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人生历程给你什么启示(金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新华社杭州11月12日电 题:金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金庸人生历程给你什么启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金庸人生历程给你什么启示(金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金庸人生历程给你什么启示

新华社杭州11月12日电 题:金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新华社“中国网事” 记者

“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一代大侠”金庸安息香江,留下了以15部小说构建起的武侠世界。它们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经典,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文化传统里。

不废江河万古流

“现在看,金庸作品是通俗小说,好像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其所达到的水准、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都会随着时间流逝经典化。”天津市文联主席陈洪,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把金庸小说比作“500年后的《水浒传》”。“《水浒传》一开始也是如此,但是现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是绕不开它的。”

“金庸作品有文化的厚重感,从传统文化里借鉴吸取了很多养分。”陈洪说,比如,《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拒绝成吉思汗,《天龙八部》里萧峰拒绝耶律洪基,《笑傲江湖》里令狐冲拒绝任我行,很明显符合孟子对“大丈夫”的定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庸小说有种大格局,因为他本身就属于深受国家历史命运影响的一代人,经历了民族命运和个人命运的融合,因此对人生的体谅和感情更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表示,武侠只是金庸小说的“躯壳”,家国的情怀、人道主义的精神才是他小说中更重要的信仰和价值。

“尽管广大读者对金庸小说高度认可,但是学术界对此的评价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老师的作品引发的各种评价,曾受业金庸门下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学刊》主编卢敦基并不讳言。

卢敦基认为,评价金庸作品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方面,上世纪20到40年代,中国文坛上也出现过十大武侠小说家,但是他们的作品如今几乎无人问津;而上世纪80到90年代,大批港台作家的作品也流入内地并广为流传,但是现在仍然可以称作“武林至尊”的,也只有金庸的小说。

“另一方面,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往往会出现‘主观对主观,各走一个极端’的情况,但是有一个标准是可以采纳的,就是它有没有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卢敦基说,金庸小说有许多场景、名词都进入了百姓生活,“它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作‘雅俗共赏’。”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夏烈在这几天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自己所认识的网络作家都在悼念这位“武侠宗师”。“金庸是许多网络作家心目中的大英雄,网络作家群对金庸很有认同感和崇敬心,以至于创作、艺术方面的模仿是非常直接的。”

“如果没有看到金庸的小说,他们或许无法走上网络文学的道路,转而向纯文学发展了。”夏烈表示,最早一批网络作家大多视金庸为自己的“文学之父”,从武侠到玄幻,他们从金庸身上看到了创作通俗小说的前景。“如果说,现在华语通俗小说创作的高峰是网络文学,那么,金庸就是在它之前的高峰。”

在影视领域,金庸的作品更是提供了不尽的灵感和素材。据不完全统计,金庸的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共计102部,包括36部电影和66部电视剧。

从1958年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出品《射雕英雄传》开始,几代观众就与金庸的江湖密不可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邵氏片,上世纪90年代,徐克导演的新武侠电影经典之作《笑傲江湖》三部曲、王家卫重构的《东邪西毒》、周星驰主演的带有“无厘头”性质的《鹿鼎记》……

“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金庸为武侠世界树立了规则。”电影《新龙门客栈》的编剧何冀平认为,金庸给了编剧、导演很多启发,“他善于写人物,这在以前的香港武侠片中不常见。”

随着改革开放,金庸作品改编的港台影视剧开始走入内地观众的视野,特别是1983版《射雕英雄传》在内地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狂潮。

之后,随着内地影视产业开始发力,金庸武侠也成为国产武侠剧发展起步的重要推手。慈文传媒副总裁赵斌说,正是从张纪中版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说》等开始,内地电视剧在华语武侠影视中有了一席之地。

多次改编金庸作品的华策影视,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剧制作公司之一。提到金庸,公司董事长赵依芳充满敬意:“我们非常尊敬金庸先生对中华文化尤其是武侠创作的贡献。过去、现在、未来,金庸武侠都将是华语影视最重要的IP财富。”

作为内地最早的金庸小说和影视作品研究者之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墨分析说,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文化意蕴,金庸的武侠世界都很难容纳在一部影视作品里,而将想象性的文字转化为具象性的视听语言,以满足观众的想象,也是金庸武侠反复被搬上大银幕小荧屏的重要原因。

至今人唱百年歌

10月31日凌晨,得知金庸去世消息,家住嘉兴的游先生赶往杭州,清晨将一束黄白菊花送到了“云松书舍”。

40多岁的杭州读者熊志梅向公司请了半天假,也赶到她常去的云松书舍与金庸作别。“我喜欢秋天来书舍,闻着桂花香品茶看书,这是先生留给我们修身养性的地方。”

云松书舍是杭州市政府出地,金庸出资所建。1996年建成后,金庸将它无偿捐赠给了杭州。

在金庸去世后,网民开始讨论金庸小说中的动人细节。有人认为是旧版《倚天屠龙记》的结尾:“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而也有网友留言: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读他的书的。

“金庸笔下的大侠,契合了普通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和人生境界,读者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人生经历的投射。”谈到金庸作品何以吸引整整几代华人读者而长盛不衰,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说。

“金庸没有‘骗人’。”夏烈说,这是他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比如你看《侠客行》,里面的主人公石破天遭到了种种不如意和痛苦,但是作家不会帮他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让他一步步去尝试,最终实现‘逆袭’。这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关怀,也符合读者的社会经验。”

曾在嘉兴一中听过金庸讲话的崔彧一直记得,这位自谦为“大师兄”的学长叮嘱他们:人的一生中一定会遇到艰难困苦,养成读书的习惯,以后在寂寞、疲倦时,读书会帮助你解决问题。(参与采写:冯源 魏董华 段菁菁 李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