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康监测小贴士(如何保护家人免受感染)

居家健康监测小贴士(如何保护家人免受感染)(1)

清明假期,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进一步加剧疫情传播风险,温州市疫情防控面临严峻的“外防输入”。从外地来(返)温人员,按要求需要居家健康观察的,规范的流程是怎样的?如何做可以保护家人的安全?记者就此采访了温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林丹。

据介绍,居家健康观察又称居家隔离,主要针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实施“14 7”的入境人员、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

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健康码赋黄码,须配合做好核酸采样和健康监测,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口罩、消毒剂等防护用品,每天早晚各一次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并将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

个人非必要不外出,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出的,要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报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时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得进入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得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公共场所,不得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拒绝一切探访,其他人尽量不进入隔离房间。

居家期间,如何保证家里其他成员的安全?

林丹说,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应单独一室居住,居室要通风良好并具备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房间内避免使用中央空调。观察对象和家人均须规范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并做好居室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

另外,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尤其是在动车的旅客中,发现多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对此,温州市疾控专家提醒,没有要求居家健康观察的外地来(返)温人员,在落地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也请按照居家健康观察规范居家,不要前往公共场所。居家期间,戴好口罩、勤洗手、与家人保持1米距离,等到风险排除后,再外出。

转自 |温州新闻客户端

来源: 温州商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