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收入多少(为什么很多诗人都喜欢做官)
首先说下唐代官制,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少数民族政权的职官制几个方面。它的体系就是三省六部制。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所以官员们不论职位高低大小,入职的话分散在这个体系内不同岗位上。那么为什么有唐一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呢?
一、学而优则仕,当官可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诗赋只不过是文人抒发胸臆的副产品而已,写诗写得好最多有点名气,朋友多一些。在唐代,当作家发稿多既带不来多少经济收入,个人的雄心壮志也无处施展,没有一官半职的白衣平民,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衣锦还乡,光耀门楣,这些才是文人们追求的最高理想,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对功名却是相当热切执着的。所以学子文人们穷毕生之力一次次参加科举考试,以期改变命运。比如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科举制考试内容决定学子们的努力方向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分常科、制科二大类。其中常科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道举等,此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
经常举行的是明经与进士二科,进士科最为难考,主要考试方式是诗、赋写作,也最能显出应试者的真才实学,临场发挥。唐中叶后又增考诗赋,并重视诗赋的考试,往往帖经不合格的,如果诗赋考得好也可以录取。严羽《沧浪诗话》里面说“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这是唐诗兴盛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
明经科的考试以死记硬背为主,又可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等。只要求熟读经义注疏就行,对于经义也未必真懂,录取的比例也较大。进士科大约每100人只有一二人被录取,而明经科大约每10人就有一二人被录。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科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为进士及第者前程更好,更受人尊重,反过来又促使朝野上下更重视进士科,成功代表比如王维,白居易,刘禹锡。
所以学子们的考试目标——进士及第,考试重点内容——诗赋,都很明确了,在诗赋上付出投入与来日收获也是成比例的,对于考试成功的人来说自身素质修养不必说,写诗也就成了生活的点缀,胸臆的抒发,而且当官之后较之普通人更有条件保存自己的诗稿,流传相对更多更广。
三、皇帝爱好诗歌,诗歌的主旋律地位让人们都喜欢诗歌
整个唐朝,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大都喜欢诗歌,因而写诗写得好容易得到皇帝垂青提拔,即使科举没有考中,因其诗名也能得到一些在门阀手下做幕僚的机会。
比如初唐唐太宗本人非常喜欢作诗;盛唐唐玄宗曾经将李白招为翰林学士,作文学侍从之臣;元稹因为诗歌写得好得到唐穆宗的多次提拔,甚至将元稹的诗作送给宫中御览,一时间连宫内嫔妃都称呼他为“元才子” 。
再比如白居易,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唐宪宗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提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耐”宪宗皇帝觉得无礼的是白居易的各种谏疏,不是诗歌,并没有因为揭露矛盾抨击现实的诗作而对其迁怒罪责。
白居易死后,宣宗皇帝亲自写诗《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臣子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唐宣宗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
由此,王公卿相到黎民百姓都喜欢作诗吟诗,而苦读多年成功参加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宦中的一员,擅长作诗就不足为怪了。
四、“官场”不幸诗家幸,很多著名诗人并没有当过官
“官场“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功成名就的人,杜甫两次考进士不第,安史之乱时当左拾遗的短暂时光可算一生中最光辉的一段日子了,也只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李白甚至不曾参加科举考试,只短暂地做了一段翰林供奉。
很多有名的诗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做过官,但不妨碍他们为诗歌思想内容的丰富成熟做出贡献。比如孟浩然,虽然张九龄爱慕其才华曾招为幕僚,终生只是一介布衣。
比如罗隐,科举十次不第,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但并不妨碍我们读他们的诗,喜爱他们的诗,比如罗隐《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身份高低贵贱都是过眼烟云,诗作流传千古,至今仍被人们传唱才是永恒,毕竟比起身份,我们更熟知的是诗人的作品。
作者:小安,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