全市智能制造产业的标杆。

这是大东区产业阔步向前加速奔跑的缩影。今年以来,大东区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和重点任务,以“赶考”的精神状态攻坚突破,不断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一批优质大项目接连落地,区域经济迸发新的活力,一个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重大项目彰显跃升之姿。大东区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激活聚变效应,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月至8月,大东区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45个,同比增加23个,同比增长18.9%。艾联汽车零部件等11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奇昊新工厂等67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汽车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华晨宝马X5车型量产上市,累计销量超过2.1万台,比去年同期进口X5销量多出7500余台。沈阳敏能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基地(二期)开工建设,宝马配套产业园(B园)全面实施园区扩建升级,总投资10亿元的华通慧联宝马零部件装配中心等20个项目落地入园。一个个投资体量大、产业层次高、牵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犹如镶嵌在大东特色产业发展图谱上的明珠,加快“串起”产业链条,为大东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核心商圈凝聚发展之势。作为大东区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样板的策源地,东中街板块京东MALL等首批重点商业项目即将在9月30日集中开业,大悦城E馆、龙之梦冰雪欢乐世界等重大项目也将在年底重磅推出。东中街进驻商业品牌“首店”91家,新增红动文化创意基地等4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批重大商业项目的落成开业,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加速形成,一个集“吃喝游玩购”于一体、辐射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娱新地标悄然崛起,一幅上下衔接、左右配套、有效耦合的文商旅融合产业蓝图正在铺陈。

创新驱动

培育转型发展动能

9月15日,在宝马工厂,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气息扑面而来。企业生产车间里,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在各道工序上忙碌着,一辆辆崭新的iX3新能源汽车将从这里出发进入国际市场。

汽车产业是大东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大东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据统计,面对疫情冲击,大东区内的华晨宝马、上通北盛等头部企业迅速实现复工复产,1月至8月,实现整车生产28.2万辆,产值达1082.2亿元。华晨宝马、上通北盛顺利实现复工复产的底气,来自于大东区产业集聚优势,更来自于大东区“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念坚持,还有不断蓄动能、优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大东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迎接挑战、积极破解难题、加快转型发展,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链条和相关配套服务,不断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以来,大东区打造了东湖智能网联汽车、北大营数字文创、沈阳大学信息技术、龙之梦人工智能4个科技创新组团,全区科技型企业达到128家。新入库高新技术企业90家、雏鹰企业培育库23家,瞪羚企业培育库12家,数量创历年新高。沈大内窥镜等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马卡智工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产品40个。

丰厚的创新土壤滋养着科创企业,今年以来,大东区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EX机器人未来科技中心、拜澳泰克国际生命产业综合体即将投入运营。香江独角兽牧场、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创新引擎更加强劲。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量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开辟前沿科技应用新赛道。数字大东平台架构持续完善,“一网统管”场景应用进一步拓宽,智能制造、智慧商圈、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创新场景建设扎实推进。

改革推动

持续激发发展活力

走进大东区的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忙碌的生产建设场景让人倍感振奋。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喜人的发展态势,和大东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密不可分。近年来,全区紧紧扭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牛鼻子”,不断破除发展阻力、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奋勇争先,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路上不舍昼夜,快马加鞭。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审批优化方面,大东区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6%,603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优化重点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实现一次办、零跑腿。落实新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0.87亿元,兑现各类政策款1.5亿元。编制《大东区春风送暖政策汇编》,出台10方面、65条援企纾困配套措施,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市场主体总量增至8.1万家。

在服务企业方面,大东区以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以破解问题、提升效率为落脚点,大胆探索,创新方法,持续提高行政审批质效。对重点指标、关键领域、骨干企业进行日调度,领导干部包保服务、逐家走访,现场解决企业用工、资金、供应链等难题,保障华晨宝马、上通北盛等龙头企业迅速实现复工复产。在提供“保姆式”服务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搭建合作共赢平台,推出“乐享大东”购物小程序,融合房、车、家电、百货等多门类企业共同打造市民消费高地,三期“购物季”活动累计发放购物补贴2600余万元,拉动消费近16亿元,实现惠民助企双提升、双促进。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大东区不断完善区属企业“五大集团一个中心”架构。汽车城集团整体架构改革深入实施,开发区综合考核位列省级开发区第一。成立沈阳东易等4家城市更新公司,整合盘活国有资产,撬动社会资本提速城市开发建设。大东区文旅集团平台作用显著,优质资源不断活化利用,时代文仓城市书房成为沈城网红新的打卡地。

梧桐繁茂凤自栖。今年下半年,大东区将持续加快破除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充分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坚持 “高效率”“讲诚信”“不求人”,深化拓展方便快捷的审批服务模式应用,实现新办企业办理执照、印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一日办结”。推动移动审批大厅进园区、进商圈,115项便民服务事项下社区,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以产业含“新”促发展含“金”

高华庚

沈阳市大东区锚定车、玩、科产业特色,通过聚焦12个重点产业,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谋划更深入、思路更清晰、举措更有力,逐步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如今的大东区,“车”的优势持续放大:华晨宝马X5车型量产上市、第二届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成功举办……“玩”的元素不断丰富:京东MALL、EX机器人未来科技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即将开业运营……“科”的潜力进一步迸发:4个科创组团加速建设,头部企业配套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率稳步提升……

