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吃人血馒头是哪篇文章(人血馒头治肺痨)

如果说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世人独醉我独醒”的最初觉醒者,他痊愈后赴任候补是觉醒者对封建恶势力的妥协,令人惋惜,那么夏瑜的牺牲则是令人悲痛。

夏瑜是谁呢?

夏瑜就是“狂人”在他的日记里写的“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的犯人。

肺痨吃人血馒头是哪篇文章(人血馒头治肺痨)(1)

这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的另一篇小说《药》的故事,一个令人悲痛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药》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华老栓夫妇为了给儿子治肺痨病,华老栓凌晨到刑场跟刽子手康大叔买药——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

肺痨吃人血馒头是哪篇文章(人血馒头治肺痨)(2)

第二部分写华老栓把药带回家烤了喂给儿子吃,夫妇俩盼望着儿子能够痊愈。

肺痨吃人血馒头是哪篇文章(人血馒头治肺痨)(3)

第三部分写茶客们在华家茶馆里讨论小栓的病和药。

最后一部分写第二年清明节,华大妈给小栓上坟,遇上了给儿子上坟的夏四奶奶。

要想了解小说蕴涵的深刻含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被出卖而英勇就义为背景。

这个“药”是什么药?

是蘸着革命者夏瑜鲜血的人血馒头。

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写华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另一条是暗线,写民族革命英雄夏瑜被杀,夏瑜的血被当做药吃,茶客们谈论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作者在文章中没有直接描写夏瑜被杀,也没有过多的语言去描写他的事迹,而是通过几个侧面的描写来暗示的。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华老栓买药时写着: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挺提着。过了一会儿,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这段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看客凑热闹般的围观夏瑜就义的场景,他们没有同情,更没有理解,有的只是看客的麻木和冷漠,甚至是觉得夏瑜的死还给他们窘迫、悲苦的生活带来了一点新奇的谈资。

我们对夏瑜的了解,更多的是从刽子手康大叔的话里了解得知。

刽子手康大叔和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可见夏瑜家境贫寒。

不怕牢头的毒打,可见他为革命不畏惧、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

在牢中还劝牢头造反,可见他时刻不忘宣传革命道理,努力唤醒每一个被统治被压迫的人。

夏瑜革命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家境,也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革命是为了推翻传统的封建社会,革命是为了推翻统治人、剥削人、束缚人和压迫人的封建制度,革命是为了推翻吃人的封建社会。

革命是为了给国民创建一个平等、自由、民主的新社会,是为了国民有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但是,国民对于夏瑜的死是怎么样的态度呢?我们接下来认真看看。

作为《药》的主要人物华老栓家境困难,爱子心切,他思想愚昧落后,深信人血馒头可以治愈儿子的病,却对为试图为他们改善生活,改变命运而牺牲的革命者毫无同情之心,反而用革命者的鲜血做药,由此可见他的麻木冷漠。

一个20多岁的年青人听说夏瑜劝牢头造反时,表示出很气愤。

驼背五少爷听到红眼睛阿义打了夏瑜高兴起来赞扬阿义好身手,对夏瑜挨打幸灾乐祸。

听到夏瑜说阿义可怜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和二十多岁的年青人纷纷表示夏瑜是“发了疯了”。

肺痨吃人血馒头是哪篇文章(人血馒头治肺痨)(4)

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以及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国民中的老中青三代群众,他们代表着国民对革命者和革命的不理解,也代表着国民思想的落后和愚昧。

夏瑜是用生命来推翻封建社会,让国民摆脱被压迫命运的英雄,他非但没有得到国民的同情,相反地,他们对作为封建统治者走狗和帮凶的刽子手康大叔表示出了极大尊敬和附和。

作者以国民对康大叔的态度来反衬对夏瑜的态度,突出了群众麻木愚昧之深度,增强了悲剧意味,这是国民的悲哀,夏瑜的悲哀,更是革命的悲哀。

作者借助自己的文章呐喊,希望以此能让沉睡的国民清醒过来,从精神上觉悟起来,改变落后愚昧的思想,真正理解革命的意义,与革命先行者一起推翻这个几千年来吃人的社会。

文章最后,作者在夏瑜的坟上加了“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这不是泥里长出来的,是夏瑜的同志献的,这是革命的继承者,是未来的希望。

鲁迅先生说: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是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