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1)


2009年11月22日,在北京保利夜场,曾巩的《局事帖》最终以1.08亿元落槌成交,成为第一件过亿的中国书法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2)

局事帖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3)

局事帖

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大观夜场”,《局事帖》又被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的成交价收入囊中。《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的传世墨迹,为曾巩62岁那年写给同乡故人的一封信,共124字,可谓字字如金。人们通常会惊讶于价格高额的字画,然而对于这幅画背后的作者—曾巩,很多人或许还不是特别的了解。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如果我问你“唐宋八大家”都有谁,你可能会说苏轼、欧阳修、柳宗元等等诸位历史名人。但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少有人会提起曾巩的名字。就连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发现网上关于曾巩的文章实在是少之又少,那么同样是“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曾巩的名气远不如苏轼、欧阳修他们?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4)

山东济南,大明湖南丰祠内曾巩塑像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5)

曾巩画像

曾巩,字子固,在其所著《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中提到自己:巩性朴陋,无所能似,家世为儒,故不业他。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传统读书家庭出身的孩子,饱读圣贤之书,像自己的父辈一样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这是曾巩少年时期的想法,也是贯穿他一生的道路。十二岁时,曾巩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对于儒家经典更是一目了然,更将这些儒家教义深深的铭记于心,终其一生推崇儒道。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6)

一本书吃一辈子

在曾巩所著的《王子直文集序》中对于:至治之极,教化既成,道德同而风俗一,言理者虽异人殊世,未尝不同其指。何则?理当故无二也。是以《诗》、《书》之文,自唐虞以来,至秦鲁之际,其相去千余岁,其作者非一人,至于其间尝更衰乱,然学者尚蒙余泽,虽其文数万,而其所发明,更表里,如一人之说,不知时世之远,作者之众也。呜呼!上下之间,渐磨陶冶,至于如此,岂非盛哉!曾巩认为儒家经典历经几千年,期间有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期作新的补充,然而如今读之犹如一人一言之思想,可谓圣人之言穿破时空的限制,虽非一日一人之作,却如同出自一人之口。可见曾巩对儒家之厚爱推崇。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7)

元丰类稿五十卷,元刻本,为宋代曾巩文集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嘉祐二年(1057年),这一年欧阳修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在本场考试曾巩登进士及第。自此曾巩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地方官生涯。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8)

图为《齐州二堂记》,曾巩曾在趵突泉边兴建“泺源堂”并作《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谁以“趵突泉”的名称

曾巩的一生都沉浸在儒教的修为中,终其一生未改信仰,这也是曾巩最为所称道的一面。清代王一夔《元丰类稿序》有言:宋潜溪评先生之文,谓如姬、孔之徒复出于今世,信口所谈,无非三代礼乐,此可谓知先生之深者。作为一名忠贞的儒家门徒,曾巩一生只遵循儒家的“道”,心目旁骛的学习圣人之学,将自己的个性融进儒学里,更是将一生的为官之道也融入进儒学里。

在其所著《思政堂记》中言道: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

《阆州张候庙记》中言道:圣人者,岂用其聪明哉?善因于理之自然而已。其智足以周于事,而其辨足以不惑,则理之微妙皆足以尽之也。故古之有为于天下者,尽己之智而听于人,尽人之智而听于神,未有能废其一也。为政者,绝不是一时法度之治理,而是以一己之力善诱百姓教化世人,非以力治政,而是以理治政。更不可依靠一时之法令来约束百姓,而是需要统治者从自身开始修身,进而达到以理治国的理想状态。这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可谓是如出一辙。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可能有人会问,那是不是不需要法律,全凭仁义道德来约束人们?虽然曾巩向往的理想社会制度可能是这样,但是曾巩还是能够认清现实的。在其在所著《说用》一文中表示:兴于上而阴被于下,驯于其心而不可强通于其耳目,不可得而识其微也。世之于仪,繁于声音,执于器,据于文字,以力驱而法缚者之求之也愈妄。”曾巩强调表露出一个明显的倾向:政令法度固然必需,但不应该人为地造成烦琐状态,这种外在的治政措施应以简约易知的形式存在。

在其所著《为治论》中表示:复农于田,复士于学,复官于职,复兵于耕,复佛老于无,以正民之业,制礼节用以养民之财,修仁义之施以教民之俗,先王之法度,大者不过乎此。而因今之器,顺今之变以行之,归之乎不失其所为之本,不务其末而已,时之相去虽万岁可行也。曾巩表示各行各业,无论身居何位,应是各在其位,顺其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不过遵循了每个人的固定发展方向,政府帮助百姓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也无需标新立异,改革创新。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提到“改革创新”,是不是想到一个好熟悉的人?没错,就是我们前几天刚给他写过文章的王安石。尽管王安石与曾巩早年间便相识,互为挚友,但是在政事方针上主张各安其位,顺其自然的曾巩必然会与力求创新,废除旧政的王安石产生激烈的摩擦碰撞,甚至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争论无关个人,只是主义之争,也是那个时期为数不多“只论事,不论人”的国事之争。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10)

王安石老师再次出来了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人物简介(唐宋八大家只有)(11)

按照辈分,王安石应该叫曾巩表舅

作为一名优秀的北宋王朝中高层公务员,曾巩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治国理念,在其给初继大位的宋神宗所上的《熙宁转对疏》中提到:《易》曰:正其本,万事理。故臣以谓正其本者,在得之于心。得之于心者,其术非他,学焉而已矣。古之圣人,舜禹成汤文武,未有不由学而成,而傅说、周公之辅其君,未尝不勉之以学。故孟子以谓学焉而后有为,则汤以王,齐桓公以霸,皆不劳而能也。

各位看官也不用费力的去看文言文了,其实字里行间透露给皇上的信息就是一句话,要皇上“以学为德”,继而才能成就一番盛世景象。当然年轻有为的宋神宗显然对于曾巩的“以学为德”的学说不是特别的感兴趣,转头就和王安石一起搞变法了。

执着的曾巩一心认为教化世人是实现太平盛世的唯一途径,至于所有的附加制度不过锦上添花,不关紧要。正其本,万事理才是曾巩始终认为最理想的政治状态。但是显然这样的理念在“强敌环伺、强干弱枝”的宋王朝很难有哪位皇帝能够给之买单。危如累卵的宋王朝需要一棵救命的稻草,而不是一本被世人翻了几千年的圣书。

曾巩一生历任司法参军、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地知州。致力于平反冤狱、救灾疏河、修城兴学、整顿吏治,深受群众拥戴。可以说曾巩就是大宋王朝中高层公务员的一个标杆,在地方任职十余年任劳任怨,将自己作为圣人门徒的一面发扬光大。与同时期的苏轼、王安石、欧阳修不同,曾巩的一生没有欧阳修的显赫和王安石的辉煌,他长期不遇,但又不是苏轼那样的起落升沉,他更接近中国封建社会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势。

较比苏轼、王安石、欧阳修起伏跌宕的一生,曾巩的人生则更接近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同样的怀才不遇(姑且认为我们自己有才吧),同样一生普普通通,同样平静的生活没有一丝波澜。但不一样的是曾巩一生都秉承着一个信念,从一而终,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所热爱的不懈奋斗,这也是作者在曾巩的人生中所理解的。我们的世界远比曾巩的世界更为丰富多彩,太多新鲜的事物在冲击着我们,我们也许没有曾巩那样一生坚守的信念,但是保持一颗纯粹的心,不为外界所扰乱,是我们应该为之思考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