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新经济快速增长

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而各项分类指数均有明显提升,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8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曾作出报道介绍,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得到培育壮大,经济逆势快速增长活力大、后劲足、韧性强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440.3,比上年增长了35.3%,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聚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新经济快速增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聚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新经济快速增长

聚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新经济快速增长

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而各项分类指数均有明显提升,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8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曾作出报道介绍,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得到培育壮大,经济逆势快速增长活力大、后劲足、韧性强。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440.3,比上年增长了35.3%。

与此同时,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统计指标体系,也日益完善显著增效。网络经济指数、经济活力指数、创新驱动指数、知识能力指数、转型升级指数五大分类指标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全面提升,充分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壮大趋势和进程,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高质量改善,其贡献越来越大。根据“三新”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不久前所作的测算对原有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最新指标体系,2015—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19.6、146.9、191.2、257.9、325.5和440.3,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9.6%、22.8%、30.2%、34.9%、26.2%和35.3%。可见,各项分类指数都在提升,增长速度加快,增长幅度加大。

而在2020年各项分类指数均有提升的表现中,网络经济指数提升速度则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为1323.6,比上年增长了54.8%,超过了五成,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为81.7%,超过了八成。快速增长、大幅度提升的网络经济指数,无疑对总指数的增长有利,贡献也最大。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3.49亿户,比上年增长2.3%;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56亿GB,分别是2019年和2014年的1.36倍和80.3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8亿户,比上年增长7.6%。这得益于“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基建加快布局,物联网建设深入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用户扩容,网民数量和规模扩大,新产业必然会迅猛发展。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领下,新产业发达兴旺,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出土,健康生长。而新业态,也不断涌现。比如:在线办公、远程问诊、无接触配送等业务更广泛开展,服务国家和人民,新业态的闪亮登场,切实大给力。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达37.2万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了4.5%。同样,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也强有力地拉动了消费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高质量改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9%。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落地,不仅方便了创业创新、就业干事、促进消费,也适应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正常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特别是民生高质量改善的新需求。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坚实保障。这是“三新”经济快速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大的突出表现。数据显示,2020年,创新驱动指数为239.1,比上年增长18.1%,其增速仅次于网络经济指数。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标志着“三新”经济快速增长越发强劲。2020年,经济活力指数为324.1,指数值仅次于网络经济,比上年增长17.4%。2020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502万户,比2019年净增124.6万户,增长了5.2%。如此快速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高质量改善,“三新”经济值得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长远利益和发展趋势看,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还将得到不断地培育壮大,可谓方兴未艾。(辛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