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给苏轼写了一首百转千回的赠茶诗,情味悠长,令人警觉

前言:

黄庭坚与苏轼的师友情,为北宋文学史留下了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

苏轼欣赏黄庭坚人品如精金美玉,赞其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

黄庭坚更是极其仰慕苏轼的人品才学,从34岁与苏轼结缘开始,终其一生,都尊其为恩师,并始终保持弟子礼仪。

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时,二人还处于诗书唱和阶段,平生素未谋面。

但是,当黄庭坚因此事而接受审问的时候,他却敢于挺身而出,为东坡仗义执言。

他盛赞苏子瞻是最了不起的文人,是忠君爱国的,即便是受到被“罚金”的处分也在所不惜。

后来,在京城供职的三年多时间里,成了师生二人平生最快意的时光,酬唱赠答,切磋诗文,共同的兴趣爱好让这份师友情更加牢不可破。

胆气豪壮的黄庭坚同时也是一个头脑冷静心思细腻之人,在苏轼从贬谪之所调回京城,并被委以重任时,他一方面替恩师感到高兴,一方面为其不胜寒的身居高位而感到担忧。

于是,他借赠茶的机会给苏轼写了一首《双井茶赠子瞻》,在诗中他为老师发出一个善意的提醒和警觉,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恩师再次遭受如贬黄州那般的的人生重创。

黄庭坚给苏轼写了一首百转千回的赠茶诗,情味悠长,令人警觉(1)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宋 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简译:人间的风吹不到太阳也晒不到的地方,是皇宫里气派庄严的翰林院,那里森然罗列着数不清的珍贵书籍。

我想象着,您这位昔日东坡的旧居士,此时正在翰林院里为皇帝起草诏令文书,挥毫泼墨,似飞泄百斛明珠般奋笔疾书。

这是我从江南老家摘来的高山云雾茶,用茶磨精心研磨后,细洁的叶片就连那冰清玉洁的雪花也比不上它。

喝了我家乡的茶后,也许会唤起您彼时在黄州的旧梦,像范蠡那样独自驾着小舟泛游五湖四海。

黄庭坚给苏轼写了一首百转千回的赠茶诗,情味悠长,令人警觉(2)

赏析:

黄庭坚的这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虽然诗的题目是《双井茶送子瞻》,可赠茶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警醒局中人才是其真正目的,可谓用心良苦。

诗的首联交代了苏轼的工作环境,玉堂就是翰林院,那里宝书罗列,清雅非常,如天上的殿阁一般气派,这一联起得气势十足,可谓落笔惊人。

颔联引出赠茶的对象,才华横溢的苏轼彼时在朝中身居要职,地位清贵,掌管机要,负责起草诏令,是皇帝身边的得力干将。

作者特意在苏轼的号“东坡居士”中加一个“”字,其用心不得不说良苦,恩师您如今身居高位,可千万别忘了当年贬谪黄州时的罪臣身份,要记得时刻反思自己,千万不要被别有用心的小人设计暗算。

黄庭坚给苏轼写了一首百转千回的赠茶诗,情味悠长,令人警觉(3)

颈联转入赠茶之事,云腴是指叶片肥厚的高山云雾茶,也就是题目所说的双井茶,这是产自黄庭坚老家江西修水的一种名贵茶叶。

酒逢知己饮,好茶也要和懂得品尝的师友一起分享,这种从老家带来的好茶,经过我精心的研磨,烹出来的茶别具风味。

尾联点出题意,作者语重心长地提醒老师要适时进退,保持清醒,官场风云变幻,虽然眼下正处于春风得意之际,但已经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政治漩涡中。

所以,千万别忘了当年被贬黄州的旧事,适时地来个功成身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效法范蠡泛舟五湖,也未免不是这一生最好的选择。

从高雅的玉堂起笔,引出赠茶的对象,再转入送茶之事,最终点明题意,黄庭坚的这首诗语浅言深,情味悠长,引人深思。

千回百转,一波三折,关切之深,用心之苦,足见这对师徒友谊的深厚,因为关心,才会有这殷殷之情,读来让人心生温暖。

黄庭坚给苏轼写了一首百转千回的赠茶诗,情味悠长,令人警觉(4)

写在后面: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逝,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其母高太后摄政,将因“乌台诗案”贬离朝廷的苏轼诏回,先是授以中书舍人之职,后又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被委以重任的苏轼踌躇满志,他以为自己施展政治抱负的春天来临了,所以,彼时的苏轼犹是想着大展拳脚有一番作为的。

此时,黄庭坚迁著作郎,被诏任《神宗实录》检讨官之职,这个时期,也是苏轼黄庭坚这对师友来往最密切的时候。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间清醒的黄庭坚早已看透了那起朝中奸佞小人的嘴脸,昔日的政敌东山再起,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后来的事实证明,黄庭坚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对苏轼又恨又怕的李定、舒宜等人,时时都在寻找机会对其痛下杀手,以至于苏轼不得不主动请求外调,远离朝中的权力中心。

即高兴着你的春风得意,也担忧着你身边的暗潮涌动,这应该就是友谊的最高境界了吧。

人们都说抛砖引玉,黄庭坚抛出的这块“茶砖”,我想,应该亦足以警醒睿智的苏子瞻,不然,此后的他又怎么会主动请求外任呢。

黄庭坚给苏轼写了一首百转千回的赠茶诗,情味悠长,令人警觉(5)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