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

文/简南俊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孕育了世间万物,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不仅有奇珍异物,花团锦簇,民族风情,载歌载舞,还有令人垂涎三尺的野味,舌尖上的云南地道野味,是野菜之中的精髓。

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生活食不果腹,常常靠野菜充饥,忆往昔峥嵘岁月,沧海桑田,数十年光阴匆匆划过,时过境迁,星移物换,曾经土生土长的野菜,摇身一变,成为人民心中的地道美味。

云南美味如家珍,数点风情农家生。盘点云南野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些年草木相伴,花草依依的农家宴依然历久弥新,不曾忘记。

云南第一道野味:鸡枞

鸡枞属于野生菌的一种,却是野生菌之中的顶级极品。物以稀为贵,鸡枞一年就上市一次,在初秋时节便开始出土,属于纯野生的舌尖美味,也是大自然对云南人民的最好馈赠。鸡枞分布广泛,在云南众多地区均有鸡枞,主要生长在稻田边、山坡上、田地里,那些好逸恶劳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是与鸡枞无缘的,因为鸡枞不会跑到碗里来,而是要上山寻找。鸡枞味香性淡,用鸡枞煲出来的汤汁香浓无比,满满的大自然气息,令人欣喜无比。

云南第二道野味:椿芽

顾名思义,椿芽,便是椿树发的芽。椿芽属于灌木科,是云南一种常见的灌木,有人工培育,也有野生,椿芽气味芳香,食之有味,以陈年火腿肉相烹制,堪称绝配。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1)

云南第三道野味:鱼腥草

鱼腥草在云南各地称呼不同,有的称为“蔗根”“折儿根”“折耳根”,不管称呼怎么叫,都是换汤不换药,从字面上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根,一种植物的根茎部分,主要长在平地里和地埂上。鱼腥草,并无腥味,而是一种纯天然的味道,气味之中透露出淡淡的清香, 是农家小院里的一道好菜,可以做蘸水,可以为配料,可以配肉炒,其中配以土豆烹制,堪称完美搭配。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2)

云南第四道野味:马刺根

马刺根是马刺的根,是一种植物的根茎部分,埋藏在地下,要深挖才能获取,真是浩浩天地藏精华,马刺根炖鸡,是云南乡村常见的一道美食,只有去到乡野,才能品尝到原汁原味。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3)

云南第五道野味:蒿菜

蒿菜种类繁多,有麻蒿、铁蒿、茼蒿三种。用来食用的以麻蒿较为常见,铁蒿,茼蒿通常用来饲养牲畜,麻蒿浑身是宝,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对于身体微量元素的补充大有裨益。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4)

云南第六道野味:野芹菜

野芹菜是植物科,属于芹菜的一种,是野生植物。通常长在溪流经过的田地里,野芹菜有两种,叶子大的叫“大叶芹”,叶子小的叫“小叶芹”,气味清香,具有降火利尿之功效,腌制成芹菜酸菜,其风味更佳。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5)

云南第七道野味:面蒿

面蒿属于蒿菜的一种,属于野生植物。面蒿听过的多,吃过的少,主要不是用来直接食用,而是用来制作面蒿粑粑,面蒿粑粑,酥浓醇香,独具农家气味,淳朴民风。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6)

云南第八道野味:蕨菜

蕨菜又叫“龙爪菜”“蕨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野菜,蕨菜吃法颇多,可以爆炒,可以炖汤,可以风干,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特色,鲜嫩的蕨菜,嚼起来黏黏的,却不失美味,风干的蕨菜嚼之有劲,满口醇香,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农家小菜。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7)

云南第九道野味:野生菌

在云南,野生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形态各异,颜色颇多,色彩斑斓,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棕色的,有白色的,有黑色的,仿佛在向世人昭示云南充满勃勃生机的大自然风情面貌。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8)

云南第十道野味:竹笋

众所周知,竹笋是竹子的嫩芽。是一道鲜美的食物,采摘,漂洗,烹制,工系简单却美味独特,其中一道酸笋牛肉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9)

云南第十一道野味:山药

山药,听过的很多,吃过的却极少。山药属于薯类,纯野生,也有人工培植,山药形状细长而弯曲,黏黏的,具有胶水的作用,可以用来爆炒,煮汤,其味得天独厚,自成一家。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10)

云南第十二道野味:野胡葱

葱有大葱,小葱,野胡葱,野胡葱是葱类的一种。生在在仲秋时节的地里,其葱叶细长,葱头圆却小,辣味不足,香味有余,和红豆炖汤,和土豆爆炒,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农家山庄美味之佳肴。

云南猎奇特色美食(云南十二道野味)(11)

云南野味,令人久久回味,胜过高档酒楼,玉盘珍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