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要多努力才能如此高情商(人生最好的状态是第四名)
1
“不务正业”的少年
1974年8月,黄渤出生在青岛一个并不“普通”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国家干部,一心希望他将来能考上大学,但事与愿违,黄渤从小就不喜欢读书。
特别是中学时代,唱歌、跳舞、画画、游戏,黄渤几乎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却唯独对上学不怎么感冒,他在家里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小虎队练习舞蹈,跟着卡带练习唱歌,并在音乐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初二时,黄渤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演唱了一首姜育恒的《再回首》惊艳全校,随后代表学校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歌唱比赛,为学校捧回了一个三等奖。
节目播出时,黄渤和父母在电视里第一次看到了为自己拍摄的MV:
他站在海边,脚下套着高筒袜,虽然阳光有点刺眼,但青涩的面容下有着藏不住的少年纯真,六棱镜特技拍摄,转来转去,他模仿蔡国庆唱了一首《我心中的故事》。
那一次,黄渤在父母兴奋的脸上看到了他们异样的神采。
黄渤童年照
高中时,黄渤正式走进歌厅,成了青岛第一批在歌厅驻唱的歌手。
他每天放学后六七点开始演出,演出完再偷偷的回家,小心翼翼开门,蹑手蹑脚的回到卧室,生怕惊动熟睡中的父母。
躺在床上却依然抑制不住的兴奋,脑海里回想着歌厅演唱时的场景,想象着座位上有千百双手在为他欢呼喝彩,而他就是舞台上最闪亮的那颗星。
那时候他每场两三首歌能挣15元钱,后来挣到六七十块,每月下来是父母工资的好几倍。
长此以往,父母想让儿子考大学的梦也逐渐破灭了。
当许多同龄人还没找到自己的兴趣时,黄渤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人生。
黄渤早年写真
2
“五彩斑斓”的青春
追梦的路,并不是一马平川,黄渤不仅面临着失败,还得被人骗。
夜场里的歌手生活一直在持续,伴随着名气的增长,黄渤组建了一个组合:蓝色风沙。
他的出场费也从15涨到了150,再到后来,海滨小城的家乡终于丧失了挑战,他开始了走穴第一站广西的演出,正式踏上了漫长的追梦之路。
一次演出之后,黄渤接到了一个电话,1200元的出场费,对方居然主动提出加到2000,黄渤放下电话,就带着大家飞到南京。
来接他们的车也不错,送到的宾馆也是四星级,当天晚上试演,演出方很满意,谈到价钱时,黄渤惊呆了。
演出的那个舞厅一晚上营业额都不到2000,给出800的出场费已经是极限,等黄渤打电话给当初联系自己的人时,对方的电话就永远没人接过。
结完宾馆费用,几个人凑在一起,浑身上下只剩下10块钱。
黄渤早年旧照
离开南京那天,黄渤看报纸《北京迎来十年不遇的大雪》,在同样冰冷的南京城里,黄渤开始心慌了起来,甚至有着对未知的恐惧,前方的路会在哪里,他不清楚。
1994年底,黄渤只身去了北京,正式成为北漂一族。
可是后来眼看和他同一时间跑场子的周迅、满文军、沙宝亮等一个个火了,而他依然什么都不是。
于是他再次回到青岛,开了一家工厂,做了个皮革厂的小老板。
可1998年亚太金融危机来临,黄渤的工厂倒闭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无奈他重新开始了走穴演出。
命运似乎一次次将他打入了低谷,而他却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活的更加灿烂。
黄渤早年写真
3
“无心插柳”的抉择
2000年的一天,黄渤突然接到了发小高虎的电话,找他去演戏,此时他正在西安走穴,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演戏机会,黄渤并没有放在心上。
“我以为就是跑龙套,他说挺好的,是主角。我说是导演喝醉了以后决定的,还是你喝醉了之后决定的?后来我想你们都敢,我有什么不敢的,就去了。”
黄渤日后回忆时说道。
电影《上车,走吧》是管虎2000年拍摄的一部电视电影,影片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当时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抉择与命运,引来众多业内人士好评如潮,并因此斩获了当年金鸡百花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第一次走上红毯,黄渤紧张的不知道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还没打算好,工作人员过来催了。
刚踏上红毯,就看见媒体记者的闪光灯噼里啪啦的打过来,他一边假装从容,一边心想:怎么这么火啊?直到一个转头,才发现宁静走在自己2米后的位置。
电影《上车,走吧》剧照
等坐到位置上时,黄渤又开始激动了,平常只有在电视上看到的明星,此时就环坐在他的周围。
而黄渤除了兴奋与欣喜,还有些许唏嘘,自己近10年倾心逐梦的歌唱事业一无所获,而一部用了12天拍摄的电影,却一下子给他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多少有点讽刺意味。
从此黄渤笃定了要走演员这条路,2002年,他如愿考入北京电影学院配音班,从此开始了专业的学习生涯。
或许是命运的捉弄,也或许是一种造化,黄渤“无心插柳”的一个决定,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而在这之前,他对于舞台表演的梦从没有停止追逐。
电影《上车,走吧》剧照
4
“一夜成名”的辛酸
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上映,影片以不到300万的成本,斩获愈2500万票房,宁浩自此扬名。
