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六堡茶文化(传统农家六堡茶)
一、六堡茶的历史
六堡茶因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得名,六堡镇山峰峻拔,坡度陡,台地少,茶园茶树散布于高山密林深处,间植于高树之下,茶树在云雾弥漫、直射光少的环境下成长,叶张肥厚,味浓而香高,为六堡茶独特品质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所著的《中国名茶》中,根据古籍《桐君录》分析:六堡茶可能是湖南黑茶的前驱,六堡茶的产制,应该有一千五百年以上历史。
六堡茶兴盛于晚清民国时期,是当时著名的侨销茶,出口南洋诸国,畅销粤港澳,一时颇负盛名。
二、农家六堡茶的工艺
农家六堡茶(也有称为古法六堡茶)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在《茶叶采制方法》记述:传统六堡茶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堆放发酵(闷堆)—复揉—干燥。堆放发酵:茶揉捻后堆放一夜,让茶叶与空气接触,可使苦涩味变成甘醇;茶汤色变成红黄色。茶叶由青绿色变成青黄色时,发酵即完成。
六堡茶传统手工制作技术传唱歌诀
采茶:雨天不采晴天采,提手采茶满竹筐,午后山阴过岭脚,赶紧收工把家还。
拣茶:采回茶叶先萎凋,粗幼老嫩细细挑,茶梗烂叶丢屋角,有芽没芽要分镬。
炒茶:高温快炒来杀青,茶杈摆拢有真经,一边兜来一边抖,炒到嫩绿变暗青。
揉茶:揉捻尤需卑心机,又要匀来又要黏,推压粘卷辨茶气,一箕斤半最适宜。
堆茶:揉完往往到三更,熟茶且留箕中墩,沤堆沤出甘香醇,明早饭后再揉阵。
烘茶:一早又把茶来烘,熟茶入甑灶烧红,边整形来边干燥,勤搓密翻不放松。
三、农家六堡茶的适制茶树品种
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在于微生物后发酵,根据六堡茶品质特征及形成机理,适制六堡茶的茶树品种要求内含物丰富,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含量较高,历史上适制六堡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六堡茶群体种、资源大叶茶、桂青种等。
其中,六堡茶群体种多酚含量高,茶味浓郁,主要分布在苍梧县六堡镇、狮寨镇,藤县金鸡镇等地区,要以灌木型和小乔木型中小叶种为主,六堡茶群体种在千百年繁殖的过程中,进化出青芽、紫芽、红芽、中叶、小叶、小小叶等十数个不同的个体种类。该品种制作的农家六堡茶,汤色红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爽口,耐久藏,可视为六堡茶的上品。
四、农家六堡茶的分类
六堡茶又称“可以喝的古董”,有越陈越佳的特质,农家六堡茶种类丰富,按照不同季节可分为社前茶、雨前茶、明前茶、夏茶、暑茶、霜降茶(老茶婆)等种类;按照老嫩程度来分又有茶谷(茶芽)、中茶、二白茶、老茶婆等种类;按照存放陈化时间的长短,又分为新茶和陈茶;此外还有茶花、茶果壳甚至龙珠茶(虫屎茶)等一些很另类的茶品,颇受一些资深六堡茶客的欢迎。
1、茶谷:指细嫩的茶叶,如稻谷一样是茶树最好的出品。一般社前、明前、雨前的一芽二叶三叶等精制出来茶叶都是茶谷。过去,黑石山的茶谷都是被粤港茶商抢购一空的。
2、中茶:春末、夏季、初秋采制的一芽三四叶被制成中茶,中茶制作较粗放,揉捻不充分,一般农家留着自己喝。
3、二白茶:除了冬季,农家还会在农闲时采摘一部分长高了的茶芽,并且连老叶一起摘下,因为老叶无法揉捻,所以制出来的茶有黑有白,各种叶态混杂。
4、龙珠茶:即虫屎茶,就是一种特殊的夜蛾的幼虫吃了茶叶拉出来的分辨,挂在网状的茶叶残渣上像珠子一样,专治各种肠胃不适。
5、老茶婆:过去六堡有霜降前后采摘老叶制成老茶婆的传统,蒸汽或水捞杀青再烘干,存放经年之后,会转化出甘甜蜜香,是治一切水土不服之症的良药。现在茶农也会将每年修剪的老叶收集起来制作老茶婆。
6、六堡茶果、茶花萼:这些陈放之后都是农家必备的防暑去湿良药,一般煮饮。
五、农家六堡茶手工揉捻
农家六堡茶最大的特色在于传统手工和六堡镇原种茶青制作,六堡茶从清末民国盛极一时的侨销茶,到解放后的公司合营,联产承包,发展出现代工艺六堡茶,再到如今,普洱茶的风靡让六堡茶再度兴盛,传统农家六堡茶就像一颗散落在“茶船古道”上的明珠,静静的守望者那些养育它的六堡镇山水和古老的岁月!(文章来源于:六堡茶之家 作者:小茶仙)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