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乡村振兴相关策略建议(吴川新农人群像)

在吴川广袤的田野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回归乡村带领乡亲致富,或操控现代化机器浇灌农田……他们被称为新农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排头兵。他们心怀山海之情,用新技术、新知识在田间书写动人故事,为山明水秀的乡村景观增添人文温度。乡村振兴之路道阻且长,于新农人而言,行则将至。

吴川市恒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正锦

推动黄牛产业化 点燃乡村致富火种

“哞——”还没靠近农场,就能听到一阵阵低沉浑厚的叫声。一群黄牛从栏杆里探出头,欢快地吃着玉米秆。不远处,是一片玉米地,再往里走,有一片红橙园。这一片连着一片的农业园位于浅水镇,属于吴川市恒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产业园的主人林正锦是吴川市恒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浅水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浅水镇以牛肉出名,但在之前,浅水镇养牛并未实现产业化。林正锦2015年回乡发展农业后,大力推动黄牛产业发展,让浅水镇牛肉招牌深入人心。

吴川乡村振兴相关策略建议(吴川新农人群像)(1)

他建立了镇上第一个采用良种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的育牛基地和第一个采用牧草、玉米秆进行青贮喂养的肉牛基地。

在他的农业园里,牛粪发酵产生沼气用于日常生活,沼气液则输送到地里,作为金煌芒果、玉米等农作物的基肥使用;同时,玉米秆做成青贮饲料,用于满足场里黄牛的饮食需求以及对外出售。整个生态链无缝衔接,形成循环。

除了吴川市恒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正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浅水镇山茶村委会宝村的村干部。

2015年,由于突出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林正锦当选成为一名村干部,至今已有七年。对林正锦而言,这意味着信任,更代表着责任。

平时,林正锦会认真观察村民的生活。他在发展黄牛养殖过程中发现,村民有养殖牛羊及种植水果的需求,但苦于缺乏技术和销路。于是,他开始规划组建农业合作社,吸纳有意向的农户参加。林正锦给农业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种牛、饲料及技术跟踪服务,农户负责饲养,出栏后合作社负责回收,打造以公司为依托、合作社为基础、农户为保障的“公司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

除了关注村民需求,林正锦还善于挖掘宝村的经济潜力。宝村位置偏远,在经济发展上,与浅水镇其他村子存在一定差距。但林正锦认为宝村的位置有利有弊,宝村虽然边远但风光秀美,且与茂名森林公园和大学城相邻,“结合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发展集观光、研学、民旅和采摘等于一体的郊外游模式”。

在林正锦的推动下,农业园建设拉开序幕。其中,生产场地划分为养殖区、种植区、休闲娱乐区,种植区内又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划分为生产体验区、休闲采集区,原来的池塘被打造成悠闲垂钓区。改造后的农业园打开了宝村发展的新大门,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有力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未来,林正锦还打算利用宝村独有的自然风貌打造农家乐和观光园,因地制宜,让宝村的致富火种燃得更旺些。

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家如

“让农户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9月,在吴川吴阳镇“水稻 禾虫”绿色种养试验田里,一阵微风吹过,掀起绿色的稻浪。碧海荡漾间,隐约可见几个农户手拎着箱子,把箱里的泥团抛向稻田。“总共将投放约150万条禾虫种苗。”广东东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家如一边指导投放,一边向前来参观的嘉宾介绍种养方法。这是林家如工作的常态。她经常和团队探讨农业创新路子,这次的“水稻 禾虫”养殖模式就是她和团队的创新案例之一。其实,8年前她还是个对农业一窍不通的都市丽人。

林家如毕业后进入一家省级媒体,成了一名从事策划工作的白领,过着令人艳羡的都市生活。2014年,在看到家乡成片农田丢荒,林家如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回到家乡去,回到农田里去”。作为行动派,林家如很快行动,没多久,她就辞职,踏上了归乡之旅,开始了自己的农业经营之路。

吴川乡村振兴相关策略建议(吴川新农人群像)(2)

“从事农业工作对我这样一个外行人来说很困难,因为我不懂这些农业知识。”林家如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农业书籍对她来说就是天书。于是,她每晚挑灯夜学、去云南等城市学种菜、向省里的专家请教种植方法、在田间地头待十几个小时……韧者笃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林家如很快熟悉了农业知识,从“农业小白”变身成了“种植专家”。培训时,省里的农业专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从来没见过一个人学习这么刻苦,每一行笔记都做得很细致。”

