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征集电影剧本(中小学生影评大赛作品征集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5日讯 (记者 梁静) 每部红色电影都是文化宣传的阵地,每帧画面都有时代烙下的印记。
近年来,《长津湖》《战狼》《侨女日记》等一大批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不断霸屏,《闪闪的红星》《英雄小八路》《地道战》等经典影片也不断被重温,广大中小学生群体掀起“看电影学党史”的热潮。
10月中旬,2021“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暨“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 品嘉庚故事”中小学生影评大赛正式拉开序幕后,吸引了许多对红色电影有感而发的同学投稿参赛。在组委会收到的投稿作品中,不同年级的同学用自己的视角,剖析影片的时代旋律,书写深刻的心得体会。如果红色电影、嘉庚故事对你也有所触动,那就一起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吧!活动征集现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投稿将截至20日(本周六),抓紧时间创作吧!
2021“看见集美”青春电影展暨“看红色电影 学百年党史 品嘉庚故事”中小学生影评大赛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电影局指导,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宣传部、厦门市集美区教育局、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厦门市天下恒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海峡导报社协办。
为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活动将以全国首款VR红色旅游文创品——“阿庚伯说党史”衍生品为奖品,包括“阿庚伯说党史”之蓝牙耳机、集美研学礼盒、音箱礼盒。“阿庚伯说党史”衍生品由集美区政府打造。产品结合VR黑科技,通过360度实景体验,带你云游红色厦门,让你身临其境听阿庚伯讲述党史故事,感悟嘉庚精神,助力青少年铭记红色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投稿要求 投稿方式
●投稿要求
本次影评大赛推荐30部经典红色影片,大赛的征集对象为中小学生。
小学组参赛作品字数要求600字以内,中学(初中、高中)组参赛作品字数要求800字以内。每名参赛学生可提交不超过3篇个人独立完成的红色电影影评。征稿期间,被选刊的优秀作品,将获得相应稿酬。
作品要求原创,题目可自拟,应主题鲜明、观点独到、层次清晰、论述充实、行文流畅。评论角度可以是主题精神、时代旋律、拍摄技法、导演风格、叙事结构、光影构图、场景运用、演员表演等与电影主题和艺术欣赏有关的所思所想。
●投稿方式
同学们完成参赛作品创作后,只要搜索微信小程序“光影集美”,进入“光影集美影视数字化平台”活动专区,填写报名表格,编辑参赛作品,即视为自动参赛。也可关注“天下恒在”微信公众号,回复“影评”获取报名表,将报名表及作品投稿至组委会邮箱:yingping2021jm@126。
参赛者应根据平台报名要求认真填写个人资料,如不注明个人信息或虚假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温馨提醒
具体的推荐片单、奖项及奖品设置、参赛须知等内容,可在微信小程序“光影集美”中的“活动”栏目里查看。参加影评大赛的影片评论以组委会推荐的片单为主,中小学生也可自行选择红色题材影片撰写影评稿件,其他影视题材影片不在本次参赛范围内。
所提交参赛作品要求务必原创,严禁一稿多投。如在作品中引用他人文字或观点,请在文章中进行标注,否则将视作抄袭,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英雄与日月同辉——《长津湖》影评
●集美区杏滨小学三年(5)班 廖江忱
●指导老师 杜英梅
“长津湖畔冰雕塑,援朝抗美刀枪赴。卧雪忍饥饿,保家卫国昌。”这是冰雕连的真实写照,是英雄的壮举,是响彻耳畔的赞歌!
《长津湖》这部战争历史影片,气势恢宏,特效震撼,展现了抗美援朝中长津湖战役的艰辛和困苦,这是维护正义之战,是保家卫国之战,战士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与敌军决一死战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动!
“英雄与日月同辉”——七连炮排排长“雷公”。面对比我军多上好几倍的美国士兵,他利用照明弹和地形搞伏击,拦截了美军向前线运送的武器,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在与美军“北极熊团”激烈的战斗中,“雷公”英勇无畏地抱起浓烟滚滚的信号标识弹装上车,炮火纷飞中,他用自己当靶子,换取战友们的安全。牺牲前,他躺在战友的怀里,喊着:“我疼……我疼……带我回家……”这一幕让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勇士与阵地同在”——三连连长杨根思。即使阵地上只剩他一人坚守,仍然拿起仅有的炸药包冲向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守住了阵地!他始终认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是呀!志愿军战士在极寒天气里,克服了衣着单薄、粮食紧缺、武器装备悬殊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狠狠地击碎了美军坚不可破的神话!
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都像他们一样,机智勇敢的伍千里、不断成长的伍万里、英勇杀敌的梅生……一位位英雄有血有肉,有胆有识,具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献身精神。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不经战乱,衣食无忧。国家强盛,人民安康,这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让我们铭记这些为和平而牺牲的“最可爱的人”!
