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卫国王侯墓葬(苑陵故县考释)

史料记载,长社与中牟之间长期横亘着新郑、尉氏、苑陵和开封四个县。

淇县卫国王侯墓葬(苑陵故县考释)(1)

秦颍川郡地图

1.苑陵县建置沿革。

苑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属颍川郡。

西汉时属河南郡。

新莽改苑陵为左亭。

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复左亭为苑陵,属司隶校尉部河南尹。

晋泰始二年(266年),新郑并入苑陵,属荥阳郡。

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

隋初,属郑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苑陵复置新郑县。大业初,苑陵并入新郑。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移治山氏城(今尉氏县岗李乡小苑陵城),属洧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新郑县。

苑陵故城在今新郑市龙王乡古城师村东北。1987年,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苑陵故城的记载有: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樊哙)攻宛陵,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赐爵封号贤成君。”

西汉初年张家山汉简《秩律》有“苑陵”县,其上属郡为河南郡。

《史记·魏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宛陵故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八里,本郑旧县也。”

《汉书·地理志》记载:“苑陵,莽曰左亭。”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记载:“苑陵城在县东北三十八里。秦邑。汉初,樊哙攻苑陵,先登。后置苑陵县,属河南郡。晋属荥阳郡。后魏属陈留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四年,魏大都督宇文贵进据颍川,败东魏兵,东魏将任祥退保苑陵。隋大业初,省苑陵入新郑。唐初复置,属洧州。贞观初,废。”

《大清一统志·卷187》记载:“苑陵故城在今新郑县东北,秦置县。《史记》樊哙攻苑陵,先登。《正义》:故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八里。《寰宇记》:新郑县苑陵故城,汉县,晋末省。后魏于故城东北五里,改置苑陵县城。隋大业末,复省。按苑陵城:新郑及尉氏、洧川三县志并载。今以地度之,新郑东北即洧川西北,汉以来之苑陵,本在于此。唐武徳四年,移置于尉氏界。”

清乾隆《新郑县志》记载:“今县东北三十五六里,有二城相连,其西苑陵,东则制城也。与《左传注》、《汉书》、《水经注》之说相符。”

2.棐林、林乡考释。

《后汉书·志·郡国一》(南朝梁刘昭注)“河南尹”记载:“菀陵有棐林。《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棐林,杜预曰县东南有林乡。徐齐民《北征记》曰:“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又大城东临濮水,水东溱水注于洧,城西临洧水。”有制泽。《左传》成十六年诸侯迁于制田,杜预曰县东有制泽。有琐侯亭。《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之师次于琐,杜预曰县东有琐侯亭。”

棐林、林乡今在何处?笔者经过梳理,相关记载还有:

北魏郦道元《水经·渠(沙)水注》述曰:“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子家赋《鸿雁》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璠曰:今荥阳苑陵县有故林乡,在新郑北,故曰北林也。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苑陵故城东南五十许里,不得在新郑北也。考京、服之说,并为疏矣。杜预云: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今是亭南去新郑县故城四十许里。盖以南有林乡亭,故杜预据是为北林,最为密矣。又以林乡为棐,亦或疑焉。诸侯会棐,楚遇于此,宁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处也?积古之传,事或不谬矣。”又曰:“(白雁)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

《钦定大清一统志·开封府》“山川”记载:“大沼,在洧川县西北三里,亦名白雁陂,《穆天子传》:天子饮许男于洧上,乗鸟舟龙卒浮于大沼。《水经注》:白鴈陂在长社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县志》:大沼纵广百余顷,今名为杨家湖,下流入双洎河。”又载:“林乡城,在新郑县东二十五里,《春秋》:宣公元年防晋师于棐林,伐郑。注:棐林,郑地,荥阳苑陵县东南有林乡。《战国策》:信陵君曰:从林乡以至于今,秦七攻魏。《后汉书郡国志》:苑陵有棐林。”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新郑县”记载:“林乡城,在县东二十五里。杜预曰:苑陵县东南有林乡,盖郑地。《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林以伐郑。又襄三十年,卫襄公如楚,过郑,郑伯有廷劳于林。或谓之北林。《战国策》:苏代曰:兵困于林中。信陵君曰:自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是也。又有白雁陂,在长社东北,林乡西南。晋太和四年,桓温伐燕,前锋邓遐、朱序败燕兵于林渚,即白雁陂矣。《宋志》:许、郑间有白雁沟,下流合于蔡河。” 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注曰:“棐,文十三年,郑伯会公于棐。杜注:郑地。臣谨按,宣元年,诸侯会晋师于棐林。杜注,郑地,荥阳菀陵县东南有林乡。吴氏曰:棐即棐林也。又襄三十年。卫襄公如楚过郑。郑伯有迎劳于棐林。《战国策》苏代曰兵困于林中,即此。《史记》信陵君曰:自林乡軍以至于今,秦七攻魏。徐广曰:林乡在宛,此误以菀陵为宛也。《后汉志》菀陵有棐林,章怀即引杜注,今新郑县东二十五里有林乡城。”