创业伊始,除了农业知识匮乏,林家如还面临着管理难题。“做农业难,女性做农业更难”,林家如说,“之前,工人们对我都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你一个女生能经营好一家公司吗,能做好农业这种需要日晒雨淋的工作吗。”林家如不爱表达,她以实际行动告诉工人,她能。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那时田间路面设施还未完善,周围一片漆黑,林家如照常在地里研究农作物。忙碌中,她想起一个员工还未归来,担心其在昏暗环境下会遇到危险,于是开车到前方停下,用车灯照亮整条道路。车灯不仅照亮了路,也照亮了员工的心。

农忙时,林家如会招大量女性农工,并给予她们很好的福利待遇,还会经常和员工交流,甚至陪护女农工产检。她认为,“作为一个女性,我有义务帮助其他女性。”员工对林家如的态度,已从当初的质疑变为“很难再遇到像林姐这么好的领导了”。

几年来,林家如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一家总投资5680万元,集优质粮食作物研发、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联合创新基地、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广东省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等荣誉。

从繁华都市到田野乡间,林家如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很高兴成为助力家乡发展的一分子,我要让跟着我的农户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林家如笑着说。

吴川市汉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岳培

“发展特色种植有思路才有出路”

2019年8月,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课堂上,杨岳培边听边认同地点头,手也时不时跟着做笔记,笔尖在纸上飞舞,发出“沙沙”的声音。参与培训前,杨岳培刚任职吴川市汉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政府组织的培训来得太及时,让我重新理解农业现代化,找到了农业生产的方向。”杨岳培激动地说。

吴川乡村振兴相关策略建议(吴川新农人群像)(3)

时间拨回到2013年,杨岳培刚从事农业工作。新手上路,难关接踵而至。“当时很纠结种什么农作物,跟风怕供大于求,自己培育又没有思路,处于一种想干又不知道怎么干的状态”,杨岳培和姐姐杨锦梅选好种植品种后,又遇到了农产品推广的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创业之路上总笼罩着一团迷雾,想往前走,却又不知走向何方。

直到201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培训不仅让杨岳培取得《农业职业经理人结业证书》,还启迪了他的新农人之路。培训结束后,他和姐姐结合吴川的地理气候环境,因地制宜,以水稻、玉米、红薯、西瓜和特色蔬菜等农产品为主,种植出“新红宝”品种西瓜、“黄麒麟”黄心西瓜、“金银粟”水果玉米等特色品种。

其中,“新红宝”品种西瓜在覃巴镇颇有名气。覃巴西瓜种植历史由来已久,是当地人夏天必吃的解暑佳品。杨岳培说:“‘新红宝’是当地的特色西瓜,特点是个头大、入口即化、甜度适中。”去年,他们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种植了大西瓜,不仅硕果累累,而且获得许多当地买家的点赞:“这西瓜有儿时的味道”。这些瓜果除了在当地市场畅销,很多也被销往珠三角等地。

在当地,因为种植西瓜,杨岳培和姐姐还有个可爱外号——西瓜姐弟。平时,除了在田间干活,姐弟俩还喜欢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乡村生活,开辟助农新渠道。“我蛮喜欢发短视频的,隔三岔五就发一条。”杨岳培和姐姐经常记录劳作的美好瞬间和农作物生长过程,收获了很多粉丝。

自2019年培训后,杨岳培又相继参加了广东省科贸职业学院培训、湛江市乡村工匠生产应用培训……2021年,杨岳培被认定为“广东省乡村乡土专家”;同年,公司被吴川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城乡创业青年示范基地”称号。

“发展特色种植有思路才有出路。”杨岳培说,下一步,将继续以特色农产品种植为核心,建立覃巴当地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把产品和市场的渠道彻底打通。

广东美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志华

“藕”遇商机“莲”起乡村梦

黄志华种植莲藕的故事,源于一场意外。

2019年春节期间,为了照顾家里老人,黄志华和发小毅然放弃深圳的工作,回吴阳镇达上村开农家乐。打造一间农家乐,优美的景观必不可少。于是,黄志华费九牛二虎之力,建造了一座荷花池。“之前想把荷花作为农庄的主打景观,吸引游客来打卡。”黄志华说。

然而,开业后,农庄生意惨淡,反而那片池子里的荷花开得灿烂。夏天一到,荷叶在微风中翻卷,荷花的清香四处飘散,黄志华欣赏着如诗如画的荷花美景,目光逐渐从荷花移向荷叶底下,他沉思道:“为什么不能把荷花都用起来呢?”从此,黄志华成了一名种藕人。

