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

陈素真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古代妇女形象,从大家闺秀到小家碧玉,从巾帼英雄到绿林女杰,个个鲜活标致,风光妩媚,然而她在台下的情感世界却充满传奇,充满故事,也充满诸多悲情与伤痕。

陈素真一生敢于直言,从不隐讳个人观点,甚至在情感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她初恋的情人孔子平死后几十年,在她70岁上也要到孔子平的老家过春节,并为孔子平拜祭上坟。她的这种性格,使她三次婚情完全暴露在戏迷视野。

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1)

在感情上,她始终没有得到多少一个女人应得的温情。陈素真的生父名叫王秉璋,老家在陕西富平,曾在河南的临汝、兰封、洛阳三县当过县令。但她的母亲,却只是个身份低微的小妾,所以陈素真从婴儿时起,就没有享受过县长大人家的豪奢和温情。陈素真最初的记忆,便是住大庙、睡地铺、吃冷饭,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匆匆忙忙地奔波。因为那时陈素真的父亲已在一场变故中去世,母亲带着她流离失所,改嫁给以唱红脸闻名的梆子戏演员陈玉亭。而养父对她不坏,但也没有多少关爱。

陈素真想要在婚姻中寻求温暖与安慰,然而现实又是那样残酷与无情,她先后嫁给尹晶天、刘希程和赵玉林,但她始终没有遇到一个可以给她真情的好男人,她从婚姻中得到更多的是伤害和欺骗。

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2)

陈素真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但在婚姻上是失败的。在《春秋配》中姜秋莲的唱词:

“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

哭了一声爹,再叫一声妈,

哎——我的老乳娘啊!

止不住泪珠儿点点如麻,

我好比路旁花风吹雨打,

忍着声眼噙泪来捡芦花。”

或许能作为她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一、陈素真与孔子平的朦胧初恋

陈素真在与三个男人先后结婚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

1930年时年仅12岁的陈素真在开封同乐舞台演出《反长安》时唱砸了锅后,父母看她在开封唱不成戏了,就决定离开开封到杞县去搭野台班。

杞县民风剽悍,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里横行着许多土匪亡命徒。其中有一个叫乔吉的,会武术,枪法好,手下还有一批喽啰,横行豫东几个县,打家劫舍,奸淫妇女,杀人无数,杞县老百姓提起他都恨得咬牙切齿,可又拿他没有办法。

杞县傅集有一个世家少年,名叫孔子平,从小练就一身好功夫,还不到20岁时,就伺机只身擒获了乔吉,送到县衙治了死罪,悬头示众。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英俊少年,为乡里除了大害,杞县的老百姓提起他,没有不伸大拇指的。

1930年阴历八月十六,陈素真到吴庄搭班唱戏的第二天,班主吴本立、主演刘金亭等人,在乡绅杜雅臣家里为他们一家三口摆酒接风洗尘。

院子里进来孔子平,他穿蓝袍,长身玉立,玉面朱唇,朗眉星目,英挺潇洒,儒雅俊朗,犹如玉树临风一般。情窦初开的陈素真也对这位只身除暴的传奇英雄情愫暗生。

1932年夏天,陈素真虽然才14岁,却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杞县她技艺提高很快,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坤角。

一天中午,孔子平忽然到县城的城隍庙来找陈素真。演出间歇时,陈素真来到厢房,和妈妈一起陪孔子平说话。

等陈素真的母亲借故出去时,留下他们两个四目相对,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孔子平白净的脸上不时泛起阵阵红潮。冷坐了好大一会儿,孔子平起身看看外面四周无人,慌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陈素真,点头羞涩一笑,就匆忙离开。

陈素真接过纸片一看,脸腾地红了。她白玉般的手中,是孔子平的一张半身照片,英挺潇洒,和蔼可亲。

陈素真把这张照片当成了珍宝,藏在自己装宝石花的铁盒下面,每次演出前化妆时,总要悄悄拿出来偷看几眼。

孔子平自看陈素真的演出后,把一腔柔情都放在她的身上,曾多次求母亲向陈素真的父母提亲。但他那个读过几年书的乡绅父亲,怎能让自己的英雄儿子娶一个戏子呢?孔子平和母亲每次想提亲,每次都被他坚决拦下。

