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小技巧(高尔夫基本心法)

高尔夫之10:高尔夫基本心法,抑制心中杂念,用正念打球,轻松降低5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尔夫小技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尔夫小技巧(高尔夫基本心法)

高尔夫小技巧

高尔夫之10:高尔夫基本心法,抑制心中杂念,用正念打球,轻松降低5杆。

之前的高尔夫1-9讲完了:

1、从本源出发明晰了用腰力打球,清晰了“力源”、知晓了“球位”;

2、知晓打球的约束条件,理解打球工具“人”的结构,知彼、知己,明晰了身体应该如何发力打球;为了腰胯的通畅发力和转身,明晰了“握杆”要领;为了腰胯的通畅发力,明晰了“站姿”要领;

3、从身体结构出发,明晰了腰胯如何扭转才最通畅,才能蓄力和发力;

4、从身体结构出发,明晰了如何方正地转身以实现最好的蓄力和发力;方正地转身,实现了“引杆”、“上杆”、“顶点”、“下杆”、“释放”、“击球”、“前挥”、“送杆”、“收杆”;方正地转身,杆头走高速公路上杆通道,杆头轨迹是inside line inside,击球前后杆头走直线;方正地转身,自然实现上杆时左手伸直、立腕、双手贴着身体。因为人的转身没有不同,所有杆的转身都是一样的,所以,所有杆的打法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球杆长短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杆头轨迹。

5、瞄球时的地上的三点一线,当人侧面站的时候已经无法校验是否地上的三点成一线了;明晰了需要用肩去瞄准,完成对地上三点一线的校准和调整;明晰了如何通过站位、杆面、与挥杆的协同实现做球。

6、推杆,如何发力,实现肩手杆三角形的不生内应力,从而不变形,从而实现球一推出去不变线。推杆是微型挥杆。

7、切杆,切杆是推杆的延续,如何精准控制距离,如何利用身体的本能切杆,实现杆头加速击球、杆头不失速;明确中长距离切杆时最容易忽视的下盘没有方正地转协同腰胯方正地转,从而导致切杆失败。

8、沙坑杆,沙坑杆与切杆的打法没有不同,只是因为沙性是松的,沙会吃杆,所以要利用好沙性以破沙;明晰了果岭边短距离沙坑,果岭边中长距离沙坑,以及球道上沙坑的打法。

9、方正转身的打法是标准的开放式打法,也就是杆头轨迹是inside line inside的打法。这种打法需要球位的球道状况好,由腰胯带着球杆自然地转,把球击发出去。由于是人方正地转身完成击球,击球力道方正,球的距离和方向都稳定,球打起来不费劲。但是,当球位所处的球道状况不理想,如打痕、泥地时,因为业余球员转身速度和击球力道都不够,采用开放式打法因为异常的球道状况会严重干扰击球的扎实,所以为了确保击球的扎实,利用杆头重量自由落体的“势”以更扎实击球的封闭式打法,也就是杆头轨迹是outside in的打法,可以把球打得更扎实,当然距离和方向的稳定性会差一些。由于需要腰把分离的肩手带下来完成击球,打起来会累一些。明晰了各种打法、各种站位、各种站姿、各种杆面形态。

以上完成,球员只要勤加练习,可以极快地上手,很快打出质量极高的球,也不会浪费时间在无效练球和无效打球上。

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球处在相同的位置,每一次击球都面临不同的状况,每一次击打都是全新的,每次击球人都处于不同的情境,而人又是一种具有情感的生物,人如何更稳定地排除情境干扰打好球?有人听完一条“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的时间管理建议后,给向他提出建议的人开了一张10万美金的支票。所以,一句话,在不同的人那里价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用正念打球”是最重要的心术,很少有人会听,因为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所有文章中最少的,但这句话让你一场球至少降低5杆。

很多人会说,我根本没到策略心法那个程度,我一杆下去,根本不知道球会在哪里,打完才知道,击球一切是听天由命。如果是这样,你当然需要稳定好技术。其实,你的方正转身完成,能感觉到左手是自然伸直的,腋窝下面密不透风,腰手没有分离,那么你转身上杆的势就成了,下杆时顺势而为、充分转身,完成扎实地击球,球就在那里,在你需要的距离和方向上,是可控的、可预见的。

