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

“天下三大行书”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说起三大行书,只要是书家或书法爱好者,无人不识,无人不临摹过其作品,至今难以超越。“书圣”王羲之的第一大行书《兰亭序》,更是家喻户晓。一、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大行书!王羲之(公元321年~379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出身东晋显赫的王氏家族,文学修养很高。他早年曾向女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学书法,后又博览李斯、曹喜、梁鹄、蔡邑、钟繇等人的书法,兼习众法,擅长隶、楷、行、草诸书体,创造出新的书法风格。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夏日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临水“修褉”,古时风俗,每年这天用水消除不祥,随意取饮、作诗、唱和,诗集汇聚在一起称为“兰亭诗”,又称“褉帖”,行书即兴自然潇洒书写而成,后人称《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字,布局参差错落,点画相应,气脉相通,“似奇反正,若断还连”一气呵成,十分精到,代表了王羲之的最高造诣。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

《兰亭序》原稿

2、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大行书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故又称“颜平原”,官至鲁郡公,故亦称“鲁公”。

颜真卿唐代创新书家,席诸遂良楷法,从师张旭,得“锥画沙”笔法,楷书点如坠石、丰腴雄伟、质朴自然;《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季明的文章草稿;其侄为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幼子季明,因讨伐叛军,常山被叛军攻陷,杲卿父子被俘,先后被害。

颜真卿为文致祭,抑制不住感情的倾泻,磅礴迅疾的笔墨中,毫不拘谨地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精湛书艺充分发挥出来,笔墨也是一气呵成,笔多露锋,侧笔取势,提按内掩,神气纵逸,顿笔外拓。全文234字,含涂去34字,总共268字。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2)

《祭侄文稿》原稿

3、苏轼《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大行书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 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他作诗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主张不必泥古,提倡适意,为“宋人尚意”起了开端。苏轼与蔡京(一说蔡襄)、黄庭坚、米芾,世称为“宋四家”。
  • 《黄州寒食帖》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一零八二年),是元丰三年苏轼反王安石变法失败,政治上失意,谪居湖北黄州后的代表作。苏轼又自谓(号)“东坡居士”,诗中自叙其来黄州三年,生活的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眼前觉萧瑟难受,其以心绪或慢声细诉,娓娓道来;或放任声腔,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一抒性情。
  • 此帖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字体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笔墨与心境相随起伏,如滔滔江河之泻,宣泄于纸卷之上,当为“苏书第一”。苏轼《黄州寒食帖》共17行,126字。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3)

《黄州寒食帖》原稿

二、“天下三大行书”的共性:原创性、抒情性、思想性

从《兰亭序》到《祭侄文稿》,从《祭侄文稿》到《黄州寒食帖》我们可以感受到三位建立丰碑的书法巨匠和书者的人文精神,在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上,有其唯一的共性就是:

都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书家,都是一脉相承的即兴抒情,都是一气呵成的书法稿件,都是毫无雕琢拘谨的刻意之作,都是沿着自己的思想脉络激情、昂扬、思辩的“天合”之杰作。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历代书者奉为圭臬,成为学习书法的典范。1、原创性
  • 三大行书,都是即兴记录的书写原稿,部分文字有涂改、漏字填补等,反而增加了原创的自然书写气息,增加了如“天人合一”的美感!
  • 《兰亭序》是王羲之与朋友“修褉”作诗唱和,现场即兴记录下来,其实就是现场书稿,据说,王羲之回家后想重新书写一遍,但是,不管怎么样写,也无法写就原稿的笔墨心境状态,还是选择了现场即兴写就的原稿。
  • 而《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获知侄儿季明被害后,也是一气呵成的悲壮情感,在笔墨里表现无遗,自然天成。
  •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记录了苏轼反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政治上失意的萧瑟凄然的心情,从字里行间,字的忽大忽小,其怅然若失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2、抒情性
  • 王羲之抒发的是兰亭暮春的和畅之美。书写出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表达了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合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的“五合”荟萃的和畅之情!
  • 颜真卿抒发的是致祭侄儿的悲壮痛苦,书写出如泣如诉之情!
  • 苏轼书写的是政治上失意的萧瑟凄凉的心情!
3、思想性三位都是杰出的书法巨匠,都是官僚士大夫,均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精神,历代书家临池不但学其书,而是品其行、修其德、养其性、悟其道。三、“天下三大行书”对当代书坛有哪些启示?1、自然书风的书写性已经被改变