《钦定大清一统志·开封府二》“古迹”载:“林乡城,在新郑县东二十五里。《春秋》:宣公元年,防晋师于棐林,伐郑。注:棐林,郑地,荥阳苑陵县东南有林乡。《战国策》:信陵君曰:从林乡以至于今,秦七攻魏。《后汉书·郡国志》:苑陵有棐林。”

清乾隆《新郑县志·山川志·古迹》记载:“林乡,《方舆纪要》:在县东二十五里。杜预曰:菀陵县东南有林乡,盖郑地。《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又襄三十年。卫襄公如楚过郑。郑伯有迎,劳于棐林,或谓之北林。《战国策》:苏代曰:兵困于林中。信陵君曰:自林乡軍以至于今,秦七攻魏,是也。又有白雁陂,在长社东北,林乡西南。晋太和四年,桓温伐燕,前锋邓遐、朱序败燕兵于林渚,即白雁陂矣。《宋志》:许、郑间有白雁沟,下流合于溱洧河。《水经注》:“华水又东迳棐城北,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子家赋《鸿雁》者也。《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璠曰:今荥阳苑陵县有故林乡,在新郑北,故曰北林也。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苑陵故城东南五十许里,不得在新郑北也。考京、服之说,并为疏矣。杜预云: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今是亭南去新郑县故城四十许里。盖以南有林乡亭,故杜预据是为北林,最为密矣。又以林乡为棐,亦或疑焉。诸侯会棐,楚遇于此,宁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处也。按:据此则林乡和北林为二地,林乡在今县东北二十五里,制田城西北林,乃今郑州境也。”

这些记载归为两说:一说以《大清一统志》为代表,认为古林乡在今尉氏县洧川镇西北、大马乡境内;一说以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为代表,认为古林乡在今新郑市区东二十五里。

淇县卫国王侯墓葬(苑陵故县考释)(2)

晋荥阳郡地图

由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沙水注》对“古林乡”方位记述的最早,并且“新郑县东二十五里处”与苑陵故城基本上是正南、正北方向,和“菀陵县东南”存在较大偏差,今尉氏县大马乡的方位更符合“菀陵县东南”方向,因此,笔者认为,和《水经·渠(沙)水注》一脉相承的《大清一统志》记载的更为确切,“古林乡”应该在今尉氏县洧川镇西北、大马乡境内。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也把“林乡”标在了今尉氏县城西的位置。

3.大隧涧考释。

《后汉书·志·郡国一》(南朝梁刘昭注)“河南尹”记载:“菀陵,有棐林。《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棐林,杜预曰县东南有林乡。徐齐民《北征记》曰:“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又大城东临濮水,水东溱水注于洧,城西临洧水。”有制泽。《左传》成十六年诸侯迁于制田,杜预曰县东有制泽。有琐侯亭。《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之师次于琐,杜预曰县东有琐侯亭。”大隧涧今在何处?笔者梳理出了相关记载还有:

《钦定清一统志·开封府一》记载:“大隧山,在洧川县西南十里。一名牛脾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中有坦途,可容方轨。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徐齐民《北征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

清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三百八十卷《开封府部汇考十一·开封府古迹考上》记载:“大隧涧,在洧川县南十里。《北征记》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掘者,今在大隧山下。”

清嘉庆《洧川县志·方舆志》记载:“大隧涧,徐齐民《北征记》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

《春秋左传补注·卷一》(元和恵栋撰):“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徐齐民《北征记》曰:菀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其乐也融融!”

《读史方舆纪要》“开封府洧川县”记载:“牛脾山,在县西南十里。有小阜,俗谓之牛脾山。旧传即郑庄公阙隧见母处。” 《河南通志·卷七·山川上》载:“牛脾山,在洧川县西南一十里,即郑庄公筑隧见母处。”

清嘉庆《洧川县志·山川》记载:“牛脾山即大隧山,在县南十里。高二十余仞,连绵起伏,北接洧汭,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俗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徐齐民《北征记》:‘苑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即此,元人呼为牛脾山。”

清嘉庆《洧川县志·古迹》记载:“向城:《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注云:‘向,地名,在颍川长社县东北。’元做高公惠政碑,谓考叔祠在向城南牛脾山上,吕类推之,向城在大隧山北、洧水之浒,今之上城是也,俗呼音讹耳,今有上乘寺。”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许昌县”记载:“颍大夫庙,在县西北一十里,即颍考叔庙,隋大业九年重建。”

淇县卫国王侯墓葬(苑陵故县考释)(3)