孔子平热恋陈素真的事,被乔吉的弟弟和喽啰打听到了。1933年阴历七月的一天,他们买通傅集的人,谎称陈素真捎信让他去一躺,有话要说。孔子平喜不自胜,也来不及带随从,只身一人骑马赶往陈素真演戏的村庄,结果走到半路,被埋伏在青纱帐里匪徒截住,三十多人打他一个,孔子平寡不敌众,被暴打致死。

1988年1月15日,已是70岁高龄的陈素真,在杞县政协和文化局的有关人员陪同下,到孔子平的老家过春节,并为孔子平拜祭上坟。

二、陈素真与几位国民党将官的感情纠葛

也许是少女时结识的除暴英雄孔子平给陈素真的影响太深刻,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一直都是一个骑马挎枪、驰骋疆场的军人。

1940年冬,刚到西安不久,陈素真便理了个男式的大背头,平日也喜欢男装打扮,显得庄重朴素,洒脱俊雅,气度不凡。陈素真认识了几位胡宗南的亲信将官,其中一位少将汪震,是胡宗南部的政治部主任,兼某处处长,他见到陈素真在戏台上的美丽风流,就怀占有之心。但当他在台下认识到陈素真的端庄淳朴之后,便净化感情,认陈素真为义妹,每周两次教陈素真学文化,并在陈素真多次危难时,毫不犹豫地倾力帮助,被陈素真称为“大仁大义的汪二哥”。

1941年,陈素真在洛阳结拜的大姐曹婉梅来到西安。陈素真的这位“大姐”很有意思,对陈素真崇拜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她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166师师长刘希程的太太,为认识陈素真,不知道花了多少冤枉钱。和陈素真结拜后,一天不见陈素真,便摔盆打碗发脾气,不睡觉,不吃饭。 这次来到西安,曹婉梅和陈素真一见面,就求陈素真嫁给她的丈夫。陈素真不答应,她就死缠烂打、寸步不离,连陈素真吃饭、方便时也紧紧跟着,并说陈素真若嫌名分不好,她宁愿自杀。陈素真被缠得没法,再加上她信任的“二哥”汪震也说刘希程是一个沉稳勇敢的军人,陈素真就和刘希程订了婚。订婚不久,刘希程便升任九十八军军长。

刚和刘希程订婚不久,1941年的秋天,另一个青年将军又闯进了陈素真的心扉。

这个军人名叫刘超寰,担任一九六师师长兼西安警备副司令,江西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年方31岁,身高一米八零,长得英俊潇洒,儒雅倜傥,正是陈素真梦中白马王子的形象。

1940年,刘超寰在洛阳看陈素真演出时,就一见钟情,一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对陈素真的思念,只是还没等他表白,陈素真就远赴西安了。这次部队换防来到西安,刘超寰再也按捺不住,第二次见陈素真,就迫不及待地表露心迹,说出了苦苦相思之情。

陈素真对刘超寰也是倾心相恋,尤其是刘超寰在大雪纷飞中,伫立成一座雪雕般久久凝望她窗口的那一幕,使她大为感动,在以后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每当想起来,还是心疼欲碎。

把信守承诺看得比性命还重的陈素真,对这份迟到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欲爱不能,欲罢不忍,从1941冬到1942年夏,大约有八九个月的时间,陈素真和刘超寰每个星期都要见两三次面,加起来总有百八十次,说不尽的绵绵情话,流不尽的酸楚泪水,甚至曾想以自杀来了结这段情缘。

尽管感情无比炽烈,但他们两人一个有婚约在身,一个早为人夫,都能以情相待,以礼相持,结下浓酽而纯洁的情谊。

陈素真和刘超寰的爱,是浓酽的,激烈的,也是纯粹的,更是超越在情欲之上的。陈素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不是为刘希程,我会跟他生个儿子的!”

