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人爱港女(港男港女)
当卢玉莹回想起七八十年代的摄影经历时,看起来十分得意:
“我就像一个配枪的猎人,随时开枪。”
上个世纪的香港是个英雄地、风云地,自带着江湖豪气,那时香港电影火遍亚洲,与美国的好莱坞焦灼对抗了一段时间。
卢玉莹就活动在这个黄金时代的前夜,靠着手里28mm的摄像头,记录了70-80年代还没有红遍天下的香港巨星们。
众多女神在她的摄像机前放下了面具。
如林青霞。
这位绝世美人,已经在别人的作品里出现太多次了,每一面都是风华绝代。卢玉莹自知比不过那些完美形象,她抓拍到了林青霞躲在保姆车里卸妆,完全没有防备的那一刻。
(林青霞 1981s)
都说美人是最难拍的,卢玉莹深知这一点,所以她在摄影的时候,都是直接把摄像头怼到人面前。
这种按照纪实的方法贴着人拍照,得到的结果才最真实,果然从她镜头里出来的美女,也保留着最原始的美。
泳池中如出水芙蓉般的王祖贤,身上自带氤氲的温暖湿气。
(王祖贤 1980s)
曾经在1979年,连港姐前三都没进去的红姑,在照片里还能看出些许青涩,谁又能想到,几年后她成为了80年代的性感女神,被香港人称:“再红能红过钟楚红?”
(钟楚红 1983s)
大家都知道惠英红小的时候在街上乞讨过,后来在红灯区工作,直到现在,仍然在等待着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初恋情人,如今她60岁了,仍然拍着电影拿影后。
这种人生跨度常人难以想象,但是她当年眼中的固执,早已说明了一切。
(惠英红 1981s)
都说明星在人前面呈现的,多半是完美的假象,可卢玉莹偏偏要记录那些真实的片段, 为此更要费不少心思。
在拍成龙的时候就非常有意思,领到任务之后她一直没机会,因为不想拍套路化的招牌表情,更不想拍他主动摆的动作。
卢玉莹在片场等了一个晚上才来了机会。
成龙在拍某段情节的时候,拍不出感觉,不开心,跑到角落躲了起来,她跟上去摁了快门定格,这跟成龙在台前笑容满面的正面形象形成了对比,这张照片接近了明星最真的那一刻。
(成龙 1981s)
卢玉莹拍了照片之后转身走人,因为要收工了。
她跟这些演员不是很熟,甚至看起来有些“忘恩负义”:“我跟所有人都不熟络 ,我不喜欢跟人熟络,never,我还要写稿、拍摄、冲洗照片,做这么多事情,怎么有时间跟人交际。”
不过这也不重要,因为卢玉莹拍的照片,发在《电影双周刊》的“曝光人物”栏目,热度很高,她在片场给明星拍照,也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卢玉莹出入片场也没人拦着,在她的镜头里,能看到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梁家辉坐在剧组凳子上等着拍戏,旁边的宽大戏服与他脸上的妆容,给人带来巨大的冲突感。
(梁家辉 1980s)
年轻时拄着长剑的郑少秋,看起来正在等待开机,可让人意外的是他并不是主角,中间的英文单词“Salon Filmobile”才是。
(郑少秋 1979s)
那时的香港电影,已经逐渐形成类似好莱坞一样产业了,几乎全香港的电影人,都在使用“Salon Filmobile”的设备,这意味着电影是一群人的艺术,明星只是被推到了台前。
而卢玉莹就记录,这些明星背后的现实。
天王刘德华最失意的时候,也许是当年因为不想续约被TVB封杀,无线电台在香港的电视领域一手遮天,被封杀就意味着电视剧这条路几乎是走死了。
对于刚靠着TVB剧《神雕侠侣》火起来的刘德华来说, 这是一个绝境。
正如他坐在窗边,眼下是万丈深渊,此时箭在弦上,究竟是一击必出,还是就此坠落,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
(刘德华 1983s)
至于结局大家也看到了,后来刘天王靠着王晶的电影,得到了他应有的荣誉。
当年狄龙还是硬汉形象,卢玉莹跟了他好几天,想要揭开这个男人包装下的面纱。
她让狄龙拿起光着上身的硬汉照片到处走,卢玉莹发现他虽然已经结婚了,却没挂结婚照,满屋子都是他自己的照片。
而且就在他的卧室床头,还摆着他的肖像照,墙壁上是眼花缭乱的壁纸。
当卢玉莹拍下这个场景,狄龙的真实模样就此曝光,原来《英雄本色》里的披着黑风衣的大哥,胸膛里满是一腔自恋的少女心。
洪金宝的照片里则很有趣。