吴川乡村振兴相关策略建议(吴川新农人群像)(4)

为了把莲藕种好,四年来,黄志华每天学习和实践种植、管理、取样观测和合理管控农作物生长情况,了解掌握莲藕等相关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同时,研究分析吴川市莲藕市场行情。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志华的农业园发展得越来越红火。

“莲藕种植,除了保证种苗的品质,还要做好病虫防治。”2019年黄志华刚接触莲藕种植时,农田大多采用人工洒农药的方式。他经常和两个工人一起,戴着防毒面具,全副武装地下田喷洒农药。有时候,三人还会在偌大的田里迷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自己摸索着找出口。“人工喷洒农药非常辛苦,因为白天高温,农药容易蒸发,所以一般选择在晚上喷洒,成宿成宿地下田工作。”黄志华回想起那段岁月,仍心有余悸。

人工喷农药成本高、效率低,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莲藕的规模化种植要求更高效的农药喷洒方式。于是,三年前,黄志华决定大力推行农业自动化时,首先从农业植保无人机入手。无人机一次能浇灌几十斤农药,喷洒范围广,同时可以控制喷量,实现农药精确喷洒。

事实上,在决定应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时,黄志华遭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无人机哪有人工好使”“别在没用的东西上浪费钱”……但他坚信农业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时间会证明一切。走在莲藕塘旁,经常会看到黄志华拿着遥控器,练习操控无人机。镇上无人机飞手少,他只能自己报名参加培训,学习飞防知识。

如今,飞防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周边农田也开始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黄志华也已成为植保无人机系统初级操作手,可以熟练操作无人机为自家农田喷药。

黄志华在质疑声中也不断收获了掌声,2021年,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广东省乡村乡土专家”;2022年,又取得种植技术生产应用专业助理级工程师职称。

从当初一座观赏性荷花池,到今天的近千亩莲藕田,黄志华和莲藕的故事,始于意外,成于坚持。“我们正逐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莲藕品牌,助力吴阳镇乡村振兴。”黄志华不无自豪地说。

广东李宝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

“95后”退役军人逐梦乡野

每到节假日,李宝记实体店门庭若市,顾客赶着来买糖醋蒜头。一道年轻的身影穿梭其中,一会儿和店员交流,一会儿给顾客递产品,他是广东李宝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新农人队伍,他们用创新思维发展农业,27岁的李健就是其中一员。

2015年,正在读大一的李健,受到当兵退伍的哥哥影响,报名到部队服役,并于退役后继续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到了毕业季,他选择回到吴川黄坡镇,与哥哥一同创业。

吴川乡村振兴相关策略建议(吴川新农人群像)(5)

糖醋蒜头是吴川黄坡镇的传统美食,酸甜脆嫩,其制作技艺已传承上百年。李健祖上三代人都在经营这一传统美食。李健小时候常吃爷爷做的糖醋蒜头,长大后,糖醋蒜头化作一缕缕乡愁萦绕在他心头。带着对家乡美食的热爱,李健和哥哥决定把创业目标锁定在蒜头这个方向。

在从事农业工作初期,他们和其他新农人一样,遇到了许多困难。想起那段时光,李健叹了一口气,“当时只想着公司怎么能活下来”。一次失败后,李健和哥哥痛定思痛,决定“发现一个问题,就要立刻解决一个问题”。

同时,李健开始不断学习,运用自己在部队和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并融入当下火热的直播带货和电商平台销售,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良,他们生产的蒜头销量渐长。与此同时,为了推广更多家乡美食,他们设立了5条现代化农产品加工生产线,除了糖醋蒜头,还生产吴川其他传统食品,如田艾籺、果粽、年糕、海鲜蟛蜞汁等。

公司逐渐从“活下来”向“活得好”发展后,李健和哥哥开始关注乡亲的就业问题。他们发现一些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处于没有工作但又渴望工作的状态。于是,李健组织就业困难人群参加培训班,并在培训后,安排他们在自己公司工作,带动当地村民增加收入。此外,每年的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李健都会带领员工为低收入家庭送去大米、花生油、年糕、果粽等。

近日,黄坡蒜头制作技艺入选吴川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健认为,糖醋蒜头做得好的秘诀在于原料,农产品加工公司做得好的秘诀在于用心,他会继续用心做好糖醋蒜头,全力助推家乡乡村振兴。

【撰文】姚瑶

【图片】受访者提供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