牛脾山颍考叔庙

淇县卫国王侯墓葬(苑陵故县考释)(4)

牛脾山颍考叔庙

1992年版《长葛县志》记载:郑庄公掘地见母处,位于董村乡吴岗村东牛脾山,山上原有颍考叔祠,始建不详,金、元、明、清均曾重修。民国时期改为学校,今房屋已无,遗址尚在。明万历四十二年镌刻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碑,现存老虎李村。《洧川县志》载:“牛脾山即大隧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1981年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版《长葛市志》记载:董村镇东北部的吴岗村、老虎李一带,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岗,名叫牛脾山(又叫大隧山),是有名的《左传》第一篇所记述的“郑庄公掘地见母处”,殿阁宏敞,松柏翳日,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镌刻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的碑记,现仍在祠殿前面。……清代《洧川县志》上曾写道:“牛脾山即大隧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争高,中有坦途,可容方轨,郑庄公与母相见处也,呼为逢母岗,上有祠,祀颍考叔。”1981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版《长葛市地名志》记载:“牛脾山,又名大隧山,俗称逢母岗,在城区东北18千米吴岗村一带,南北走向,长约4千米,绵延如带,形似牛脾,故元人称为牛脾山。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中有坦途,可容方轨,为郑庄公掘地黄泉见母处。徐齐民《北征记》曰:“菀陵县东南有大隧涧,郑庄公所阙”,即此。现被村民所辟,面目全非。明万历年间所立‘郑庄公见母黄泉处’石碑尚存。山巅建有颍考叔祠,存古槐一株。”

由此可知,今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南有大隧山,在吴岗和老户李之间向南绵延如带,长约八里,因形似牛脾,又名牛脾山,俗呼为逢母岗。大隧山上有断裂带,名大隧涧,中有坡道,可通内室,相传是郑庄公掘地见母处(事见《左传·隐公元年》)。大隧涧前有颍考叔庙,又名纯孝庙、纯孝祠、颍考叔祠,为纪念颍考叔而建。

以此推之,今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南大隧山在东晋末年属河南尹菀陵县(含新郑城),北魏、东魏时属鄢陵县,北宋时属许昌县。金兴定二年(1218年),析尉氏县宋楼镇(今长葛市古桥镇古贤村)置洧川县,吴岗及大隧山属洧川县。1954年8月,洧川县并入长葛县,吴岗村划属古桥区考叔乡。1959年3月划属董村人民公社。今属长葛市董村镇。

4.制泽考释。

制泽,春秋时期郑国泽名,在苑陵故城东,今新郑市区东北14公里的龙王乡龙王村和蒲庄村一带。春秋时期有制田邑,邑东悉多陂泽,总其名曰制泽。相关记载有:

《左传·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载曰:“七月,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晋师,为食于郑郊。师逆以至,声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而后食。诸侯迁于制田。”

《春秋左传正义·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载曰:“诸侯迁于制田。荧阳宛陵县东有制泽。”

《水经·沙水注》述曰:“沙水又东,又有长明沟水注之,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县有二城,此则西城也。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也。京相璠曰:郑地。杜预曰:泽在荥阳苑陵县东,即《春秋》之制田也。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渊水流陵邱亭西,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城西北平地。泉涌南流,迳陵邱亭西,西南注龙渊水。龙渊水又东南迳凡阳亭西,而南入白雁陂。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白雁陂又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东转北屈。又东迳向城北,城侧向冈,《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又东右迆为染泽陂,而东注于蔡泽陂。长明沟水又东迳尉氏县故城南。圈称云:尉氏,郑国之东鄙。弊狱官名也。郑大夫尉氏之邑。故栾盈曰:盈将归死于尉氏也。沟渎自是三分,北分为康沟,东迳平陆县故城北。高后元年,封楚元王子礼为侯国。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又有陵树亭,汉建安中,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侯。故《陈留风俗传》曰:陵树乡,故平陆县也。北有大泽,名曰长乐厩。康沟水又东迳扶沟县之白亭北,《陈留风俗传》曰:扶沟县有帛乡帛亭,名在七乡十二亭中。康沟水又东迳少曲亭。《陈留风俗传》曰: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之为小城也。又东南迳扶沟县故城东,而东南注沙水。”

《河南通志·开封府·山川》记载:“制泽,在新郑县东北。《左传成公十六年》:诸侯之师次于郑西迁于制田。注:荥阳苑陵县东有制泽。《水经》:苑陵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春秋之制田也。”