即使真如你所说,我打球的稳定性太差了,一杆下去球在哪里没把握。但球场上普遍的口头禅是“总是老二好”,为什么把老大打丢,一般都能把老二能打好呢?自己想想里面的原因。既然老二能打好,为什么打老大的时候不能同样处理呢?这就是击球的策略心法,一场球让你丢掉5杆,基本都是这些非技术的原因。

不讲太多,讲一点极为简单实用的高尔夫基本心法:“用正念打球”。很多人在练习场的时候把球打得啪啪响,又直又远,下了场就不行了,球到处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下了场以后杂念太多。关于球场上人的各种心理和人性,在《高尔夫认知体系策略心法》中有系统且全面的分析,这里不费口舌了。

“心想事成”、“怕什么来什么”,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都是“人”这个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里面的道理大家自己去翻翻即可。

球员为什么失杆,都是因为他面对这一杆击球的时候,杂念太多。老大打丢,打老二的时候,杂念少了很多,相对就能打好一些。当然,有时候打老二的时候,压力更大,杂念更多,同样会打得很差。

那么,如何消除杂念?一句话“用正念打球”。当你站在球位前,准备好击球时,摒弃杂念,用正念打球。也就是这球要怎么打就怎么打,该怎么挥杆就怎么挥杆,把正确的挥杆动作要领萦绕于心,去执行正确的挥杆动作,完成通透通畅地击球。一旦你有杂念起,担心球下水、打飞的时候,一定要坚决地抑制。如何抑制,就是用正念去抑制,把正确的击球要领和挥杆动作萦绕于心,把杂念抑制甚至彻底排除,执行正常的挥杆动作。

球场上,你会遇到各种状况,如开球的球道狭窄、过水打落点的三杆洞、盲打的球位等等各种造成你心理压力的击球情况,都会滋生你的杂念,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你一担心,就心想事成,担心就会成为现实,其后面的心理学方面的道理在书中都阐述,就不多说了。

所以,一旦你有杂念,就一定要灭掉,要抑制住,不能让杂念泛滥。只要杂念起来,充斥你的大脑,这个球一定会失误,100%。很多业余球员明知杂念萦绕,还是想着打出去再说,听天由命,指望运气好,那一定是100%失败。

所以,球场上,任何时候都用正念打球,站好位,完成击球准备,就心地专一、全神贯注做好、做完正确的挥杆动作,即使杂念冒出来,也一定要用正念压制住,完成正常的挥杆动作,完成击球,那么球基本都在你想要的位置,不会出现失败的一杆。

每一杆都用正念打球,你会发现你一场球至少降低5杆,特别是业余球员打大流氓规则的时候。当然,人不是机器,人这种生物的心理是极不稳定的,没人可以做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只能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另外,打球时球位是最重要的,击球质量的好坏80%取决于球位,最后再口干舌燥地再次强调下。球在你的挥杆轨道上等着挨打,你杆下来自然就把球击发出去了。不能球在地上,人握着杆,用杆去追着球打,那打深、打厚、剃头、砍飞等各种情况就都出来了。球在你挥杆轨道上等着挨打,一定就会先打到球再打到地,无非是因为球位靠右多了一点或者靠右少了一点而导致球被打的时机早一点或者晚一点而引起球飞行距离相差3-5码而已,但因为都能自然地确保先打到球再打到地,在球杆下到最低点之前击打到球,球都能很扎实地被击发出去,不存在打深、打厚、剃头、砍飞的问题。

很多球员球位不对是看PGA比赛视频的一种视觉错觉造成的,邯郸学步,更没有考虑PGA球员与业余球员的下盘转移能力和转身速度的差异,照猫画虎就出问题了。短切和沙坑的球位不对,当然是教学视频把大家教坏了。越短的杆,肯定球位越靠右,不可能到了果岭边就反过来了,很简单的道理。关于球位的问题,说得口干舌燥,《高尔夫认知体系技术图解》中大量的篇幅在讲球位,大家自己去悟吧,就不再多说了。如果连简单的球位问题都不理解好,不把球位放好,球位没放好,身体跟着球杆跑去追着球打,反而说自己挥杆动作哪里不对,老是打深、打厚,那实在是让人很心力交瘁的一件事,就没法说了。

至此,高尔夫1-10就讲完了,循道行术,打球于你而言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你在打高尔夫,不要在打高尔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