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吃什么是小海鲜的季节(这份吃海鲜秘籍请您收好)
吃海鲜的季节到啦!国庆假期,喜欢海鲜的吃货们已经按捺不住准备对海鲜下口了吧!吃海鲜讲究多,这份《秋季吃海鲜秘籍》快来一起通读吧!
海白虾
新鲜的虾外壳清澈透明
摸上去光滑不黏手
有腥味但不臭
虾须甩得有劲、腿划得飞快的
海白虾更为鲜活
鱼类
鲜鱼的眼睛饱满凸出
眼面明亮
死鱼眼膜有红血丝,较污浊
确认过眼神
就知道是不是对的鱼~
另外,鲜鱼的鱼鳃是鲜红色的
挤压鱼肉
不会凹陷且立即反弹
螃蟹
找准螃蟹腹壳中间位置
用大拇指轻捏
很结实、捏不动的是“肥”螃蟹
将螃蟹翻过来,腹部朝天
能迅速用螯足弹转翻回的更鲜活
螃蟹被五花大绑着?
教您一招
用手轻轻碰触螃蟹的眼睛
有活力的螃蟹
会快速把突出的眼睛移动避开~
蛤蜊鲜活的蛤蜊在无人动水的情况下
会伸出小“舌头”
用手轻轻一碰便会吓得缩回去
鲍鱼
鲜活的鲍鱼肉呈米黄、浅棕色
用拇指按压鲍鱼肉
肉质丰厚饱满,柔软有弹性
如果松开的时候
看到鲍鱼慢慢回缩
说明这个鲍鱼是新鲜的
八爪鱼
鲜活的八爪鱼身上没有粘液
有光泽,半透明
吸盘能吸住手
而不新鲜的颜色暗淡
背部呈霉红色
无光泽,表面白霜过厚
皮皮虾
皮皮虾的个头大小不是关键
有时候个头小的
反而满黄、肉质肥厚
看它在水中的游泳频率
游动频率越高,说明越鲜活
捏虾头,越硬越好
用手轻捏尾部
厚实紧致的比较“肥”
螃蟹、海虾、扇贝、海虹、海螺等海鲜的哪些部位不能吃?常见的海鲜怎样蒸煮?怎样把握火候?秋季吃海鲜有哪些禁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常见海鲜的蒸煮方法和火候
蛤蜊:不加水干锅煮
一点水也不加,干锅煮,开锅不多会儿就能听到“啪啪”开口的声音,不要打开锅盖,等个三分钟到五分钟,这样做出来的蛤蜊肉很嫩。
生蚝:开锅后蒸三分钟
将生蚝放到蒸锅的箅子上蒸熟,水开锅以后再蒸三分钟。值得一提的是,生蚝大小影响蒸的时间,个头大的生蚝蒸的时间须延长1分钟。
海螺:煮海螺必须加水
煮海螺必须要加水,一般两斤海螺加一碗水。开锅后滴上两三滴食醋或香油,这样螺肉会很容易挑出。看到海螺的螺头略微探出身来,就能出锅啦!
皮皮虾:蒸时间比贝类久
皮皮虾一般的烹饪方法也是蒸,无论大的小的,蒸制的时间都是开锅以后七八分钟。
螃蟹:螃蟹肚子一定要朝上
为防止蟹黄流出来,螃蟹肚子一定要朝上!开锅以后蒸十分钟左右,看到螃蟹完全由青变红就可以出锅。
海鱼:蒸鱼最好用旺火
适合清蒸的鱼有:牙片鱼、黑头鱼等。清蒸前需在鱼身上改刀,可放一些花椒和盐调味。 蒸鱼需要火旺一些,用旺火蒸,开锅后继续蒸五六分钟,肉质最鲜嫩。
附:蒸煮海鲜开锅后还需多长时间(时间表)
海鲜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 螃蟹的蟹腮、蟹肠、蟹胃和蟹心不能吃
蟹腮:螃蟹的呼吸器官,是用来过滤水质的,很脏,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要去除。
蟹肠:里面有排泄物,掰开蟹身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要去掉。
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内有排泄物。隐藏在蟹盖上的蟹黄堆里。
蟹心:藏在蟹腹中间黄膏最厚的地方,是最寒的,一定不能吃。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白色片状的蟹心就在黄膏与黑色膜衣之间。
- 海虾:虾头尽量不要吃
虾头尽量不吃,因为有些毒素以及重金属残留物都存于虾头里。虾线也应尽量剔除,因为虾的消化道里有脏东西,另外也影响口感。
- 扇贝:尽量别生吃 去掉黑色内脏
扇贝的裙边也可以凉拌或爆炒着吃,但裙边里面藏垢较多,尽量不要生吃!另外,扇贝柱底部黑色的小部分是扇贝的内脏,建议去掉,不要食用。
- 海虹:黑色絮状物属纤维 不易消化
海虹里黑黑的絮状物需要摘掉,因为那个黑黑的絮状物是一种纤维物质,在肠胃里很不容易消化。
- 海螺:吃海螺脑子头疼晕船
很多人不吃海螺的苦胆,但其实苦胆可以清火。有的老渔民人不吃海螺脑,说是怕头疼晕船。
- 海星:吃多了容易过敏
很多人吃海星会过敏,所以不要因为味道好就猛吃!
- 鲍鱼:绿色内脏有毒素 易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
鲍鱼肉旁边的绿色东西就是内脏,通常里面具有毒素,容易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不建议食用。鲍鱼毒素的中毒症状为脸和手出现红色水肿,体质过敏者反应就更大。
秋季吃海鲜的禁忌
★海鲜煮不熟含细菌。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死贝类病菌毒素多。贝类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所以,贝类最好买活的,现买现吃!
★海鲜啤酒同食惹痛风。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
★海鲜水果同吃会腹痛。如果与柿子、葡萄、石榴、山楂同吃,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吃海鲜后喝茶长结石。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