清乾隆《新郑县志·卷五·山川志》记载:“制泽,补载。详前梅河注,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又引《水经·沙水注》后评述:“按:沙水,本渠水所分,即今朱仙镇河也。下流与洧水合于扶沟。道元作注时,长明沟尚入沙水,不入洧水,今则改并双洎矣。源出县北之苏家桥,名梅河,亦作湄。《尔雅》:水草交谓之湄。东流有水自北入,之其即所谓重泉乎?又东迳王沂公墓南,故河又名王水也。墓南有成皋寺,水流门外深涧中,转而东南当制田城西,今名田玉城也。有二水,一出制田西,盖龙渊水也。制田东曰萧河,殆古白雁陂与?今土人或呼为鸿雁,云其源首有渠灌之,曰萧村、王村、大王村、小王村、卢村焉。南流十二里,与龙渊俱入梅河。梅河南流东,亦受众渠,右曰田王渠、常村渠;左曰吴村、尤村、冈孙村,三渠合一入焉;左南曰丁坡、薛村、冈周村,同为一渠,南入之梅河。又南过曾坟寺西,寺南即宋臣曾公公亮墓也。侧马陵南注,迳二郎店东,又南入长葛界,其入洧之口,亦不常厥居,每数年辄徙,今在长葛之石桥东十里余焉。”

5.琐侯亭考释。

《左传·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载曰:“六月,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围郑。杜注:荥阳宛陵县西有琐侯亭。”

《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载曰:“六月,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向,地在颍川长社县东北。○向,舒亮反。右还次于琐,北行而西为“右还”。荧阳宛陵县西有琐候亭。○琐,素果反。宛,於阮反,又於元反。围郑。”

《钦定大清一统志·开封府二·古迹》记载:“琐侯亭,在新郑县东北。《左传·襄公十一年》:六月,诸侯防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围郑。杜注:荥阳苑陵县西琐侯亭。按杜预注:琐泽,地阙。而后人以琐侯亭实之,疑属牵合。又按《水经注》云:役水出苑陵县西隟侯亭。东世谓此亭为郤城,盖隟、郤声相近耳,琐侯与隟侯字画相似,地理亦合,疑即一亭。”

清乾隆《新郑县志·古迹》记载:“琐侯亭,补载。《左传·襄公十一年》:六月,诸侯防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杜注:荥阳苑陵县西琐侯亭。姚培谦云:今在禹州新郑县北。按:今在县北三十二里停骖铺东北沙岗上,土基犹存,其东里许即役水所出。”

自新郑市循郑新路(郑新快速通道)而上,穿过商登高速,在郭店镇山根村牛庄西北,循老郑新路而上,过郭店镇三十里铺,村北二里有前时村,即清乾隆《新郑县志》停骖铺。村东北有郑新快速通道和薛港大道立交桥,立交桥东北一里许,潮水(古役水)发源于此。古琐侯亭大致在此。

6.北魏苑陵县并析考释。

秦、汉、三国时期,长社县与中牟县之间横亘着苑陵、新郑、尉氏和开封四个县:

淇县卫国王侯墓葬(苑陵故县考释)(5)

北魏颍川郡地图

(1)苑陵县(如前)。

(2)新郑县(今新郑市),秦始置,属颍川郡。西汉属河南郡。东汉、三国属河南尹。晋泰始二年(266年),新郑并入苑陵,属荥阳郡。

(3)尉氏县,秦置,属颍川郡。两汉属陈留郡,三国属魏国兖州陈留郡,西晋属兖州陈留国。东魏属梁州开封郡。

(4)开封县(今开封市祥符区),秦始置启封县(治今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古城村),属砀郡。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改名开封县,属河南郡。东汉时属河南尹。三国时开封县废入小黄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小黄县置,属荥阳郡。

据《魏书·志·地形二中》记载,苑陵(含新郑城)、开封、尉氏三县先并后复:

中牟,二汉属河南,晋属荥阳。真君八年(447年)并阳武,景明元年(500年)复,天平初属。有中汤城、管城、尧祠。

苑陵,二汉属河南,晋属荥阳,天平初属。有新郑城、郑庄公庙、子产祠、苑陵城。

开封,二汉属河南,晋属荥阳。真君八年(447年)并苑陵,景明元年(500年)复,孝昌中属陈留。有开封城、陈留城、孔侯城。

尉氏,二汉、晋属陈留。兴安初(452年)并苑陵,太安三年(457年)复。治尉氏城。有陵有亭。

长社,二汉、晋属。有长葛城、长平城、望马台、鸡鸣城、鍾皓墓、白雁陵。

鄢陵,二汉、晋属颍川。有鄢陵城、马领城、向城、张扬城、蔡泽陂、深陂、三门陂、唐且冢。

从时间节点来看,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开封县并入苑陵县(含新郑城),中牟在其北,尉氏在其南,二县被苑陵县(含新郑城、开封城)阻隔;北魏兴安初(452年),尉氏县并入苑陵县(含新郑城、开封城),中牟在其北,长社在其南,二县被苑陵(含新郑城、开封城、尉氏城)、鄢陵阻隔;北魏太安三年(457年),尉氏县恢复;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开封县恢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