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

9月21日

“浙大博士生送外卖”当事人孟伟

发布的一则道歉视频

引发热议

孟伟在视频中称

自己给浙江大学丢人了

然后低头对镜头说了句“对不起”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1)

延毕博士发声道歉

网友宽慰:自食其力不丢人

9月20日,孟伟在微博发布一条道歉视频称:“我是浙江大学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自己的博士生,还记得八年前在本科毕业典礼上,我们的院长对我们说,‘你们就读过的第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浙江大学,你们就读过的唯一一所荣誉学院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

视频最后他微微鞠躬,低头说了句“对不起”。

视频中,孟伟展示了自己的学士学位证书、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证书、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荣誉证书等。

孟伟说依旧会把送外卖作为补贴家用的兼职手段做下去,他最近也在考虑换一辆电动车提高送外卖的效率。孟伟说,最近一直有网友给自己转钱,但其实他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所以也将钱一一退回了。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学校在研究上对自己的更多支持。

对于他的道歉,不少网友表示,又没偷又没抢,职业无分贵贱,凭自己努力赚钱,自食其力不丢人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2)

浙大博士生8年未毕业送外卖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

有着怎样的诉求

当“送外卖”和“博士”放在一起

其中的反差感自然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

但这已经不是孟伟第一次引发关注

半年前就有不少媒体采访过他的故事

2月底

孟伟在抖音上注册了

“正在读博的外卖员”账号

记录自己的外卖生涯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3)

在他的抖音主页

曝光自己读博8年来遭遇到“不公”

如承担过多横向课题,被导师边缘化

延期毕不了业等内容

也有靠送外卖赚生活费

分享做外卖骑手跑单的视频

而最早的两条

则是关于他的孩子刚出生就患爆发性心肌炎

接受治疗的内容

从起步时的小透明账号做到现在

孟伟的抖音已有10.9万粉丝,获赞95.5万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4)

孟伟在抖音上分享自己做外卖兼职的经历

根据公开资料

孟伟是浙江大学控制学院2014级直博生

本科毕业于控制系

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

大三时,他申请到了本校保研资格

2014年,他被保送到控制学院智感所直博

也就是跳过硕士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主攻

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供水网络水质预警研究

“用Smart的方式解决现在的水质异常诊断问题”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5)

右一为调试中的孟伟(图取自“浙大研究生”微信)

整个大学期间

孟伟的社会工作十分丰富

履历也很耀眼

在浙大学工的官微一则关于孟伟的推文中

介绍他是

求是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G20峰会优秀志愿者

浙江大学十佳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浙江大学优秀党员、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

他的抖音头像

也是赴阿联酋参加

“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时的照片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6)

根据孟伟此前发布的相关学籍信息,他于2014年9月入学,预计毕业时间为2019年6月。不过前不久,因为达到延迟毕业年限,他已经办理了结业手续

孟伟说,他现在的处境,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30岁还没有完成学业、只有本科学位的人。“我绝不是个例,我们这个群体走向社会是非常困难的。”

孟伟自述,从博三开始他抑郁了,当时导师第一次向他提出建议转硕士,他很排斥,再加上和周围同学的处境对比,他认为别人都走上了人生正轨,自己却还没有摸到节奏,每天心情都很低沉。

孟伟表示,儿子2021年出生后生病需要用钱,开始兼职送外卖。当时孩子出生10天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诊断为爆发性心肌炎,在ICU里待了整整两个月,每天的医药费动辄两万,给他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自己选择送外卖是因为经济压力,而且时间自由,能兼顾学业。“其他工作时间不自由,我还要继续完成我的科研和学业。虽然延毕,但三年内,我还有一次答辩的机会,我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7)

孟伟在杭州街头送外卖

按照规定,在结业三年内完成相应论文,达到博士毕业的条件,那么还能换取毕业证,这就是孟伟说的“最后的机会”。孟伟决定还要继续努力,“8年过去了,我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局外网友试图厘清是非

从浙大所属各类官微介绍及孟伟自己展示的履历看,他的在校表现很突出,但为何读了8年博,一再延期,最后延到了最长修业年限,无法如期毕业的地步呢?这也成了各方网友争论的焦点。

力挺孟伟的一方认为,这么优秀的学生延博,中间是不是有猫腻?

尤其是孟伟自己提到,在他的导师这里,没有一个读博学生是如期毕业的。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8)

而此时,另一大波质疑的网友也在赶来的路上。

网友首先想知道的就是:孟伟自称担任了8项横向科研课题,却没有一个科技成果,这显得很不可理解。有一自称是课题组毕业的师姐更是列出了10条内容,直指孟伟的科研能力有问题。博士毕业需要两篇SCI论文和一篇能过盲审的大论文。到了博五,符合以上要求的论文,孟伟一篇都拿不出来。

孟伟主页置顶的一条视频名为“浙江大学双一流工科博士生延毕三年面临清退,送外卖维生,希望得到关注,为延期毕业生发声”。视频中他表示,“毕业无关的工作让我抑郁,质疑导师后,我变为打杂”。同时他提出,希望事物回到原本它该是的状态,让学生务本。

