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竟成了(暑期实习竟成了)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去知名企业实习求之不得。但是,很多知名企业实习门槛高、竞争激烈,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实习岗位更是一席难求。面对这样的“稀缺资源”,一些中介机构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声称收取高价的中介费用,就能给大学生提供优质实习机会。“付费内推实习”靠谱吗?花费高昂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呢?来看记者调查。

过了这个暑假,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何阳就大三了,他读的是金融类专业,在向一家求职中介机构交纳五千元后,如愿进入了某金融机构实习。

暑期实习竟成了(暑期实习竟成了)(1)

大学生 何阳:去年一年我向近百家金融机构和咨询中心投递了简历,得到的回复只有十家,感觉大公司的实习机会还是比较少的。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优质的实习岗位变得供不应求,特别是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的实习岗位,更是“僧多粥少”。许多学生希望通过“付费内推实习”来增加个人简历的“含金量”。所谓内推,就是内部推荐,是企业在招聘实习生时,由公司内部人员直接向用人部门推荐应聘者的招聘方式,提高了应聘者被录用的可能性。

暑期实习竟成了(暑期实习竟成了)(2)

大学生 何阳:我入职的时候,人力资源主管也询问过实习生的推荐人,但是很多实习生都不认得他的推荐人。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付费内推实习”发现,从事类似内推实习收费业务的中介机构,成规模的至少有10多家。记者随机进入一家中介机构的网站,“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字样被置于网页最显著的位置。在“名企实习内推”页面里,该机构还将实习单位进行了细致分类。一位同学在与一家中介机构签约前,中介承诺可以提供多家顶尖咨询公司的实习岗位,但要先交订金。收取订金后,中介就开始变得不是很积极,最后干脆只给了两个选择:要么退款;要么接受其他实习岗位。除此以外,求职中介机构还会搜集一些内推信息,并递交简历给公司的相关部门。如果应聘者本身实力过硬,中介可以轻松赚取一笔中介费。如果应聘者水平一般,没能顺利通过,中介一般会借“简历没写好”“面试表现差”等理由只退“部分费用”,拒绝退款。

暑期实习竟成了(暑期实习竟成了)(3)

北京纳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娜:“实习内推”实际上是中介机构提供的一种有偿的中介服务,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职业中介机构可以向劳动者提供相关的实习信息,但是这种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可靠的,中介机构所收取的费用与其提供的服务应当相适应,如果中介机构以“实习内推”的名义向劳动者提供虚假的、不真实的信息,或者存在欺诈、诱导行为,那么中介机构将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有专家认为,有偿提供实习机构的出现,事实上也暴露出高校就业咨询指导体系还不完善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 李震东:高校要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同时,高校还要加强校企合作,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搭建更多更大的实习的平台。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通过良好的竞争机制,让大学生通过正规的渠道和甄选的流程取得实习的资格,要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让优秀的毕业生脱颖而出。

暑期实习竟成了(暑期实习竟成了)(4)

“付费内推实习”破坏职场公平

其实,内部推荐实习本无可厚非,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让内部人士推荐一些他们更加了解的大学生来实习,等于无形中又增加了一次第三方的能力考查,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果演变到以此来牟利,那恐怕就与企业选贤任能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不仅破坏了职场公平、加重了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对于企业发展也是不利的,更给了一些行骗者留下了可乘之机。好的实习简历很重要,但这样的简历如何得来也很重要,考验的不仅是能力,更是诚信。

(本文编辑:张彩红)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