桌子上摆着的女性相框是倒立的,旁边的年长女性隐在暗处,在那时的香港影视圈,女性是配角,这是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
卢玉莹打趣儿说:“大哥的身边,有很多女人哦。”
这些照片被记录在杂志上,摄影系列名为“电影人”,既然叫了这名字,自然也包括幕后人员。
当初在“曝光人物”出第一期的时候,第一张图片就是导演许鞍华。
她曾六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当年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她正年轻,一个人坐在电车里,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
(许鞍华 1979s)
很多人都说,导演徐克年轻时长得有些怪异,不过一提起这人,大家最先想的都是,他能把女人拍得美到疯魔的地步。
可那时林青霞、张曼玉、王祖贤等一众女神,还没从他的摄像机里打磨出来,徐老怪还只是徐小怪。
(徐克 1980s)
在这些黑白色的照片里,能看出这些人年轻着,却也满怀希望。
当年号称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身材还没有发福,小说作品《蓝血人》、《六指琴魔》当红,正是春风得意。
另类导演鬼才麦嘉,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剃着标志性的光头,身上带着不要命的气质。
拍电影时也差不多,为了一个镜头,他把道具往真实的铁路上扔,差点被抓进警局,借用居民住宅拍戏时,给人家炸掉了整整一层顶楼。
美术指导张叔平,设计出了无数经典的造型,无论是林青霞高耸的发髻,还是张曼玉、王祖贤演《青蛇》时的妆容,换了一个造型师,真就不是那个感觉了。
当年的这些人,都处在香港影坛即将起步的阶段。
没人会预料到在过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出现“香港新浪潮”,影视的内容越来越多,商业片、写实片都有一席之地,成为香港的标志。
他们当时都带着一股超乎寻常的热情,按卢玉莹的说法是:“癫的,全部都是癫的。”
这些人还在摸索中,后来却不小心引领了一个时代潮流,而且恰巧人们都很喜欢,黄金时代的到来有时看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在80年代后期,因为工作原因,卢玉莹放弃了“曝光人物”栏目,直到今天,这些黑白照片被助手发到了社交网站,才又重见天日,卢玉莹说:万幸还有人记得。
其实她在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后有个疑问:“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你们还没出生,为什么你们要怀念那个年代?”
后来又自问自答:“因为现在你们的缺乏,反而更加能燃起心中的那团火。”
也许如此,在那个草莽年代, 一切粗糙生硬,却又带着极致的妖娆,就像美人自街巷交错、鱼龙混杂的九龙城寨走出来抽烟,真实且自在。
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明星八卦,看他们如何脱去虚假人设,猜测一个真实的人在拥有滔天名声之时,所作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那时香港的娱乐圈,把这些动作放大在所有人眼前。
在影院中人们看到了一袭幕布,那是影片,假的。
在真实世界中,又笼罩着一袭幕布,黄金时代的明星们全都是演员,这是现实,真的。
人生际遇,一朝既变。
穷小子转身成影帝名流,昔日的小乞丐丫头化身美女巨星。
嫁入豪门的失去自由, 可也有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富豪男友,而且过得还挺滋润。
到现在有人事业如日中天,也有人默默无闻病死在香港街头。
没什么东西会永垂不朽,大家都会变,就连香港的黄金时代本身也消失了。
下一个轮回在哪,谁也看不透,而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本文资料源于天天快报、摄影界 图片源于卢玉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