汪震儒雅敦厚,刘希程沉稳练达,刘超寰英挺潇洒,这三位军人对陈素真都是一片真心,如果说他们还算得上是“骑马挎枪”的英雄的话,最终和陈素真结婚的尹晶天,却只能算是一个懦弱背义的“小白脸”。

三、陈素真的“赌气”婚姻

陈素真第一次在洛阳演出时,当地富绅阎小山曾对陈素真心怀不轨,先是请酒请饭,大献殷勤,死死纠缠,陈素真不为所动,遂恼羞成怒,百般刁难,幸赖樊粹庭一一摆平。

1943年5月陈素真再次来到洛阳,失去了樊粹庭这把保护伞,真切地感受到了世情险恶,步步荆棘。还是那个在地方上势力很大的“富绅”阎小山,“旧戏重演”,在无礼纠缠被陈素真拒绝后,开始变本加厉地对陈素真刁难和骚扰,直至指使兵痞、流氓闹戏场,砸戏园子。

在砸戏园子事件中,身为洛阳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的尹晶天冲上舞台,为陈素真奋力解围,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闹剧。之后,尹晶天曾多次和陈素真接触,以花言巧语赢得了信任。

当时,阎小山和洛阳县党部书记赵子云,一个想占有陈素真,一个想把陈素真变成他的摇钱树,限制陈素真离开洛阳。这时,剧团发生内讧,出现了一些污七八糟的事情,陈素真内外交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3)

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4)

无奈之中,陈素真给刘希程写信,让他设法把自己接走。不料刘希程为了惩罚陈素真的任性自为,居然回信说:“你任性自主,我再三劝你不听,现在碰了钉子,我帮不上你的忙,你自己解决吧!”

这封信让陈素真愁肠百转,居然起了自杀的念头,拿了条绳子,在城墙边踯躅徘徊一上午,最后信步走到了某集团军驻洛阳联络处的魏处长家,正好又碰到尹晶天。

这个魏处长是豫剧新秀崔兰田的义父,为了能让崔兰田拜陈素真为师,魏处长夫妻二人与陈素真多有接触。听了陈素真一番含泪倾诉,魏处长居然就当起大媒,要陈素真嫁给尹晶天。

尹晶天是河北人,时年29岁,出身穷苦家庭,陆军大学十六期毕业。尹晶天这个参谋长当得并不富裕,连件像样的毛衣都没有。陈素真心高气傲,最怕别人说她依附权贵,贪图财富,尹晶天的“穷”,反倒更令她怦然心动。

陈素真又给刘希程写信,声言若再不帮她,就要和别人结婚了。哪知道刘希程居然仍把陈素真的信当作赌气话,回信说:“我还是帮不了你。你要和别人结婚,好哇,我向你道贺,祝你幸福。”接到这封信,陈素真觉得刘希程少情寡义,铁石心肠,自己没有必要再坚守那份婚约。

1943年底,陈素真在“二哥”汪震和宪兵连长张鹏举的帮助下,来到西安。那时,尹晶天已经调任驻扎在西安的29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元月,26岁的陈素真,由汪震主持,在旅馆里和尹晶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世上的事总是阴错阳差,陈素真结婚不久,去见大姐曹婉梅,才得知刘希程对她仍然一往情深,在西安、宝鸡分别给陈素真准备了结婚的别墅、洋房。听到陈素真结婚的消息,远在重庆的刘希程,喷出一口鲜血,当即昏厥过去,两眼发直,脸色苍白。之后,刘希程大吸鸦片麻醉自己,想早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世间没有卖后悔药的,时光也不可能倒转,陈素真只能再次怪自己行事莽撞。

结婚不久,二十九军开赴前线,被日寇打得七零八落,全军覆没,尹晶天生死不明。直到1944年阴历八月,没在战场“殉国”的尹晶天,才找到早已身怀六甲的陈素真,带着她从西安到汉中,后又带着孩子铁虎去重庆。不久,尹晶天外出谋职,陈素真孤身一人带着孩子,从重庆返回西安,又到宝鸡,再返西安……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1946年,陈素真终于回到暌别八年之久的豫剧大本营开封。

