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有无残忍的陪葬制度(古人殡葬时为什要口含玉琀)

古代民间有无残忍的陪葬制度(古人殡葬时为什要口含玉琀)(1)

“琀蝉”是我国古代殡葬文化的一部分,琀蝉就是在死者嘴里含一块玉蝉。古人认为蝉靠喝露水生活,又能蜕壳,是一种高洁并具备再生能力的生物。玉琀蝉在死者口中代表他的舌头,赋予死者在幽冥世界中永不丧失的言辩能力。

玉琀蝉的这一殡葬习俗起始于西汉。如果追溯这一殡葬习俗,那是要从新石器时代,那个时候就有在死者嘴里含物的习俗。到了周代,除了放谷物外,也有放琀的(玉物)。

《仪礼》上说,人死后不久就要给死者“楔(xiē)齿”,就是往他上下牙里塞几个楔子,以防止尸体僵硬后牙齿紧闭无法进行饭含。旧时通常亲属是在人死的当天就为他沐浴(洗澡),洗完澡立刻进行饭含,饭含完成后才是给死者穿衣服的“敛”。

汉代玉琀一般都是玉蝉,也就是玉知了。汉代还有一种玉蝉是玉佩蝉,是活人身上挂的玉佩。一般死人嘴里的玉琀蝉都是薄片圭(ɡuī,是一种上尖下方的玉版)形的,而汉代活人身上挂的玉佩蝉都是相对而言更厚、更立体的圆雕。不论是汉代哪种玉蝉,其雕刻刀工的圆熟老辣以及线条的锋锐张力都是后仿者难以企及的。如今古玩市场上销售“汉玉蝉”者遍地开花,真品数量却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古代民间有无残忍的陪葬制度(古人殡葬时为什要口含玉琀)(2)

如果说玉琀蝉的上品,那就要数东汉刘秀的儿子,中山简王刘焉嘴里含的那块玉琀蝉。这块琀蝉长6.2厘米,宽3.3厘米,厚0.8厘米,通体洁白晶莹,其温润半透明感之重超乎常人想象,几乎可以带给人震撼的窒息。

这件玉琀蝉是中国所有出土汉代玉琀蝉中最精美的,其美质良工在全世界所有博物馆藏品中都罕有其匹。这件玉蝉用新疆顶级羊脂白玉料制成。玉蝉身体线条尖颖方正,所有转弯处却又都圆洁轻灵。这件俊逸挺拔、刚柔并济的鬼斧神工之作如果拿到手中,玉蝉光滑轻巧,简直就是振翅欲飞。如此精美绝伦的玉琀确实是世间少有的珍品。

古代民间有无残忍的陪葬制度(古人殡葬时为什要口含玉琀)(3)

玉是洁品。人常以玉比喻自己的品德,如果用玉做成的蝉,那人更能自诩清高了。

玉琀这种殡葬习俗,虽然兴盛于汉朝,到了其他朝代死者嘴里含的东西有别;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了下来,尽管含物不同嘴里都没闲着,不是玉就是夜明珠。

不管咋说,这都是活人对死人的一种习俗寄托。人死如灯灭,含啥也白玩。一切从简才是最朴素的殡葬习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