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背后的矛盾(学区房突然崩盘)

中小学开学在即。

作为有娃的宝妈,我也在马不停蹄地准备着孩子开学需要的各种物资和材料。

巧合的是,上周六,我参加了一场和学校有关的政策讲座,认识了不少关注学区的朋友。我的私人微信,在周末频频收到很多人发来的相关问题。

“我们学校的校长,轮岗到别的学校去了?”

“请问学区划分范围会有变动吗?”

“我手上有一套小户型的房子,现在行情不好要不要抛掉?”

“小孩慢慢长大了,我应该提前多久准备学区房”?

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系列针对教育及学区房的调控政策落地后,大批学区房价格纷纷大幅回调,网友们直呼:学区房,已经跌落神坛了?

学区房背后的矛盾(学区房突然崩盘)(1)

学区房,早就已经变天了。

近期,一位粉丝朋友找到我,想让我帮忙处理一套名下学区房的房源信息。

这位朋友因卖旧买新需求,打算置换房屋。

前段时间,他在微信上跟我吐槽,房子挂出去好久也没卖掉。因为孩子着急上学以及改善需求,想尽快卖出去,再置换一套品质、学区更好的房子。

但在网上挂牌数月无果,无奈之下,总价下调数万,然而依旧无人问津。

我了解到,这套房源位置优越,配套成熟,生活便利,且还是难得的小户型。

然而,依旧不好出手,让他再次怀疑学区房的趋势。

为什么会怀疑?很简单,学区房崇拜正在消失。

我们以华中某二线城市为例,看看学区房的神话是如何消失的。

这座二线城市,新房整体成交均价仅为3万/㎡左右,不过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丝毫不逊于一线城市。

在这座城市里,名头响亮的一线公办中小学数量,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

在过去,一线学校的学位是稀缺资源;无数家长挤破头,用远高于新房均价的价格,去争抢教育强区的二手房。

为了打破学区房崇拜,同时为了满足城市扩张而产生的新的学位需求,这座城市做了两件事情:

首先是集团化办学,将原本集中在某个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分散到全市。

集团化办学,就是将一所名校跟多所普通学校捆绑,组成学校共同体,形成名校教育集团。

每个集团,以1所具有较高社会满意度较强品牌辐射力的优质品牌学校为集团总校,若干所潜力学校为集团分校。

总校可按发展需要,对集团内新建校和个别分校实施一体化直接管理,建立管理直通、教学直连、资源共享的直管模式,从而提升分校办学质量、缩小校际差距。

本质上,就是以名校为龙头,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那么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集团化办学能够解决家长的两个问题: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化解学区房炒作和择校焦虑。

对于官方来说,名校资源外拓,还能抬高地价,增加土地财政收入。

于是,这座城市,遍地新城,遍地名校。

有的轰轰烈烈。

有的一地鸡毛。

其次,是校长和师资力量定期跨校流动。

7月初,这座城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其中就有对“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明确要求:

①、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离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教师,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满2届,须进行流动。

②、流动比例不低于总数的15%,骨干教师流动比例不低于总数的20%。

③、流动期限一般为3年。不服从流动或在流动学校考核不达标的,取消晋升评优资格。

这项政策的初衷,本质上也是“双减”政策的一部分,还是想弱化“名校”的性质,通过此类方式,来尽量保证教育资源上的均衡和公平。

政策执行之后,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均衡有所保证,另一方面名校学区房可能将受到很大的挤压,一旦教育资源流动起来了,学区房的属性,也就不稳定了。

同时,这座城市的高价学区房被限制交易。我有个姐们,在某门户网站工作,她告诉我:有一段时间,她的工作就是清除掉网站上所有跟学区有关的字眼,同时隐藏所有10万 以上的房源信息。

这类房子,多半是小面积一线学区房。

学区房背后的矛盾(学区房突然崩盘)(2)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目前的大行情?学区房是不是在崩盘?

当然不是!

我始终认为,高质量教育,是沉淀人口、获得认可的不二法门。

这一点,和商业、医疗等配套的逻辑不同。

对于一个板块来说,房地产发展固然可以如火如荼,但买房人是否对区域认同、是否能留下,并非看的是某个商业体或某个大型医院,而是好的产业和好的学校。

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如何、学校名气如何,和买房人对区域的忠诚度,是息息相关的。

以我们刚刚讲的二线城市为例,本质上就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教育 地产”双轮驱动的城市。

教育强区之所以金贵,是因为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资产价值链的顶端,就是拥有名校学区房。

这种房子的价格是非学区房的2倍多,对于高净值家庭来说,这样的资产保值增值通道,以及对家庭教育的提升,诱惑很大。

而且,教育与板块之间是互相成就的,也是极重要的城市资源。

我们不炒作学区房,要看到其本质,是个人与教育的绑定,也是家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所在区域的区位价格和所在学区的教育资源溢价的总和。

从教育与个人命运来看,高学历依旧在起步时占据优势,拥有更高的起点。

因此,教育,是如我这般普通家庭回报更高、更稳健、更可持续的通道

开学季来了!如果你关心和学位相关的问题,想了解深圳最新的入学政策,欢迎扫码添加微信详细交流。我们关心城市,关心教育,为你答疑解惑。

学区房背后的矛盾(学区房突然崩盘)(3)

过去一段时间,深圳名校学区房,价格降温非常明显。

降价的很多,不乏“腰斩”的。

网上一搜,就能翻出大把数据和案例。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盘点了。

今天上午我还看到一则新闻:深圳有校长,已经开始轮岗了。

学区房背后的矛盾(学区房突然崩盘)(4)

9月份秋季开学后,北京所有区也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

这两座城市在教育上的大动作,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类似“教师轮岗制度”可能也会在其他城市陆续推行!

也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打破“名校资源壁垒”。

其他省市也有城市开始执行了。

江苏城市常州,今年就对具体细则、轮岗学校、轮岗时间等做了明确说明。

比如:

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含中层干部,下同),应当进行交流轮岗。在流动范围之内的专任教师每6年须交流轮岗1次。

交流轮岗每学年组织1批,每次交流时限原则上为2-3学年。

参加交流轮岗的专任教师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

显然,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也说明,这将是大势所趋,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以后,想要好成绩,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学校,还要看家庭本身。

人的一生,开局是房产,中场是教育,结局是时间!

教育是动态博弈、价值提升的人生中场。真正的赢家,都是长期主义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