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黎明前的点灯人)

致敬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黎明前的点灯人)(1)

作者:@检察官周姊沫

致敬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黎明前的点灯人)(2)

我特地选了一个人少的时间,隆重地走进电影院,观看《悬崖之上》这部电影。

果然没让我失望,整部电影结构清晰、故事完整,像其他的主旋律的电影一样,没有太多酷炫的场景,全靠扎实的剧本和演员完美精湛的演技支撑。我个人评价,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且在我心目中排今年国产片前三。

首先说导演和演员。

张艺谋不愧是张艺谋。故事的展开没有一丝拖沓,人物的塑造精准具体,细节的刻画恰到好处。虽然是谍战悬疑,但是导演并没有想要让你猜谁是谁,就是直接把几个鲜活的人物活灵活现地推到你的眼前,让你一开场就为他们的故事和命运一直悬着心。

于和伟始终不会让我失望。从他演《三国演义》里的“刘皇叔”再到他演《巡回检察组》里面的冯森,他在观众的心目中都是饰演“重量级”人物的演员,他能够熟练把握“戏中戏”技巧。他在《悬崖之上》中饰演的高级情报员,在敌方阵营中既要拯救保护同志却又要隐藏身份不被发现,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能够稳稳地驾驭。

于和伟对电影中“周已”这个角色的演绎,是既能够让观众抓紧脚趾怕他“暴露”,又能让观众放心他一定会隐藏得很好。有一场“徒手灭火”的戏,于和伟点燃手中的写有情报的纸条,用手不停地转动让纸条不停地燃烧直至完全消灭,这个细节把一个地下党人的心思缜密刻画得入木三分。

致敬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黎明前的点灯人)(3)

张译的演技让人为之惊艳。他在电影里饰演的“张宪臣”,被捕后遭受了酷刑,电击之后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张译把那种悲惨而壮烈的英勇就义模样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放佛置身其间心如刀绞不敢直视。除此之外,他还将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担当演绎进了他的特殊身份角色之中,对小家的爱再深,也必须让步于革命事业。如果说这部电影中一定要选一个最佳,我投给张译。

我们再来谈谈这个电影的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为了获得共产主义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这个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历史。但是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说实话真的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电影,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它能够带人们去感受那些可能这辈子都无法经历的事情,让你进入那个场景去经历主人翁的人生故事,你便可以拥有不一样的视角,然后再回到现实中重新审视当下、未来和人生。

去看这部电影,理由很简单,要感受先辈们经历过的那些苦难,要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跟他们道一声“同志”,才能更加深刻地明白活在这21世纪的党员同志们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

致敬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黎明前的点灯人)(4)

“谁活下来谁找孩子”

张译和秦海璐饰演的两个人本是夫妻,生活在哈尔滨,因为组织的安排,他们去了苏联参加特训,就把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给了其他人抚养,最后一次听到关于孩子的消息是“收养的那家人被杀,孩子流落街头”。所以这次回哈尔滨除了执行任务之外,他们还要找孩子,当他们需要分成两个小组分头行动时,老婆对老公说了一句话“活着的那个,找孩子”。这句诀别道出了那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含义,生命也好,孩子也好,为了革命,一切都可牺牲。

“天亮了就好了。”

刘浩存饰演的小兰,是受过特训能够破译密码的同志,她被其他几位同志保护着,因为她要负责联络组织然后执行任务。她和“老张“在黑夜里眺望远方,用最平静的语气探讨着最深沉的话题。

“你知道乌特拉在俄语里的意思吗?”

“是黎明。”

“天亮了就好了。”

“我们能看见天亮吗?”

虽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天亮,但那些先烈们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想要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一点点眼前的黑夜,哪怕是燃烧自己,为了黎明,在所不惜。

“我要你看到天亮。”

在任务执行完毕后,“周乙”让小兰把毒药片(本来是用于俘虏后自杀用的)拿出来,然后对小兰说,“我要你看到天亮。”我觉得这句话,导演的安排有一种深长的意味。这句话不仅仅是“周乙”说给“小兰”,同时也是革命先辈们说给我们如今的后辈们,它不仅仅是在表达老同志对年轻同志一种关爱、对未来革命胜利的一种希望,更是在表达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他们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让我们看到天亮。

致敬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黎明前的点灯人)(5)

我们在电影中经历那场伟大革命。

我们在白天里感受那曾经的黑暗。

我们在今天遥向昨天的你们致敬。

伟大的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543183107@qq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