而黄渤则凭借在影片中一口正宗的“青岛普通话”,辅以自然生动,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也令其所饰演的“黑皮”一角,大放异彩,光芒四射。
黄渤经典角色——“黑皮”
曾在电影的幕后花絮中,看到这样一段画面:
在拍摄黄渤下水管道给“道哥”打电话那场戏的时候,需要角色打完电话后,“掉”回“井底下”,黄渤自己把下水管道里恶臭的污垢抹在脸上,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一遍一遍的摔到导演满意。
当时在场的“道哥”饰演者刘桦,赞叹不已:
“这是一个敬业的演员,他将来一定是有成就的,百分之一千一万的,我特别喜欢他,他的创作态度是负责任的,我真的挺喜欢他的,长的你甭管,但是光一给好了之后,丫绝对是一大侠。”
可能是因为失败了太多次,所以黄渤在演员这条路上,从一开始就抱定了一定要干出成绩的决心,因而才如此用心,对于这些“小”角色的塑造,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创作态度,正确面对。
电影《疯狂的石头》工作照
5
“保持清醒”的巅峰
2009年,对于黄渤来说,是其演员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合作最多的两位导演---管虎、宁浩,分别给他带来了不同的“礼物”。
年初,由宁浩导演,黄渤出任男主角的电影《疯狂的赛车》上映。
影片再次凭其巧妙的故事结构,诙谐的语言表演,迅速在华语市场掀起一股观影热潮,最终斩获1.1亿票房。
对现在的电影市场来说,一部电影票房过亿、甚至过10亿,早已不再新鲜,而在当年,算上该片,华语电影票房超过1亿的影片只有区区9部。
而这是黄渤作为男一号,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也使宁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导演。
电影《疯狂的赛车》剧照
同年11月,第四十六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在台北举行。
由管虎导演的电影《斗牛》,为黄渤赢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首次提名。
在经过评审委员会几番激烈的争论后,黄渤与凭借《证人》提名的张家辉,一起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这是他演绎生涯中,第一次荣膺影帝。
2009年第46届台湾金马奖·张家辉与黄渤携手称帝
2012年,黄渤参演徐峥执导的《泰囧》上映,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10亿的华语电影。
随后他参演的《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等多部电影票房过10亿,网友和媒体对他的赞誉也从“卅帝”,变成了“五十亿帝”、“六十亿帝”...
此时的黄渤,走到了自己人生前所未有的一个巅峰状态。
而面对这些,黄渤却显得异常冷静:“自己只是运气好,有份参演了这些电影,不能把这些成绩都算到我的头上。”
电影《斗牛》剧照
电影《杀生》剧照
与此同时,黄渤的幽默演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追捧,网友们开始鼓吹他将取代葛优,成为内地下一个“喜剧之王”。
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这样说: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的,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当一个人处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往往容易迷失自己,黄渤却清醒的否定了这一切,避免了自己“身陷漩涡”。
电影《泰囧》剧照
电影《西游·降魔篇》剧照
6
“激流勇退”的魄力
2014年国庆档,黄渤主演的电影《心花路放》、《亲爱的》和《痞子英雄2》,同期上映,他一人三部电影,包揽国庆档,一时风头无两。
而就在这个时候,黄渤不仅没有“趁热打铁”消费自己的“热度”,反而选择了“息影”决定休息一年。
处在事业的巅峰期,突然刹车,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黄渤在采访中透露说:
“突然刹车,可能会面临焦虑。但是还好,这就是个过程,有的时候高节奏的工作带来的焦虑反而不是太好。”
电影《亲爱的》剧照
电影《心花路放》剧照
连续几年的连轴转,已经让黄渤身心疲惫。
有时候在片场,刚坐在椅子上还未来得及打个盹,导演一喊开机,马上一个鲤鱼打挺起来,就对着镜头开始表演,或哭或笑,诠释着剧中人的悲喜。
赶上发布会比较多的时候,对记者的提问也变成了自然而然的机械性回答,记者问的什么不知道,自己回答的什么也不清楚,脑子里一直是嗡嗡的状态,有时甚至会把这部电影的发布会,错当成了另一部电影。
黄渤意识到了这对演员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危机”,所以在拍完《寻龙诀》后,他正式宣告“息影”,推掉了所有的片约,开始专心的“休息”。
激流勇退,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尤其对于娱乐圈来说,黄渤是少数敢于“停下来享受生活”的人。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剧照
7
“拒绝随流”的导演
演员转型做导演,这些年早已不稀奇,曾经的姜文、周星驰都是演员转导演,为我们奉献了许多经典影片。
而随着此举成为一种潮流,做导演的门槛降低,也使许多质量不高的作品出现在了电影市场上。
早在2011年,黄渤就导过几部微电影,其中《特殊服务》还得了上海电影节微电影的一个奖。
后来在演员转型导演成风的那几年里,不少资本也都曾找过黄渤,他都一一婉拒了,黄渤对于当导演这件事十分谨慎。
他曾自嘲说:“导一个烂戏,我的水平早够了”。
电影《一出好戏》剧照
在与易立竞的访谈中,黄渤被问道:
“想过做导演吗?”