《陈嘉庚的故事》观后感
●宁宝小学六年(1)班 周子茜
●指导老师 王琪婕
看了《陈嘉庚的故事》,我被陈嘉庚先生关爱孩子、热爱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动。
这部动画片中讲,陈嘉庚先生1874年生于一个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僻静渔村——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少有大志,9岁就读于南轩私塾,17岁辞学赴新加坡在父亲开设的米店学习经商。
后来,陈嘉庚先生衣锦还乡,发现自己小时候念书的私塾关闭了。一打听,原来是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对那点微不足道的学费依然只能望天兴叹。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要拿出自己远涉重洋、苦苦挣来的积蓄办学,可妻子犹豫不决,但在陈嘉庚先生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被说服了。于是学校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陈嘉庚先生听着琅琅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就这样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了许许多多的学校!
陈嘉庚先生捐资办学花了多少钱,人们已经很难算得清。“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至1934年,陈嘉庚先生经商30年获利1900万元,仅资助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就花去800万元。
就这样一个身价千万的大人物,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苛刻。他的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块酱豆腐而已。他平时身上的钱不超过5元,从不在外头乱花一分钱。看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作为小学生,不仅不挣工资,还要靠家长养活,每次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我们每天除了要吃好的,喝好的,还要零花钱。家长给的少了,还跟家长大吵大闹,觉得自己委屈。想想陈嘉庚先生,我都替自己感到惭愧。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有着数不胜数的像陈嘉庚先生这样的人,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贡献了巨大力量。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现在,我们要发扬陈嘉庚先生的那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发奋读书,争取学有所成,早日报效祖国。
青春赞·集美情·爱国魂——《侨女日记》影评
●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 四年(1)班 吴诗涵
●指导老师 林秋玲
她是集美中学一景,英姿犹存;她是集美传奇校友,抗日牺牲——看完《侨女日记》,我才了解李林。《侨女日记》讲述以李雯雯为代表的中学生,用排话剧的方式巧妙地带出了李林的故事,让青年人的理想抱负和老一辈的家国兴荣有了一次跨时空的对话。一部讲厦门故事的电影,一部厦门本土拍摄的影片,留下的是李林精神,传承的是爱国灵魂。青春:恰同学少年的礼赞
陈嘉庚先生创办了青年人求学的乐园:集美学村。《侨女日记》让我们看到了集美学子真实的生活图景:同学间嬉笑打闹的酸甜、家长孩子间沟通的矛盾、师生对立下产生的对抗。可贵的是,电影中如李林一样的同学们,为理想为正义而奋斗。这青春是值得的,电影正能量如峰峦般被托起。集美:楼宇红砖味的风情
电影里尽显集美元素:无论是楼宇街巷的民俗,还是龙舟池、鳌园、红砖瓦、“诚毅校训”的风情,都唤起了海内外集美学子浓浓的母校情怀。集美校园文化被推广,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传承也牵动我们的心,借着这部青春励志题材电影也将这魅力闽南画卷展现于世。爱国:初心如磐石的信念
影片“线中有线,戏中有戏”——以日记本为线索,连接起两代侨女的心灵交融,也将老一辈家国民族热爱之情传承给了后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融入到学生中,民族历史、地方人文、精神引领原来也可以这样寓教于乐。在商业片横行的时代,《侨女日记》作为主旋律电影也可以如此清新,卓尔不群。
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集结在“诚毅校训”情结之中,浸润在热爱的家国中。我们期待着,成为下一个传承“李林精神”的奋斗者。
“背黑暗而向之光明”——《革命者》影评
●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八年(4)班 胡蓓妮
●指导老师 陈秀珠
在新旧思想与文化起强烈冲突的时代,有那么一群人踏上了寻找救国药方之路。其中,便有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李大钊的故事。《革命者》是由管虎监制、徐展雄执导,张颂文、李易峰、佟丽娅领衔主演,彭昱畅、李九霄、韩庚、秦昊、白客、于谦特别出演,孙浠伦、章若楠、辛云来主演的近代革命献礼影片。
继《觉醒年代》之后,这部电影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李大钊同志。其主题曲《国际歌》很好地烘托了当时的氛围。《国际歌》热情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这正是李大钊一行人的精神。其片尾曲《青春》,引用了李大钊的文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寥寥几句,李大钊就把对青年人的期望写得淋漓尽致。这两首歌很好地烘托了主题,诠释了主人公李大钊的一生,颇有代表性。
在艺术上,该电影对色彩的使用十分娴熟。狱中的灰色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灰暗。而狱中蓬头垢面的李大钊轻轻哼唱《国际歌》时,天窗中有一束微光,不禁让人想起“背黑暗而向之光明”。另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毛泽东与李大钊一同俯瞰北京城的暖色调。这也许寓意着中国人民很快就会迎来光明吧?总而言之,我十分佩服该电影对色彩及光影的掌控。
这部电影还带有浪漫色彩。它讲述了李大钊生命中的最后38小时。其间,还有倒叙、插叙一些片段。它并不十分悲观地展现了李大钊就义,却通过很多人物,衬托出了李大钊的美好品格。同时,电影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给予人一种紧张感。反复出现的倒计时,时刻提醒我们这个悲痛的事实。
