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量守恒定律的导出方式 动量守恒定律的起源

动量守恒定律是最早发现的一条守恒定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们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观察周围运动着的物体,我们看到它们中的大多数,例如跳动的皮球、飞行的子弹、走动的时钟、运转的机器,都会停下来。看来宇宙间运动的总量似乎在减少。整个宇宙是不是也像一架机器那样,总有一天会停下来呢?但是,千百年来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并没有发现宇宙运动有减少的迹象。生活在16、17世纪的许多哲学家认为,宇宙间运动的总量是不会减少的,只要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物理量来量度运动,就会看到运动的总量是守恒的。这个合适的物理量到底是什么呢?

笛卡儿的定义

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儿提出,质量和速率的乘积是一个合适的物理量。但是后来,荷兰数学家、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在研究碰撞问题时发现:按照笛卡儿的定义,两个物体运动的总量在碰撞前后不一定守恒。

牛顿的动量定义

牛顿在总结这些人工作的基础上,把笛卡儿的定义作了重要的修改,即不用质量和速率的乘积,而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这样就找到了量度运动的合适的物理量。牛顿把它叫做“运动量”,就是现在说的动量。1687年,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某一方向的运动的总和减去相反方向的运动的总和所得的运动量,不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还指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的共同重心的运动状态,也不因这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改变,总是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结论:从守恒条件的进一步追问中,完善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完整地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给出系统受力分析图,得出具体结论。

相互作用的物体,只要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者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用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相互作用,验证之。

一分为二验证:等质量的两个滑块通过金属弹性环相互作用(系统原来静止,烧断系住两滑块的橡皮筋),实验表明,两滑块作用后的总动量矢量也为零。具体操作中,用两只光电门(接到数字计时器s1挡)分别测得作用后两滑块的时间(即两滑块上装有相同宽度的遮光板经过光电门的时间)相等(用数字计时器中的“转换”挡,调出每次记录的时间)。

合二为一验证:等质量的两个物体,一个运动与另一个静止相碰后合二为一,分别测得碰前、碰后的时间。(只一个滑块上装有遮光板)。

知识要点梳理

1.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p=mv.

2. 冲量也是矢量,冲量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浅谈动量守恒定律的导出方式 动量守恒定律的起源(1)

,F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3. 冲量定理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I=mv₂-mv₁.

4. 动量定理可由牛顿运动定律直接推导出来,因此动量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是一致的,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的题目,不少都可用动量定理来解。在有些题目中,用动量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要简便得多。

5. 对于由多个相互作用的质点组成的系统,若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在受力过程中始终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可表达为:m₁v₁ m₂v₂=m₁v₁' m₂v₂'.

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它是一个实验规律,也可用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出来。

成立的条件

动量守恒是有条件的,即合外力为零。具体类型由三: 系统根本不受外力(理想条件);有外力作用但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或在某个方向上外力之和为零(非理想条件);系统所受的外力远比内力小,且作用时间极短(近似条件)。

公式

公式

p=mv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碰撞,碰撞前后两个物体mv的矢量和保持不变。

由于速度是矢量,所以动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