黄渤说:“很久之前就要做,泰囧之前就要拍。”
“导演两个字对我来说意义并不是那么大,问题是你要干什么?”
“要票房,挺好的,你就奔着票房去;要表达,你就得明白,你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些年弄了好多剧本,还没达到自己的要求”。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剧照
2017年前后,黄渤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就做一件事,那就是拍摄第一部自己导演的电影。
2018年8月,黄渤导演的处女作《一出好戏》上映,斩获13.55亿票房,豆瓣评分7.1,这样的成绩单对于新人导演而言,可谓十分亮眼。
从舞蹈教练到走穴歌手,从配音演员到金马影帝,再到今天的导演,黄渤学会了顺其自然,不盲目跟风,从而也避免了给自己增加无端的烦恼。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8
“避免尴尬”的处事
娱乐圈中演技好的演员有很多,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也有很多,但是能够像黄渤这样,既有演技又有票房且在娱乐圈中几乎“零差评”的演员却很少。
而黄渤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这些闪光点,无不与他多年来摸爬滚打的经历、为人处事的风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黄渤曾在腾讯星空演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多年前,他偶遇一位“粉丝”,俩人结伴而行十余分钟,“相谈甚欢”,路上,“粉丝”说很喜欢黄渤的某部电影,是和刘德华、李冰冰合作的。
黄渤苦思冥想:没有和刘德华合作过啊?
后来才发现,“粉丝”错将自己认成了王宝强,要命的是“粉丝”还向黄渤索要签名,黄渤顿时哭笑不得,这名签还是不签呢?
他想了几秒,然后微笑着在上面写下了三个大字:王宝强。
黄渤腾讯星空演讲
《疯狂的赛车》上映的时候,黄渤做客《鲁豫有约》。
鲁豫问:现在觉得自己特别火了吧?
黄渤回:都能坐在这儿跟鲁豫聊天了,能不火吗?
一句话,把自己、鲁豫、节目都夸了,还滴水不漏,不可谓不妙。
当初在拍摄《斗牛》的时候,女主角闫妮第一次见到黄渤,开玩笑的说:
“和你合作,我要步入丑星的行列了。”
黄渤却笑着说:“和你合作,我要步入帅哥的行列了。”
一句话,既巧妙的化解了自己的尴尬,也不失礼貌的反过来赞扬了对方。
多年的摸爬滚打,让黄渤变得越来越机智,而机智的背后,却是其放低姿态,“与人为善”的真诚与朴实。
黄渤凭《冰之下》再次提名金马影帝·写真
9
“第四名论”的黄渤
关于“名”,黄渤有一个著名的“第四名论”:
第一,万众瞩目,压力山大,不是一个舒服的状态;第二,总想玩命超过第一;第三,也有这个心态;第四,有了一定高度,压力却小了很多。
你可以拥有尊重,又不用日夜难安。
拿下一个“影帝”固然很难,但还是很多演员可以做到,而让自己从物质到精神上,都活的舒服,能放得下身段、肯看轻了名利、又不随波逐流的人并不多,而黄渤,是其中一个。
黄渤与自己的蜡像
无论是小时候笃定“歌手”这条道路,还是日后找准“演员”这个方向,或是导演处女作,黄渤一路走来,不疾不徐;
多年来无论是剧中角色,还是身处名利场中,他都顺其自然,不争不抢;
在追梦的路上,敢于去否定自己的不足,时刻保持低调的姿态,不骄不躁;
且在为人处事中,又总能以智慧的情商,做到不卑不亢。
他优雅自如,他风度翩翩,行走在浮华的娱乐圈中,努力的让自己活的“很舒服”。
不为难自己的“黄渤”
我们大多数人的烦恼,其实都来源于自身。
或是习惯了匆忙的劳碌,或是选择了懒惰的放弃;或是争抢不属于自己的,或是急躁自己得不到的;而等到我们有了一点成就的时候,又渐渐的忘记了初心,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的庸人自扰。
名利虚荣,不争不抢,不急不躁,该来的时候总会来,人生处事,不疾不徐,不卑不亢,如此,生活自然阳光,如此,活的必然舒服。
PS:
本文初稿写于2017年8月,2017年9月、2018年1月、3月数易其稿,期间感谢“拾遗”主编的指导。
2008年荧幕上初识黄渤,被其角色形象吸引,继而折服其才华魅力,2014年前后曾于黄渤吧任小吧主,得签名照,2015年喜收黄渤工作室礼物,不久邀入黄渤微博粉丝群...
“追星”数载,尽是青春年少,黄渤依然活跃于华语影坛,已近而立之年的我,也早已收揽身心,同他一样认真生活,为梦而行,感谢他为观众带来的无数欢笑和为人处事、面对生活的正能量。
2020,新的一年,重整此文,致敬偶像,为渤哥摇旗呐喊,也算了却多年一心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焦文字”,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