影片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李大钊之间的交集,让这位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银幕上的形象更加立体而饱满。然而,金无足赤,它也有瑕疵——开头的剪辑有些混乱,让人稍稍有些不太适应。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观影体验。
致敬李大钊先生!致敬革命先烈们!现在的中国已经强大起来,这盛世中华已如你们所愿。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长津湖》观后感
●莲花小学 五年(1)班 黄良松
●指导老师 许玮虹 张碧虹
国庆节,妈妈带我去看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寒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 不惧强敌、敢于战斗的英雄气概。电影看完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帧帧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和平年代,是用他们的鲜血筑建的。
电影开始,镜头就来到伍千里(吴京饰)的家乡。刚打完胜仗的七连连长伍千里回家探亲,在和父母见完面后,当晚就收到紧急通知停止探亲,外出打仗。年迈的父母只能目送孩儿离去,希望他胜利归来。为了不让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跨过“鸭绿江”,伍千里带领一百多名战士奔赴朝鲜战场。由于美军飞机不停地在山间巡视,我们的军队被发现后不得不转移阵地,带着电台徒步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中国士兵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忍饥挨饿,在严寒的冰雪天气中纹丝不动,随时观察美军的飞机,及时隐蔽,最终把电台送往前线。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伍千里带领百名士兵徒步前往战场时,为了躲避美国的巡查飞机,在前后无草无树无山遮挡的情况下,躺在一堆石头上面,假装“尸体”。美国的两架飞机不停地在天空飞行巡视。由于没有发现我们的战士,他们为了一己之乐,便在以为是“尸体”的地方投放炸弹。当时,伍千里眼看着身边的战士被炸死,内心十分难受。然而,为了抵达战场,战士们遵守纪律,全都默默忍受。另一个场景是在影片的最后,我们一个个最可爱的战士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天气下,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他们甘愿化成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全部来自于他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因为他们相信,中国一定会胜利。电影中的美军军官也不得不承认:“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打败他们。”
在装备相差悬殊的七十年前,中国人凭着无可匹敌的坚定信念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今天,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更不会畏惧任何挑衅与侵犯。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昨天的艰苦卓绝;珍惜这静好的岁月,才无愧于先烈们打下的这片红色江山。守好这江山,建设好新中国,是我们必须永志不忘的历史重任。只有这样,才能告慰先烈,做合格的“新中国人”!
《长津湖》观后感
●曾营小学 四年(2)班 张炜奇
●指导老师:薛蔚
周末,妈妈带我去万科电影城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三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打这个仗,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也要打。”革命先烈们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敬仰。
这部影片中,有四幕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幕:在出发打仗的火车上,车厢打开,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在枪林弹雨的快节奏剧情中,忽然有了这样的山河安好、波澜壮阔的一幕,真的让人感受到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的人不顾生死,也要去异国他乡的战场打这场保卫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国家好不容易给我们分了土地 ,我们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第二幕:感恩节当天,美国官兵在军营里大口吃肉,而我们的战士却在荒山野岭吃冻土豆,挨饿受冻。可就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我们的战士依然屹立不倒,坚持战斗到底。这就是我们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第三幕:伍千里趴在雪地里,回忆他哥哥死的时候身体被炸成两节,肠子怎么塞都塞不回去的情景。伍万里听完伍千里的讲述后,若有所思地说:“哥,我要跟着你走。万一我走了,你也帮帮我,帮我收拾收拾,帮我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这一幕是最让我感动的。在生死的最后一刻,每一位战士都秉承着“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生在华夏,死也要归于华夏。
第四幕:最后这一幕让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泪水打湿了我的衣服。雷老爹牺牲时,快断气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别把我留在这里,把我带回家吧!”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最近荣归故里的那些无名英雄。请放心!人民没有忘记你们,国家更没有忘记你们!
看完这部电影,泪水早已盈满我的双眼。战士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穿着单衣,吃着硬邦邦能硌掉牙的冻土豆,一动不动地趴在雪窝,用钢铁般的意志和美国的王牌部队拼死搏斗。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要敬重崇拜的超级大英雄。他们中有很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最后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吾辈定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自立自强!
来源:海峡导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