这条视频的评论区中有人提问称,如果没有毕业论文,拿什么毕业、别人凭什么帮你发声?也有人建议他通过申请休学给自己争取点时间,或者转硕。孟伟回复称,“休学不可行,转硕不甘心”“我会拿出一篇响当当的毕业论文,否则我放弃得心服口服”。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9)

网友们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孟伟为什么要去做外卖员。以博士生的高学历,为什么不能做点别的?有人更是质疑:孟伟是不是在博眼球,追求流量变现?或者是用炒作的方式向学校施压?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10)

孟伟解释称,选择送外卖是因为“时间自由,我还有学业任务要完成”。至于说“流量变现”,孟伟说,“好多网友给我打钱,我都退回去了”。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11)

有网友说“让孟伟这样成果不够达到毕业要求的人拿到博士学位”是对其他做出业绩的博士们的不公平。对此,孟伟解释道,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空手套学位,“孟伟对这样见不得光的事情从来是持鄙视、鄙夷态度的”。

此前在采访中提到迟迟未能毕业的原因,他说:“有我自己的原因,但也有客观因素存在。目前,学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考核是不完善的,整个博士期间,只有一次中期考核,导师也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我的导师前几年安排了我去做一些横向的课题,没有科研成果产出,对于博士课题是没有帮助的,能力也没有提高。”

孟伟还表示,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让他很焦虑,导师又要求他转硕士,别人认为他就是在混日子,“我服药一年,睡眠好了,焦虑也有改善。某种程度来说,参与社会活动,对我是一种调剂,帮我缓解焦虑”。

他向记者称,有学院领导来与他进行了沟通,也询问他是否需要心理辅导或者生活上的补助,如果需要,可以向学院进行申请。“我希望,能向学院争取,学院或者导师能够提供一些资源或者支持,我很乐意从头开始我的学术道路。”

浙大时隔半年两次回应

据此前报道,浙大控制学院对孟伟一事回应称,学院领导、导师组与孟伟进行过多次深入交流,并提供人文关怀和帮助。孟伟将结业原因归结为参与横向项目过多、导师指导不够是不客观的,他忽视了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对传帮带有误解”,导致了读博过程中的抵触情绪。孟伟希望结业后继续学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学院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

针对孟伟的孩子因心肌炎住院的情况,学院表示,据向孟伟家人和其本人了解,医疗费前后约50万元左右,个人承担部分约为20万出头。导师组曾多次询问其经济情况,孟伟表示家里经济条件尚可、结合医保可以解决。当听说孟伟去做外卖员是为了解决生活费时,学院和导师组再次询问了他,并在3月初发放了临时补助金。同时在孟伟读博期间,课题组一直持续发放岗位助学金

针对孟伟承担的项目,学院表示:他主要参与了2个横向课题、1个地方政府委托开发项目、1个国家基金两化融合项目,而最后这个项目恰恰与他的博士论文报告有密切的关系。早在2016年,导师组就帮助他明确了方向和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但他至今没有完成相应的实验、数据分析、理论方法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从事管网和水质监测预警方向研究的所有同学中,已毕业博士4人、硕士14人,孟伟是唯一拟结业的同学。孟伟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工程实践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6个月。实际上,因为社会活动较多,他的工作任务总是无法如期完成,后来慢慢地老师就将工作转给了别的学生做。

攻读博士学位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这需要聚焦科研目标,将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达到博士学位申请标准。学院将按学校相关规定要求,积极为孟伟提供支持和帮助。

4月2日,孟伟的博士生导师张光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总体看来,目前我们课题组的延毕情况处于高校的正常水平。孟伟是完全没有达到要求才延毕的。不管怎样,孟伟始终是我们的学生。如果他坚持要攻下博士学位,那我们肯定会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一点毫无疑问。”

9月21日上午,观察者网再次致电浙江大学宣传部和人事处,工作人员回应称,不了解此事。浙大控制学院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已通过媒体回应了,学校现在没有进一步需要回应的东西。

超半数博士生面临延毕困境

专家建议完善落实分流退出机制

遇到“延毕”困境的不只有孟伟一人。《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博士生毕业延期率从2008年的54.03%攀升至2017年的64.14%,2018年也达到64%。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博士生面临延毕困境。

去年,多所“双一流”高校都对超期的硕博研究生进行了清退。比如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2021年12月对125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包括博士11名,有1人为2004年入学,距2021年底已有18年时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孟伟是一个值得解剖的个案,从中可以探讨如何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既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又减少不必要的延期和超期损耗。其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规划,并强化导师的责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精心化指导。

分流退出机制还值得关注的是,谁来决定哪些学生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如果由导师来决定,是不是让导师的权力更大?如果学生坚定认为自己适合,而导师不让继续攻读,也必然会制造新的矛盾。孟伟的个案就折射出这样的矛盾。

受“学历情结”的影响,有不少硕士生和博士生,会把没有完成研究生学业,拿到学位,视为失败。因此,即便自己读得很苦,也不愿意主动做出调整。其实,如果能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调整,完全可以转身,做出更适合自己的规划。

对此,一方面要教育硕士生、博士生对学业、学历有正确的态度,对自身能力要有清醒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博士生的学业规划指导,同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观察者网、钱江晚报、九派新闻、上游新闻、红星新闻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浙大博士送外卖惹争议(延毕博士回应送外卖)(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