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百强主城区”的大东区,正锚定“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重要的汽车产业生态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全力冲刺“争创国家先进制造示范区,力争三年进入全国工业百强区第一集团”的奋斗目标,科学布局、全速推进。全区产业根基更加牢固、产创融合更加紧密、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之基、动力之源,对高质量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发展车、玩、科产业,大东区拥有良好的基础和后发优势,实际上也是大东区在激烈的国内区域发展竞争中突围和胜出的有效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只有产业含“新”量的增加,才能带来发展的含“金”量提升。今年以来,大东区不断加快新产业链布局、优化与延伸,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产业发展方向要坚持统筹推进,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统筹联动、协调推进。要坚持精准精细,摸清产业底数,尊重企业意愿,实施分类推进,务求工作实效。要坚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要下好新兴产业发展“先手棋”,促进创新要素向大东区集聚、产业链向大东区聚合、龙头企业向大东区聚拢,为产业创新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风劲好扬帆,敢向潮头立。眼下,从传统项目到新兴产业,大东区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从一片片建筑工地到一个个繁忙的生产车间,大东区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氛围更浓、成效显著。大东区正以奋进者的姿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服务为保障,逐渐把产业强区的“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让大东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蓝图一个个照进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定稳健。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提效能

记者 高华庚

今年以来,大东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强化顶层设计,坚持高站位抓谋划、高标准抓落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派我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大东模式”。

织密“一张网”,架起党群“连心桥”。大东区将网格作为服务居民、保障民生的第一线,通过合理划分设置1360个网格,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通过“支部建设在网格、信息来源于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选树一个省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6个市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示范点,在此基础上每个街道再打造一个区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示范点,通过典型引领快速实现全覆盖,架起组织党员、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亮出“身份牌”,全面叫响“党派我来的”。在全区683个小区中筑牢以“三长五员”实名制工作专班为固化模式的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作用,市、区两级应急点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配合小区点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小区全面实现一个小区、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准确掌握小区内居民需求、矛盾纠纷等情况,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做好居民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党派我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小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下好“一盘棋”,打造同网共治“两邻”家园。大东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在全区各小区建立同网共治工作网格,将公安、民政、人社等职能部门实名制编入网格,真正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在全市率先完成“电子装户图”录入工作,为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提供数据支撑。建设集合“党建 政务 就业 教育 医疗 养老 ‘四零’ 志愿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党群服务阵地,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科技安邻、社会助邻、和谐睦邻、文化亲邻”幸福家园。

搭建“小平台”,畅通群众说事解题“大渠道”。大东区坚持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聚,全区130个社区(村)全部设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通过广泛征询居民所需所盼,共排查矛盾纠纷842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89件,纠纷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7%,做到“群众说事一扇门,干部解题一条龙”。

人民至上

托起百姓“幸福梦”

记者 高华庚

大东区秉持百姓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将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重点,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民生十条”兜牢幸福底线。制定《大东区主动发现困难居民“月普查零报告”办法》,在全市率先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开辟及时救助快速通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针对特困分散供养人员、低保户、低收入家庭人群等服务对象,制定了“民生十条”,通过容缺、补短、提标、拓面、共享的帮扶举措。在助困、助学、助医、就业等方面持续加大帮扶救助力度,推动民生保障提质拓面,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领域、更多人群。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056余万元,帮扶救助困难家庭8400余户、9400余人(次)。

“民生工程”改造幸福家园。以为民、利民、安民为宗旨,大东区全面完成167个散体住宅楼合围工作和107个无物业小区物业引进工作。以“人防 技防”的方式,守住百姓的“安全门、幸福门”。对12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惠及居民5.9万户、14.59万人。粉刷外墙、增设停车位、进行管网改造……随着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区旧貌焕新颜。群众的居住环境全面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民生品牌”擦亮幸福底色。稳住就业工作“基本盘”,大东区为3225家企业落实援企稳岗资金2411万元,稳住就业岗位7.5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亿元,带动就业1799人。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8921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5所市级新优质均衡(示范)学校,与沈阳大学合作开办沈大附属学校,建设模式成为全省标杆。打造“双减”特色样板,量身提供“1 2 N”课后服务。筑牢“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布局全覆盖、需求能满足、质量有保证、服务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在全区112个社区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并引入优质社会力量承接养老服务站工作,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在30个试点社区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精管善治

城区面貌换新颜

记者 高华庚

夜幕下的大东,五彩斑斓的灯光照亮了夜行人回家的路,也尽显城市的繁华。今年以来,大东区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按照沈阳市“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园美城”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要求,不断推进城市治理和环境改善,城区品质、城区形象进一步提升。

城市更新布局未来发展蓝图。通过细化完善东中街—大东路片区、北大营历史文化片区、汽车城服务产业片区3个核心发展板块设计,谋划总面积约31.93平方公里、总投资412.25亿元的5个城市更新片区。高标准谋划东中街—大东路片区建设,推进新基建和智慧化工程建设,打造区域文化创意中心、新经济创新中心和青年友好型街区示范区。启动汽车城服务产业片区城市更新,推动东湖公园、榆林大街东部路网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智慧示范片区、文官绿色产业片区城市更新。把核心板块打造成为城市结构的关键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城市经济的增长点。

城市建设焕发大东新面貌。全面实施“五工程一管理”,扎实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改扩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空间绿化亮化等工程。实施了总投资66亿元的219个城建计划项目,完成59.15公里老旧燃气、供暖、排水管网集中改造。加快中部地区路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区道路建设水平。启动万寿小区等5个海绵城市示范点位建设,完成全年210座口袋公园建设和万泉公园二期改造,塑造环境更好、品质更优、功能更全的中心城区风貌。

生态优先助力高品质生活。形成全区上下大气污染防治“一盘棋”,探索出燃煤锅炉整治“四步”工作法,PM2.5平均浓度始终全市最低,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抓实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制工作体系,严格按照“三清楚、四到位”标准,以“河畅、水清、岸绿”为目标,全面提升河流管理水平。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是沈阳市唯一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双料”绿色园区。多个企业、产品入选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名单,绿色制造体系呈规模化发展。深挖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潜力,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并网供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