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1)

1:"相声皇后"跨界玩

提到相声,不用说,网友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德云社。

提到谁是德云社的一哥,也不用问,肯定会异口同声的说,当然是于谦!

他是大家公认的"相声皇后",都说他是演员中的演员,"委屈的恰当,承认的实诚,反杀的时候郭老师也挡不住。"

但于谦老师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相声这行多么了不起。他自曝,自己最喜欢的是玩,是个喜欢"抽烟、喝酒、烫头"的俗人,平常没事就是待着数动物,想办个私人动物园玩票。

但郭德纲却深知他的内在,一言概之:"玩儿家有很多,玩儿的种类无数,各有巧妙不同。虽说玩儿家众多,但我只认识一位,德云社的官中大爷于谦。"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2)

仔细盘点一下,于谦老师确实是喜欢玩。相声不好好说,偏要去开动物园,去骡马市里,养长颈鹿,养猪养狗,还养蝈蝈。养殖开到半路不好好做,偏偏做影视演员,居然顺便拿了影视界的大奖。

如今,于谦老师跨界玩的毛病又犯了,这一次不是拍电影,也不是养动物,而是当起了作家,写了一本文化韵味深厚的书《于谦动物园》。听说,他之前也曾写过一本,难道这次是瘾又犯了吗?

在这本书中,他将家族传承的古典文化,行业继承的相声文化,跨界玩票的民俗文化,都融入了进去,让我们跟着他一起从动物开始,回溯到了遥远的历史,扎根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处,也侃到了人性的骨子里。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3)

2:主线是动物,内质却是家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于谦老师之所以能写书,还要从他的家学渊源说起。很多人觉得说相声的都是为了糊口,大多出身平凡。

但于谦老师却不一样,他的家世如果扒出来绝对惊艳。

郭德纲曾经在一档小品节目中,调侃于谦的父母:"于谦的爸爸穿衣服讲究"。其实这还真不是调侃。

于谦是地道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是一位名士,学贯东西,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职位做到副局级干部,母亲也是炼油厂的专家。

很多人说于谦,"打鱼摸虾,耽误庄稼;年纪轻轻,玩物丧志;提笼架鸟,不务正业;八旗子弟,少爷秧子;清朝遗风,未老先衰。"

概就是这种从骨子里面传承下来的家族文化,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4)

于谦说:"很小的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动物饲养。"

自曝写作初衷,除了资料阅读,也有幼时对于这些文玩鸣虫的好奇与家庭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于谦老师的书,虽然写的是这些年养动物的事,但是他对于与每一种动物相关联的文化都解读得相当的细腻。

爱默生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大概就是从中国文化上,于谦看到了动物带给认知的不同。

书中说,"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之中,处处透着讲究。"

比如,他讲养锦鲤,要先养水,把水养好了,锦鲤养活很简单。他说养锦鲤与中国文化的审美有关,有点崇尚畸形美,比如栲盆景,女人裹脚等等,都与畸形有关系。

他讲养鸣虫,养虫的器械。以此盘点了从《诗经》时代的螽斯,到唐代李世民用蛐蛐治疗失眠症,明清时代《聊斋志异》促织中的隐形社会。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5)

他讲养猪,说猪涉及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他说上古社会,没有出现龙之前,民族文化崇拜的图腾就是猪。在"家"这个文字的构成之中,也暗含了这种含义。

你看,不起眼的动物,实际有一个很大的文化链在衔接。

的底子是中国的农耕文化。动物是人类生存和文明的物质基础。是中国人文化图腾崇拜的基础,也与中国的祭祀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符号标。

里德说:"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

老师正是以小见大串联了这些文化。

3:事件是玩票,精髓却是民俗文化的呈递

虽然,于谦的文化气息与专注息息相关,但是他却戏称自己不过是"玩票"。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6)

玩票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味道,漫溢着民俗的气息。民俗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北京的宠物圈,在于谦的笔下流淌。

从皇上到街头百姓,一点一点展开,原来从古至今养宠物,就是个习惯。皇城根的古玩市场,六里桥的五显财神,北京的各路庙会。养狗的,养叼貂的,养黄大仙的等等......