四、陈素真与尹晶天离婚

陈素真中断追随尹晶天四处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开封老家,才感安定下来,把孩子交给母亲带着,深居简出,过了一段相对闲适的日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素真回来的消息在开封不胫而走,8年没有观看陈素真演出的戏迷们,听说他们喜爱的豫剧皇后回到老家,群情激动,通过各种关系找到门上,想方设法请求陈素真再为家乡的父老演几场戏。

此时的陈素真离开舞台已经3年多了,戏词和台步都有些生疏,但在盛情邀请下,还是收拾红装,粉墨登台,为筹资募捐创办“素真小学”,在开封最豪华的戏院人民会场连续义演15天,观众踊跃非常,场场爆满,掌声叫好声不断。

看着热情的观众,听着熟悉的乡音,想起离开舞台这几年的坎坷遭遇,陈素真忍不住两眼婆娑,双泪长流。

在人民会场演出后,陈素真又到艺术故乡杞县演出15天,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这时,尹晶天在北京孙连仲部谋得个差使,陈素真乘飞机去和尹晶天相会。1947年,尹晶天经过一番钻营,居然在南京“国防部”当上了三厅二处副处长。再次怀孕的陈素真回到开封,于1948年1月3日生下第二个儿子铁豹。这时的尹晶天借口在南京应酬多、花销大,要陈素真每月给他寄钱,并要陈素真在开封演戏挣钱,不必到南京找他。陈素真疑心大起,便扯着三岁的长子铁虎,抱着才三个月大的次子铁豹,从东京到南京千里寻夫。

陈素真到了南京,在一座花木葱茏,环境幽美雅静的院子里,终于找到尹晶天的住处。

陈素真推开虚掩的门一看,见屋里果然放着自己的箱子、脸盆、暖壶。再推开卧室的门,见桌子上胡乱放着她的首饰妆具。旁边一张大床上,被单、被子也都是她的。被子下面,有人正蒙头大睡,枕上飘散着乌云般凌乱的长发。

陈素真忍不住揭开被子,见一个女人芳睡正浓,脖子里戴的项圈、手腕上戴的镯子,还都是她陈素真的,可那一张浓妆艳抹的脸却分明不是自己!

陈素真叫醒被窝中的妖娆女人一问,才知道她名叫沙玲君,是一个混迹欢场的舞女,和尹晶天已经姘居多天了!

亲眼见到尹晶天如此背信弃义,荒淫无耻,陈素真义愤填膺,大闹一场,坚决要离婚。尹晶天先是下跪求饶,再是对陈素真和两个孩子不管不问。当时,解放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长江以北到处是血肉横飞的战场,火车不通,陈素真无法返回开封,延宕一个多月,带来的盘缠都花完了。这时,尹晶天露出狰狞的真面目,厚颜无耻地要陈素真回河南演戏,把收入的一半寄给他,并说,他娶一个戏子当太太,就是因为戏子能挣钱!

陈素真坐困愁城,走投无路,举目无亲,连投玄武湖自杀的心都有了。实在忍无可忍,便听从邻居的建议,去河南会馆请求老乡帮忙。当时南京的河南同乡会,会长依旧是德高望重的张钫。

陈素真来到河南会馆时,会馆里正在为阵亡的河南籍将士开追悼会。张钫和老乡们听陈素真哭诉了尹晶天的卑劣行径,无不义愤填膺。

在张钫和河南老乡们的帮助下,1948年6月,陈素真和尹晶天离婚,结束了四年多的荒唐屈辱。办妥离婚手续的第二天,“大哥”王晓臣携夫人从开封逃难到南京,他们带给陈素真一个消息:刘超寰因有“赤色”嫌疑,经国民党军事法庭审判后,秘密枪毙。

和尹晶天纠缠了几个月,受尽屈辱烦恼的陈素真,本就心神交瘁、精疲力竭,一听到这消息,犹如霹雳轰顶,一下子就懵了,四肢酸软,头晕眼花,忽哭忽笑,颠三倒四,几近崩溃。

五、陈素真在婚姻上的“一错再错”

1949年初夏,陈素真正在开封家中,忽听有客人造访。陈素真打开房门一看,一下子惊呆了,立刻羞得满面通红。原来,这人正是和她曾有婚姻之约的刘希程。

解放战争后期,刘希程在灵宝率部起义,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干部,后来长期担任河南省民革委员会的主委。

