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

作者 / SYX

真宗灵前,刘娥回忆起听政12年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挥使手中权力,自问无愧真宗、无愧大宋天下。从一介孤女登上后位,到辅佐幼帝、结束党争、兴办州学、创设谏院、扳倒丁谓,刘娥这一生,可谓惊心动魄、传奇不已。生命最后一刻,与真宗相遇、相识、相知的前尘往事涌上心头,感念仁宗将执掌的是一个政通人和的朝堂,刘娥安详离世。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1)

至此,《大宋宫词》讲述的传奇故事落下帷幕。从开播前的万众期待,到首播后纷至沓来的“指教”,这部宋风传奇剧,经历了跟剧中女主人公刘娥一样的“坎坷”。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前几集经历了意想不到的非议,但,在热度、播放量上,这部剧的成绩很能打。播出期间,在三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均位居前三,骨朵、德塔文、云和等多个数据平台的数据也长期位居同档期剧集前列。

正如导演李少红所说,没有批评的赞美毫无意义。但今天,在不冒犯那些“指教”的前提下,我们想在全剧收官后,结合完整的成片,给这部被误解的作品一个客观评价。

《大宋宫词》的最终篇幅是61集,若按原定计划,它的初剪成片是86集。不可抗力作用下的精简调整,让女主人公刘娥的“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甚至也造成了首播之初,观众对剧情进展过快的质疑。

这种来不及解释的“先入为主”,是一种误伤。全片61集的宏大篇幅,只因前几集的“出乎预料”给出低判,未免有失公允。如果耐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个讲述蜀地孤女称后临朝的传奇故事,有太多值得称道之处。

“虚”“实”之间,传奇的另一种答案

《大宋宫词》的时间轴在“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之间,是宋朝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不容忽视且极为发达的一段历史时期。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2)

当然,这是历史书上的说法。对普通观众来说,对这段历史,他们更为熟知的,是话本里演了无数次的那段宫闱秘闻——狸猫换太子。

传奇演义里,“心术不正”的刘后与太监郭槐狼狈为奸,在李妃产子时,用剥了皮的狸猫换走李妃的儿子,并带回宫里假装自己所生。李妃被阴谋诡计所害,流落民间,后来仁宗登基,认回生母,揭露刘后的恶毒面目,李妃洗刷冤屈还朝。

历史上,仁宗认母确有其事,这是“实”;但刘后心术不正,使计狸猫换太子就是无稽之谈的“虚”。有常识的人都明白,好好的孩子,怎么会一生下就变成狸猫,这是明显站不住脚的。

《大宋宫词》版狸猫换太子在“虚”“实”之间,做出了另一种既符合戏剧期待又符合生活逻辑的解读。

刘娥不幸滑胎,为保全刘娥的后位,也为朝堂统治巩固,真宗主导了一切。原本,只等李妃生下孩子便抱给刘娥,另安排一宫外妇人生下的孩子“还”给李妃,两个同一天出生的婴儿调包该是天衣无缝。不成想,潘妃作梗,欲以狸猫惊吓李妃,“天意”的一场大火,让烧死的狸猫留在了“案发现场”,被误认成李妃生下的孩子。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3)

关于真宗的动机,有一处非常让人动容。刘娥问如果李妃生下的是公主,宫外妇人生下的是男婴,岂不是要跟村妇交换,若干年后,让一个平头百姓坐了皇位?真宗答:“天下子民便是我大宋的子民,只要他能堪大任,社稷江山,交付他手中,朕无憾,亦无罪。”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4)

此等格局,让传奇演义里局限于后妃之争的狸猫换太子,上升到了新高度。刘娥不再是被扭曲的丑恶形象,真宗不得已而为之成了“主谋”。两人面临“私情”“大义”的两难拉扯,最终铸成了天意、人为下的阴差阳错。格局打开了,视野上升了,人物、动机更加复杂,相应地,扑朔迷离的狸猫换太子案,也都解释得通了。

取材于传奇,用新视角、新方式做出新解读,让传奇故事焕发出新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大宋宫词》弥新表达,应当被看到。

立体的女性视角

刘娥这个女性角色,是全剧的戏眼。史书上,对这位“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留白颇多。其人生平,在当时未有专业学术著作予以完整、详尽记载。

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小说家蔡东藩在其所著的《宋史演义·第二十四回》中评价:“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种说法,被广泛引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后世文人对这位传奇女性的最高评价。

蔡东藩是一位爱国的男性作家,忧愤袁世凯窃国,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欲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在他的《宋史演义》里,认为刘娥高于吕后、武则天,有刘娥不夺政的因素在。

《大宋宫词》中的刘娥,整体形象是符合主流历史观的。但,一种进步是,在这个女性导演执导的女性传奇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立体女性视角下,一个鲜活可感的女性形象,不再是非此即彼的“恶”或“不恶”。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5)

刘娥不仅是一位女政治家,更是妻子、母亲,一个“晓大义”也有“私心”、有政治手腕却也会脆弱的普通女人。

赵恒驾崩,“朝堂F4”力谏刘娥垂帘听政,苏义简过于心急,刘娥一个点到为止的眼神,苏义简欲言便止,不敢直白再谏。这里,体现了一位身在高位的女政治家的政治手腕。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6)