皇城里乾隆爷的宠物是貂。慈禧特别喜欢养狗,而且认为,狗的前面有一撮白毛,那是幸运星。

皇城根下,老百姓赶个庙会,请个财神爷供个灶王爷。这些财神爷的本家都是动物。庙会上卖的兔儿爷,据说是可以追溯到周文王西伯侯的时代。这与易经八卦又扯上了一些联系。

而我们绝对想不到,老百姓的传说中广寒宫的那只兔子,原来是男性,大部分认为是西周文王的儿子变的。

马王爷三只眼不是什么调侃,而是上应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官。马市确实有讲究,不报数目只伸手指头。甚至打理马,也有自己的套路。比如,给马洗澡叫刷马,刷完了马,马不溜,这马八成要病等等......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7)

百姓的大街小巷,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约定成俗了很多东西。这不是封建思想,也非泡沫经济。它是实打实的服务社会最基础的部分。

《礼记·缁衣》里说:“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于谦深知尊重民俗的重要性!

因为老百姓在实际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形成的习惯,自有它的妙处。

因为它的核心是人文、人情、人性!

4:语言是幽默风,主调是相声艺术的渗透

于谦说了一辈子的相声。

有人说什么样的工作做一辈子都有职业病,这话一点都不假。

《于谦动物园》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相声艺术的翻版和文字版呈现。一捧一逗,短小精悍,字字都有笑点,句句都有逗趣。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8)

相声艺术,有人说它很年轻,但追溯起来,其实它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演变,并非只是在明清出现萌芽。它的精髓是靠对话塑造人物。最主要的特色是语言的风趣幽默,抖包袱,逗趣。它最主要的呈现形式,是寓教于乐。

因此,相声的核心就是人们幽默经验的大集合。它作为于谦的职业,这种风格已经渗透到了他的人生之中,也成为他文学作品最典型的特色。

书中于谦讲过一个故事,有人侵犯了他的肖像权,用他的一幅肖像做了年画。于谦非常困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曾经拍过这样一张照片,最后他恍然大悟,想起在北京扶着一只马驹子照过这么一张像。只不过马驹子被p图成了大鲤鱼,有点面目全非,自己不认识了。

他的语言风格是这样。

"千哥,我刚才去买年画去,买完了年画大家送了我一张。

送了一张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给我拍了张图发给我。

我一看我年画上印着的是我抱着一条大鲤鱼。哈哈,这一看我就乐了。”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9)

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有包袱,有哏点,渗透着浓厚的相声艺术气息,雅俗共赏,趣味横生,读到妙处也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发出笑声。

英国史学家亚·史密斯到底说:"文学中不朽的东西是风格,而不是思想。"

用独特的语言手段,来体现思想和世界观是最大的成功。成熟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的"笔调"。没有笔调,也就没有风格,而风格恰恰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独特的文风,作品也会缺少相应的光彩与力量。

于谦老爷子做到了!

5:所有的尊重都有底蕴

读完这本以动物为纲目的书,对这位艺术相声艺术界的前辈,除了敬佩,再也没有其他。

这本书内容上以自己喜爱养的动物为主线,却将学问与情怀,文化与素养,解读的比专业人士还专业。

于谦新课题(于谦动物园51岁跨界玩)(10)

"郭大爷是段子手,于老师是神回复。"

有人说,德云社郭德纲老师虽然是“大哥”,但于谦老师却是最有威望的一个。

看来,这种威望并不仅仅是通过相声艺术本身获得,魅力的来源多半是他本人包罗万象的文化底蕴,厚重的人品,专注于博物勤学和热爱。

没有点储备,没有点机智,没有点才华,没有点阅历,没有点应变,于谦怎么会撑得起德云社一哥?

"谦"字定终身,不过是他低调没有处处吹捧而已。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