1949年冬,陈素真终于和一直爱着她的刘希程举行了婚礼。婚后,刘希程又把夫人曹婉梅从西安接到开封同住,形成一夫二妻的局面。这种局面,显然不符合共产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政策,再加上陈素真觉得跟尹晶天那段“伤风败德”的经历,“不配做刘家之妇”,就在1951年秋提出离婚,很快就办了手续。

陈素真和刘希程的婚姻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她和刘氏夫妇的友谊,却远远超过了婚姻的范畴,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陈素真从天津回到河南,总要去看望刘希程、曹婉梅夫妇,直到二位老人故去。

1950年,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带班来开封演出,其中有一个名叫赵玉林的二路配戏小生,因在北京“犯事”,不敢随荀慧生回去,荀慧生知道陈素真身边缺少一个配戏的好小生,就把赵玉林推荐给她。

这个赵玉林是满清八旗的贵族后裔,从小沾染一身纨绔子弟的坏习气。家境败落后,无以为生,就下海学戏。他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聪明伶俐,扮相好,嗓子甜,台上功夫也很说得过去。陈素真接受荀慧生的好意,留下了赵玉林,教他学唱豫剧。

赵玉林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在台上“傍”得陈素真严丝合缝,令陈素真非常满意。这时,赵玉林就想把台上的关系发展到台下,对陈素真发起猛烈的“爱情”攻势。见陈素真的堡垒一时难以攻破,赵玉林就采取迂回战术,利用自己有一套烹饪的好手艺,对陈素真的母亲大献殷勤,终于蒙得母女二人的同意,待陈素真和刘希程离婚后,和陈素真成为正式夫妻。

结婚后,赵玉林那“八旗子弟”的许多恶习都显露出来,“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样样都沾,给陈素真造成无数的麻烦。

1960年,陈素真到北京演出,身为京剧“龙票”的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叔叔载涛看了陈素真的演出后,因之对豫剧大感兴趣,和陈素真多有交往。一天,陈素真在载涛的家里,适逢溥仪来吃晚饭。因陈素真的丈夫赵玉林是满人贵族后裔,载涛和溥仪都把她当作了“自己人”。

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5)

溥仪的“皇帝”当得很窝囊,但也算得上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应陈素真所求,引经据典地给她的5个儿子虎、豹、龙、鹤、狮依辈份分别起大名闿泉、闿山、闿纹、闿寿、闿骢。

但有一点是让陈素真满意的,就是在“反右”中陈素真被打成“右派”,赵玉林没有离开她。后来据说赵玉林竟然把剧团的份子钱挥霍殆尽,剧团的人大为不满去找陈素真讨要说法,在安抚了大家之后,陈提出与赵玉林离婚,到底如何结局不得而知。

【结束语】

陈素真与三个男人先后维系了为时不长的婚姻,这在一般人身上不算什么,但在一个名演员身上,特别对于一个头上戴有“豫剧皇后”、“梆子大王”等光环的陈素真,就成了万人所指的诟病。

陈素真是个敢说敢讲,骨头最硬的女演员,为此她承受了政治上给她的磨难。我们仔细分析她三次婚姻,尽管她有幼稚之处,受了尹晶天、赵玉林的蒙骗,我们不能在婚姻上再给她泼污水。

至于说到跟樊粹庭有私情,那纯粹是胡说八道、捕风捉影。既不被当事人所认可,也不被他们班社或周围的人所认可。诚然,樊粹庭先生在陈素真的成长中给了很多提携与帮助,为她量体裁衣,编写出许多出剧目,并且担任导演,演一出红一出 捧红了陈素真。按照某些人的想法,他们之间会有私情吗?这纯粹是经不起推敲的邪说。

不管怎么说,她和尹晶天、赵玉林结婚期间,先后共生育了五个男孩(其中老二在考取大学后因“政审”不合格而卧轨自杀),维系了陈素真生前与儿子的深情。

陈素真的感情世界正像王实甫《西厢记》里有一句著名唱词所描写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不对吗?唱词创造的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不正合于陈素真的情感吗!

陈素真相册(陈素真的情感世界)(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