辽、宋交换质子,刘娥的儿子要被送往辽国为质三年。刘娥的第一反应并不情愿,这是出于一位母亲的私心。但,作为赵恒的妻子、臣子,为了丈夫和大宋朝堂稳固,她只得同意。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7)

在《大宋宫词》身上,很多观众寄托了女主人公手起刀落,一集一盒饭的“爽”感。在一个层面上,你不能说“一介孤女登上后位,大宋合伙人携手搞事业”的传奇佳话不“爽”,只是这种“爽”,或许比观众想象中,厚重了一个层次。

刘娥是一个有多重身份的复杂女性形象。

面对赵恒,刘娥有身为人妻之爱,更有身为人臣之敬重;面对赵祯,有母亲的呵护之心,更有对赵祯生母的愧疚;面对朝堂众臣,既感怀他们对大宋几代天子的辅佐,又需提防、分散党系权力。这种“瞻前顾后”,注定了刘娥不能大开金手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爽”,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从一介孤女到掌握大宋最高话语权的女政治家,刘娥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贵人相助是偶有为之、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是“攒人品”,打稳根基,一步一步登上巅峰。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8)

群像视角是《大宋宫词》的另一重弥新。以刘娥为中心位,一幅大宋女子图鉴徐徐展开。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9)

蕙质兰心、清气含芳的郭后,淡眉秋水、气若幽兰的李婉儿,绰约多姿、可怜可恨的潘玉姝,铁腕红颜、果敢决断的萧太后,英姿飒爽、别具一格的文伽凌……每一位女性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是圣母光环笼罩的无理由“善”,也不是全盘否定、不问因由的“恶”。这是跳脱“男性凝视”,立体女性视角的体现。

抛砖引玉的美学雅望

拍摄历经192天,辗转象山、横店、开封三地,象山改景搭建70多个场景,建造“大宋建筑群”占地30亩,2万多平方米,实景搭造大庆殿……《大宋宫词》,是真正的匠心巨制。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10)

这份肉眼可见的匠心,观众看得清楚明白。

开播以来,#大宋宫词珍珠妆##大宋宫词韩熙载夜宴图##大宋宫词鹤瑞图##大宋宫词宋韵服装#等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突破20亿,引发观众热议;宋韵风靡,超30 行业媒体、超百位KOL点赞支持,深入探讨。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11)

左为《大宋宫词》复刻镜头,后为《鹤瑞图》原图

不夸张地说,《大宋宫词》几乎每一集都有对传统经典文化的科普。

刘娥的“绝技”——点茶,是“四艺(点茶、焚香、挂画、插花)”之一;太宗约见秦王时的傩舞,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娥封后时的珍珠花钿妆,是宋代后妃特有的妆容;女眷命妇争奇斗研的发髻、服装——叶形高发髻、镂空高发髻、朝天髻,裙装更窄、无扣对襟衫、对襟开衫,等等,无一不是宋代服饰文化的再现。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12)

从“张口就来”的诗词歌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到片头曲中和名画的互动,再到六爻、床子弩、水运仪象台、《册府元龟》的“大宋文化私塾”,《大宋宫词》的美学植入,横截面广,包罗万象,用心颇深。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13)

并且,这种植入不是简单粗暴的“见缝插针”,当中巧思、匠心交织,传统元素与紧张的剧情走向相得益彰。

第2集的秦王夜宴,仿《韩熙载夜宴图》的那组伪长镜头堪称惊艳。

大宋宫词各集介绍(我们想为大宋宫词说几句话)(14)

上为《韩熙载夜宴图》原画,下为《大宋宫词》复刻镜头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缘由,一种说法是,身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成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骗”过当时多疑的李后主。李后主命画院待诏顾闳中前去打探虚实,顾闳中将韩熙载沉湎歌舞、不问世事的糊涂状态作成《韩熙载夜宴图》呈上,李后主看后,打消了对韩熙载的怀疑。

这段故事,与《大宋宫词》中,秦王的处境如出一辙。只不过,“韩熙载”换成了“秦王”,“李后主”换成了“太宗”。在这一集中化用《韩熙载夜宴图》,贴合秦王心境,有暗喻之意。这种设计,不是“掉书袋”,也不是炫技,是出于剧情发展考虑的“量体裁衣”。传统文化融入了故事血脉,妙哉。

在古装剧娱乐化过剩的环境下,“服化道”止于表面,历史文化背后的意义并未抵达观众。《大宋宫词》略胜一筹的是,在做足功课的基础上,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风貌和历史意义。抛砖引玉下,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上一层楼,经典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大宋宫词》的美学雅望,也是它的现实价值。

文艺评论,并非不允许另一种声音存在。但对这部历时三年、反复打磨、小心翼翼呈现给观众的作品,只求多些珍重、珍惜。至少,在通览全片后再给出评价,才能更客观。制作期间,导演李少红和丈夫——《大宋宫词》的联合导演曾念平,“拎着盒饭出门,穿越空荡的北京城,钻到调光室所在的园区地下室里,”展开了为期四个多月的二次调光工作。若说创作团队不曾付出真心,那绝不可能。《大宋宫词》是难能可贵的,它的品质,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希望这样的作品,不被埋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