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影评2000字(建立主旋律影片商业化的新时代)
1987年3月10日,时任电影局局长的滕敬贤在全国电影会议上,根据中央反自由化的通知,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这是“主旋律”一词第一次被提出,主旋律三个字,随即成了一个标杆。
主旋律影片的诞生
1989年是建国40周年,编剧刘星想搞一个叫《开国大典》的话剧。这个想法很快遭同行笑话,于是刘星带着剧本去西影厂和长影厂求合作。结果只有长影答应投资。1989年国庆节,《开国大典》献礼上映,一举揭开了接下来10年的主旋律大幕。但是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大部分是团票,是组织下文件看的,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市场化行为。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上映,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商业电影,标志着中国的电影市场进入商业大片时代。
2009年为纪念建国60周年,必定需要一部宏大的电影来献礼,编剧王兴东想着,这么大的剧本该让谁拍?想来想去,只有一个人最适合,就是韩三平。
拓荒主旋律商业化的处女地
1993年,41岁的韩三平做了北影厂的厂长,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电影厂厂长,多年来,韩三平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搭着“大力发展主旋律”的快车,导演了不少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同时韩三平拥有着超前的眼光。
1999年,韩三平协助陈凯歌拍摄了《刺秦》,拍摄完成后,搭建的秦王宫被改造成了中国最大的影城——横店影城,韩三平备受启发,决定要为中国造一个电影基地。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影最终在北京怀柔建起一座影都。这片基地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发展做了突出贡献。韩三平就是在这里拍出了《建国大业》这部掀起中国主旋律商业大片高潮的电影。
主旋律加商业大片,韩三平90年代狠抓的两个方向,就这么历史性地交汇了。
主旋律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建国大业》作为一部意义深厚的献礼片,其分量不言而喻,它代表着国家的形象,选角自然是头等大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北京欢迎你》的MV可以说集结了华语乐坛的所有有分量的歌手,《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同样如此。
在电影筹备会议上,陈凯歌说本子是好本子,但不见得所有人都感兴趣,要想这部电影有更多人进电影院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搞全明星阵容。就这样,《建国大业》拥有了中国影史上最强的导演和明星阵容,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实力明星。在影片172位明星大腕中,有83位曾经作过电影主角,平均每43秒出现一个大明星。
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是难以复制的。甚至连周星驰这样的影帝在给韩三平打电话要个龙套都被回绝掉了,事后周星驰还自嘲到“自己分量不够,韩三平没让他演。”
而这样一部巨星云集的影片,总投资只有3000万,要知道如果折合当时的市场价,仅演员的片酬支持就要4亿人民币左右,导演黄建新透露这次电影界空前的齐心协力,没有一个人主动管剧组要片酬,顶多就是开句玩笑说,让剧组管个吃住。
这3000多万元几乎都用在了拍摄中。在发布会上,张国立印证了零片酬的说法。“不是我主动要求,是韩三平给的太少,我干脆不要算了,索性全力以赴过来帮忙。”张国立还透露,韩总答应如果票房超过1.8亿,就给大家象征性发片酬。黄建新称:“这部电影是电影人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电影,祖国母亲过60大寿,大家都是抱着一种给母亲过生日的心态来拍这部片子的,所以大家都是主动来找我们,无论角色大小,哪怕出镜一秒钟,没台词都愿意。”
这样一部声势浩大的电影自然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建国大业》从刚上映初始,就不断刷新着华语片的票房纪录。结束了16日的点映,该片的点映票房达到1500万,刷新了《南京南京》保持的点映纪录,随后,经过了一天半的上映,该片的票房达到4500万,经过了三天半的上映后,该片成功过亿,从而打破《赤壁(上)》保持的华语片4天过亿的纪录。《建国大业》首周的票房约为1.3亿,这一数据也超过了《赤壁(上)》保持的1亿800万首周票房纪录。
主旋律商业化吸引更多观众
据报道,电影《建国大业》在全国各地公映时尽管是普通工作日,但仍然引来观影人潮。特别是国庆黄金周各大影院上座率均达到80%以上。看过影片的观众一致反映好,激动的观众们在场内自发地唱起了国歌,带动全场观众一起融入影片的激昂场面,十分感人。
一些观众被影片感动得多次流下热泪;有的老人行动不便,由家人搀扶,甚至坐着轮椅,也到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建国大业》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部新式的主旋律电影,改变了过去人们对主旋律电影的抗拒抵触态度和心理。
根据《建国大业》的受众年龄数据图可以发现,跟年段的受众占比都相对平均,其中占比最大的是40岁以上的群体,同时20-24岁的群体也有19.1%。
