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为什么要 千方百计逼反朱棣(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朱棣)
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朱元璋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登基。朱允炆上位后,“藩强君弱”,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开始忽悠建文帝削藩。这一削藩,直接导致了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即位后,未曾有失德之举,削藩也是自己家的事,按理来说,老百姓是不希望再起战事的,也就是说朱棣造反是不符合民意的。另外,朱允炆作为中央政权掌握的兵力远远大于燕王的,但是却让朱棣成了历史唯一一位藩王造反成功的。
明明朱棣在战力、民心上都不占优势,但偏偏就让大明王朝自此换了主人,朱允炆怎么就干不过朱棣呢?
一、削藩的顺序出现了失误
在削藩的顺序上,齐泰、黄子澄意见不一。齐泰主张首先除掉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则主张先除掉有过错的藩王,取得舆论支持。朱允炆选择了黄子澄的方案,先后削了5位亲王,正是这5位亲王的现状让朱棣决心起兵,然而朱允炆未曾采用齐泰的方案,给了燕王足够的准备时间。
二、朱允炆的优柔寡断
大战之前,朱棣派其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参加朱元璋的祭祀仪式。朱允炆本可以软禁朱棣的三子作为人质,借此牵制朱棣。可朱允炆犹豫再三,还是将这三个人放行了。另外,所谓“擒贼先擒王”朱棣反叛后,建文帝却明诏不允许伤害朱棣,导致朱棣多次绝处逢生最终险中得胜,燕兵越战越勇。
三、用人上出现了问题
一提到朱允炆没能阻止朱棣,后人总把问题归到李景隆身上,兵败正坝村和白沟村后,军心溃散,易守难攻又粮草充足可打持久战,但继续委以重任的他却一意孤行。李景隆兵败涂地,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当朱棣部攻入南京城时,李景隆开城投降,南京失守。
四、战术上不合适
燕兵和中央军的优缺点还是很明显的,燕兵常年固守北平,有常年塞外作战抗击蒙古兵的经验,但是无奈将少兵少;而中央军不缺人,但是常年在内地,作战的机会少,经验不如燕兵。针对燕兵的缺点应该是尽最大可能去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中央政府的战术也是恰恰相反,一城一城地守,一地一地地防,结果是燕王朱棣的军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朱允炆无论胆识谋略还是阅历都无法与朱棣相比,这多重的因素,最终造成了朱允炆占据了那么好的优势,却最终生死不明的可悲结局。
#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朱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