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

东岩 文( 武大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1)

吉林市,满语称“吉林乌拉”

吉林意为沿或靠近

乌拉是江或川

清朝康熙皇帝东巡

写下《松花江放船歌》

一句“连樯接舰屯江城”

让吉林市又有“北国江城”之称

2 0 2 2

————————————————————————

壬寅虎年 新春佳节

在南国江城乐山的一位

文庙猫——小八

决定新春旅行去吉林

探访那座东北第一文庙

(看雪 品味东北美食)

小八何许猫也

这是他的身份卡

(点击可观小八写真)

▼▼▼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2)

小八生于文庙

天生伴护武大西迁旧址——乐山文庙

是一位专业的文物工作猫

大家辛苦了一年

就请跟随小八

去旅行吧~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开启旅程

▼▼▼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3)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开启旅程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4)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的殷切嘱托,也是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生动实践。吉林文庙博物馆推出“馆际交流新方式”,号召各地文庙联合传播历史文化。新春之际,乐山文庙携新的呈现方式,加入馆际交流,与吉林文庙携手展示两地文庙独特魅力,共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美誉。乐山文庙曾作为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校本部、文、法学院,办学八年,它融入了千百年来礼乐嘉州的理想追求,化为海棠香国文化精魂的栖居之所,成为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与文化地标;吉林文庙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文庙,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见证了汉文化和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融合。虽然两座文庙的规制、建筑各有特色,但它们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文物载体,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此次合作,旨在以新颖的讲述方式,交织展现两座文庙特色,让文物走进大众视野,吸引社会公众亲身旅行、探访,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小八眼中的吉林 乐山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5)

文 庙

明堂庄严 护持一方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6)

吉林文庙

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心,距美丽的松花江不足百米,占地面积16354平方米,建筑面积2997.12平方米,是东北地区建筑年代最早、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群。

吉林是满族的发祥地。随着满汉文化的不断交融,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钦命修建永吉州文庙(吉林文庙的前身),作为清朝在东北建立的第一座文庙—吉林文庙,既是清朝对汉文化传入东北的认可,更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永吉州文庙建成之初,在正殿悬有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此匾额应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后,由康熙皇帝书成,存于宫内的。此外,在嘉庆年间,又由嘉庆皇帝赐御书“圣集大成”匾额一块,悬正殿。

民国九年(1920年)至十一年(1922年)经吉林省督军兼省长鲍贵卿、孙烈臣主持重修,历时三年。重修长九丈照壁一座,东西建砖楼各一,“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坊,东西辕门,辕门上悬吉林提学使曹广祯所书“德配天地”和“道贯古今”匾额。在院内重修的除有棂星门、石牌坊、泮池、状元桥外,计有大成殿十一间,东西庑各九间,大成门五间(东曰金声,西曰玉振)、崇圣祠七间,乡贤祠三间,名宦祠三间,东西官厅各三间,东省牲厅三间,祭器乐器库三间,神厨一间,后院看守室三间,大成殿外石栏杆,砖厅一座,总计殿宇房屋共六十四间。

1990年9月28日,以吉林文庙为馆址成立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吉林文庙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古老珍贵的吉林文庙正以巍峨庄严的身姿,迎接八方宾客的到来。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旧称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原址在乐山城育贤门外(今为大渡河河道)。明洪武年间大渡河洪水冲毁庙学,天顺末年三迁得胜地,迁建于高标山东麓,经成化、弘治、嘉靖年间扩建与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多次培修,保存至今。

乐山文庙,依山傍势而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43平方米。采用中国传统礼制建筑式样,中轴对称布局,依山就势,逐级升高,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用材硕大,雕刻精美,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史载“趾基高明,卉木葱郁,诚烟霏霞栖之区,凤翥龙蟠之所”,冠冕全蜀。

1938年至1946年抗日战争期间,国立武汉大学西迁乐山,以文庙为校本部,文学院、法学院设在尊经、崇文二阁,图书馆设在大成殿,庑殿为武大教室,校领导办公室设在崇圣祠。八年间武大师生秉承“明诚弘毅”的校训,弦歌不辍,教育报国,培养人才,支持抗战,参与清点故宫南迁文物,开办武大附中,举办科学展览会,医治地方疤病,支援抗战生命保障线乐(山)西(昌)公路建设,积极为地方教育、文化、工商经济发展服务,成就斐然。

乐山文庙,作为四川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与文化地标。1991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文脉 源远流长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7)

吉林文庙位于松花江左岸,前身为永吉州文庙,后以其简陋,不足崇礼,几经拓建培修,传续至今。

乐山文庙唐代武德年间建于大渡河畔,后为避水患,护佑文脉,历经三迁,而定址高标山东麓。

傍水而居,与水相生,两地先民都曾为了文脉传续做出不懈努力。

如翚斯飞 鳞羽峥嵘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8)

吉林文庙辕门精巧别致,棂星门素雅庄严,大成门“金声玉振”,大成殿华美宏大。建筑群旷达开阔,有皇家气象。

乐山文庙棂星门丹岩赤轩,尊经、崇文二阁素瓦重楼,大成殿朱户飞檐。建筑群呈台地形分布,殿阁重重,气宇恢宏。

可谓,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古建新韵 异彩纷呈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9)

吉林文庙:《中国科举制度展陈》以史鉴今,行以致远;《大成殿祭祀陈列展》:赓续香火,崇礼重乐;《大哉孔子——圣迹陈列》:先师德道,山高水长。

乐山文庙:《俎豆其间——乐山古代名宦风迹展》《不待远访——乐山古代乡贤风范展》且看嘉州,士子风流;《烽火西迁路——武汉大学在乐山纪念展》感悟初心,学术报国;《如翚斯飞——乐山文庙历史变迁展》《营缮有道——乐山文庙修缮纪实展》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圣迹之绘》、《儒在乐山》山形水意,礼乐嘉州;《大成殿、崇圣祠祭祀陈列》万世师表,孔泽流长。

金凿玉刻 木石有灵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10)

两座文庙博物馆古建筑本身即是最珍贵的文物,除此之外,也分别珍藏着许多国之重器。

吉林文庙藏品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照片类、石碑类等类别,其中石雕羊一只(金代)、石雕虎一只(金代),来源于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前,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白山书院》木质匾,为国家二级文物;《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御制祠堂碑》、清代朱卷印版、吉林文庙掖门门环两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乐山文庙大成殿内28根整根楠木擎天巨柱,用材考究,直径硕大,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赞叹“堪比故宫太和殿”。其柱础分别雕刻有二龙戏珠,凤穿牡丹等21种不同的精美纹样,巧夺天工,精美绝伦。

明诚弘毅 煅铸国器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11)

吉林文庙涵养文脉,泽育一方,是汉民族和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者,如今,更是文化发展的推动者与传承者。

乐山文庙作为嘉州古城文化精魂栖居之所,是乐山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武大西迁乐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圣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我们在路上。

桃符万户 烟火人间

小猫的旅游日记(乐山文庙猫的新春旅行)(12)

猫以食为天!乐山美食老饕——小八当然也搜寻了吉林美食。

吉林:“东北一锅出”,豪!煎粉,正!粘豆包,糯!乌拉满族火锅,杠杠的!

乐山:翘脚牛肉,鲜!钵钵鸡,爽!豆腐脑,润!甜皮鸭,不摆喽!

小八认证:乐山味道巴适,东北大菜老香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