可以说《建国大业》是一部适合50、60、70后,甚至80后、90后年轻观众一起观看,并在影片中各取所需的主旋律电影。因为对于50、60、70后的观众群,影片是一种思旧和对过去的缅怀;对于80后和90后的观众群,也体验了与看其他主旋律影片不一样的感受。应该说。一部主旋律影片适合观影对象的年龄跨度如此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不仅是演员的阵容吸引人,《建国大业》在对人物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比如,淮海战役取胜后举行大型庆祝活动,领袖们饮酒庆祝,醉倒在柱子边,面红耳赤地揽着彼此,高唱《国际歌》,唱得泪如泉涌。
这样“奔放”的领袖,在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影片一改过去影视片中伟人高大伟岸、不食人间烟火的表现手法,通过伟人非常生活的细节表现,让神变成普通人。
《建国大业》的成功也反衬出旧模式的主旋律影片已不再适应于社会。
主旋律商业化大势所趋
就在《建国大业》上映的同年,一部讲述王进喜的影片《铁人》上映,制作方特意找了新生代演员刘烨出演。然而并无太大作用。
导演尹力期待的是一个亿票房。结果团体票房1300万,零售不到300万。不但院线不待见,连被要求前去观影的工会组织都联合抵制。后来,还是广电、工会、院线一起开会,选择重新上映、延长档期,六部委共同颁发观影通知,才挽回一点颜面。
在汹涌的商业化制作面前,90年代被组织捧在手心里的“主旋律”,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股无法抵抗的浪潮。靠着部委文件组织各大团体、单位去影院贡献票房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国大业》主旋律商业化的模式开始成为主旋律影片的新方向,在其后的十年里,主旋律影片一路高唱凯歌,终于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
开辟主旋律商业化的新时代
2019年时建国70周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主旋律商业化已经变得很成熟,这一年有许多的主旋律影片上映。与多年前主旋律影片在一众进口大片中孤军奋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国庆档就有三部主旋律影片上映,分别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这三部影片撑起了整个国庆档,三部影片档期内总票房48.95亿,占据整个国庆档总票房的96.4%。
实际上,在9.30首映之前的几天点映中,《我和我的祖国》并不是票房最好的。同档期的《中国机长》才是最有票房潜力的影片。
2019年的国庆档竞争激烈。《中国机长》作为主旋律题材的传记式影片,以超出两倍以上的票房成绩打破了中国影史国产传记片的记录。就传记片这一类型片来说,《中国机长》是国产电影的最新里程碑。
而《攀登者》也不容小觑。同为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攀登者》成为过去三年国产爱情片累计票房第二名,动作片累计票房第三名。为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思路。
9月30日国庆档电影首映日《我和我的祖国》却一跃成为票房冠军。
在这三部影片的地区票房分布中,只有《我和我的祖国》在北京的票房拉开了大差距,结合这部影片高份额的团体票房来看,事业单位组织员工集体观影,这无疑是票房的催化剂。
和《建国大业》一样,这部影片集结了众多的明星并且由七位知名导演执导,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9月30日首映当天《我和我的祖国》就收获2.9亿票房,首周票房高达20亿,同时这部影片登顶2019国庆档票房冠军,打破了国庆档票房历史纪录,也创造献礼片票房历史新高。最终票房高达31亿,跻身中国影史票房第8位。到如今也位于国庆档票房总榜的第二名。
《我和我的祖国》由7大振奋国人精神的历史事件组成,在情绪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几位导演从大历史背景中小人物的故事着手,极大的拉近了观众和主旋律电影的距离,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
在对《我和我的祖国》观众最喜爱单元票选中根据投票显示,近23万网友投票中,人气最高的三个故事是:《前夜》、《夺冠》、《北京你好》。
《夺冠》故事中没有伟人,更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该段落借助两位儿童的视角为了让街坊邻居能看到奥运会女排比赛的直播,毅然选择守护天线,却错失了与女孩的告别;多年后,少年在演播厅中又看到女孩时,此时正播放着中国女排再次在奥运会上夺冠的情形,激动、喜悦的情感再次迸发,既让人想起孩提时的美好岁月、朋友重逢的喜悦,又十分自然地将少年与女孩之间的情感融汇到时代中。
《北京你好》章节以出租车司机张北京的视角,将奥运会、汶川地震等事件通过小人物视角进行转换,用老百姓自身参与的经历,讲述了新中国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普通人的汗水,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得益于国家的强大。
主旋律商业化正是积极拥抱全明星阵容,用娱乐化、狂欢化的外形包装,消解了主旋律文本的部分严肃性,拓宽了市场边际。让更多的人去走进影院观看影片。
继续探索主旋律影片转型之路
多年来,人们习惯将主旋律和商业片分成两个种类,韩三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什么叫主旋律,追求美好生活,追求积极的人生和热爱祖国,这不都是主旋律吗?你看美国那些商业大片,歌颂美好爱情,歌颂为国家洒热血,这不也是主旋律吗?”还特意举例说:“兰博就是为国家献身啊,跟我们的李向阳有什么区别啊?”
主旋律影片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一些陈旧创作观、叙事观等之间矛盾。商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如何讲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并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经典,是广大电影人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