加强原创性与书写性的培养,改变其当今书家过多的社会表演性,刻意性的“矫揉造作”之作,沉淀下来好好写字临帖相结合,加强长期书写性的锻炼,不要急于为创作而创作,为表现而表现,从而失去了古人书风应有的自然、诚实的书写状态!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4)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5)

笔者意临米芾,临摹性创作片段

2、书法生存状态和功用已经被改变
  •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的重要之一的唯一,就是书法!但是,现在书法的生存状态和功用已经被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现代文字印刷、交流的工具比古人强,书法的实用性逐步转为艺术性,书法的社会功能,生存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原来古人的小幅小字,书札、文件传递交流信息的必须工具,而现在书法已经作为艺术品厅堂挂览欣赏为主,于是由原来的实用功能转为今天的纯艺术功能,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职业存在。
  • 已经有了专门的书法专业与职称,如书法博士等,靠这个吃饭了,艺术形式、外观也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的小字小幅向大幅巨制转变,注重形式外观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艺术审美取向和造美手段也变得更加多元。
3、当今,“定势、定式、定向”创作而书写、习字,变得更加空有其外,而失去书法人应有的更多修养、内涵。
  •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三位不同时代杰出的书法巨匠,之所以他们是“天下三大行书”,其基本的都是书家原创内容,发自内心的书写状态,都是大学士,都是自然天成的随性书稿,更没有矫揉造作,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其实就是水到渠成。
  • 抄抄诗文、经书、名言、警句……等等等,成为今天书法艺术的生存状态,古人所具备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通,已经基本“失传”,现代书家都“抄”近路走了,走偏锋、走捷径、混圈子,这些恰恰是所有“获得高奖”或“兰亭奖”的必由之路似的。
  • 由于书法实用功能,变成了艺术功能,所以,书法艺术变成更加重视书法行业的“形式主义”。“形式感”偏重书写状态,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代书家更多倚重“形式感”,特别一些善于“运营”,社会知名度有了点“名堂”的书家,其个人的内外环境,更是充斥形式主义,作品亦然。已经没有多少人真心习古,传承古人应有的“风骨”,大肆“创新”来建立自己的“面貌”,似像非像中来寻找自己的“丰碑”,让不是专业书法的文人墨客,看到这些“大作”,也似懂非懂,也望而兴叹,叹为观止!
四、请欣赏当代部分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再来看看古人书风,与“天下三大行书”,我们又能有哪些感悟?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6)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7)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8)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9)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0)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1)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2)

以上是各届兰亭奖获得者作品,值得欣赏,确实不愧为当今翘楚,让笔者望尘莫及!

  • 但是,让我们更深有感触的就是,有些现代书风,似乎少了点什么,也许缺失了古代书风那种平实、自然的舒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那种超现实的艺术形式。笔者暂无“眼力”更多评价现代书风现象,是进步了还是超越了古人?但是,作为任何一个有“感觉”的书家,我们的书法考核体系,至少还要坚守更多的古人那份自然书写原创性、自然创作状态的那份执着,让平实原创的作品见“真奇”!
综上所述,从“天下三大行书”的感悟中,我们也许会体会到,真正能考核书家的好作品,应该是一个书家长期学习、经营、积累、生活、工作的一部分。

好作品的形成,绝对不全是“自我制造选题”,然后送稿参与评选,再混迹圈子,而是应该信手拈来的原创作品。只有调整考核机制,才能真正发现和培养未来更多的“天下三大行书”,比如依照古人最为“科班”的科举制度“现场应试笔试”作文形式,来考核、发现和弘扬我们的书法文化艺术瑰宝,也许不乏为最好的考核形式,树立更为公平、正气的书风,以及评价考核体系!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3)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4)

行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何为天下三大行书)(15)

关键词:天下三大行书、原创性、抒情性、思想性、书风、考核机制、评价体系。

2020、7、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