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开挂的地方(如何熬过孤独的表演)
他的办法是找到那个抓手,就是从心里真正理解角色,“他就是个普通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刻还是会挺身而出,在面对危机时能克服许多困难,甚至也能舍生取义。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出品 | 博客天下大文娱报道组
作者 | 连璐
编辑 | 孤鸽
孤独的沈腾眼睛望过去是一片巨大的绿色,作为演员,沈腾对它早已不陌生。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
首先是脚底的沙砾,每踩上一步就“沙沙”的响,像是整个人被塞进一个玻璃罐子里——这是剧组专门用石头磨成后铺上去的。然后是身体其他部位的反应,从颈部开始,就已经活动得不太自如了。导演张吃鱼知道,《独行月球》里沈腾穿的那套宇航服是一件道具,不是能让人轻松活动的衣服。这套英气又笨重的装备,足足有40斤,沈腾大部分戏,都在这件笨重的衣服里完成。
最后是视觉,眼前是巨大的绿色幕布,是黑色的沙土,独独没有人。有一半的戏,都是在想象和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合中完成的。用搭档马丽的话来说,沈腾在《独行月球》里,演了一场独角戏。
沈腾在棚里拍摄《独行月球》
在电影《独行月球》里,沈腾饰演了一位“中间人”角色。影片的故事设定是,人类部署了月盾计划抵御行星撞击地球,沈腾饰演的维修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这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大孤独在于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似乎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这是开心麻花首次挑战科幻喜剧电影,沈腾和老搭档马丽7年后再度合体,效果明显,截止发稿,电影票房已超过21亿。
导演张吃鱼也属于开心麻花,他了解沈腾,印象里沈腾一直塑造的都是小人物,这恰恰和独孤月相似。无论从能力还是个人魅力上来说,张吃鱼认为沈腾能撑起这个角色,于是找到沈腾,希望他能出演独孤月。
拿到剧本后的沈腾,看完独孤月的故事很感动,他自己本身是个情感细腻的人,再加上是开心麻花的科幻创新项目,便欣然答应。当时他心里清楚“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拍摄时发现,强度要比预想中的还要大。
开机前,他已经进入状态,开始做身体的康复训练,到剧组后才发现,里面有大量的动作戏。“没想到《独行月球》会这么要求体力”,沈腾说道。
导演张吃鱼的要求是呈现真实的月球状态,所以沈腾的表演要往“真”的方向靠近,模拟出月球生存的状态。除了那件40斤的宇航服之外,工作人员还要往沈腾身上加码,给他系上威亚。幕后特辑里,沈腾全程吊着威亚,摔来摔去。
其中有一场戏,他得往后倒,劲儿猛得一拽,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要往后飞去。他克服不了心理的压力,老是拽着绳儿,来回拍了好多次才终于完成。
为了模拟月球环境,沈腾的大部分戏都需要吊威亚完成拍摄
身体上的压力咬咬牙扛过去了,困难的是片场的孤独。影片中独孤月的戏大部分是和金刚鼠的部分,再加上这次采用特效拍摄模式,沈腾往往没有搭戏的演员,饰演金刚鼠的郝瀚和他在戏中也没有台词。40多天的拍摄时间里,沈腾和其他演员很少见面,身边的伙伴都是工作人员,以及全程不能说话的郝瀚。
经过这部戏,马丽见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沈腾,她知道挑战的难度。沈腾要展现内心世界的孤独状态,但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诠释。“很多时候都是跟着绿布进行隔空的无实物表演。”马丽说,“这种表演对演员来说,没有刺激的情况下非常难的。”
导演张吃鱼也看在眼里,他说拍完《独行月球》后,觉得沈腾和独孤月真正的契合点是“坚韧”,“独孤月能在月球一直这么坚守下去,有他苦中作乐的点。其实腾哥在拍摄当中也是。”
喜剧,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喜剧这条路对沈腾来说,像是老天赏饭吃。1979年10月,沈腾出身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个热爱文艺的家庭,父亲喜欢唱戏、拉小提琴。4岁那年,父亲去上海出差回来,给他带来了一身卓别林造型的衣服,还给他做了一根卓别林的拐杖,这张照片至今流传网络。
东北土地上流淌的喜剧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沈腾。他曾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就愿意模仿宋丹丹、赵本山。他拥有喜剧天赋,大家都乐意跟他玩,他也爱跟别人说话,但他不是像倒豆子一样话赶话的调皮样子,而是“砰”捅一下,把大家逗乐了。不管他损谁,没人生气。
尽管幽默逗人,但沈腾不是一个主动争取的人,他不着急,松弛,也随遇而安。上大学选择专业时,家里人着急,他不着急,最后还是在姐姐的提议下考了军艺。
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沈腾没有什么目标,每天和同学打成一片,没事就喜欢给大家讲段子,以至于往台上一站,底下的同学就想笑。
年轻时候的沈腾
从小到大,沈腾顺风顺水,大学毕业后,他也以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方式轻松进入开心麻花。在对媒体的回忆中,他这样讲述:那天他去得早,因为做了痔疮手术不方便,就窝在沙发上等,结果导演开门进来了,他也没起来相迎,只是很随意地说了一句,“导演,来了”。这让面试的导演觉得沈腾身上的特质不一样,当即就把他招到开心麻花。
开心麻花是沈腾的事业起点。在那一方小小的舞台上,他做过导演、演员,也和同事马丽结识,成为搭档。他们和开心麻花一起打拼,熬了多年,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国民喜剧演员。
最难的时候,开心麻花的剧场票只卖出去4张。参加《鲁豫有约》时,沈腾回忆起那个略显悲怆的场景:那是一个天气不太好的冬天,公司的领导们就在剧院门口等着4位观众来,给他们退票,再给他们打车让他们回去。
坚持之下,开心麻花凭借年轻化的喜剧风格终于打开了市场。随即,央视春晚的邀约到来。从2012年开始,沈腾连续四年登上春晚舞台,在系列小品中饰演的角色“郝建”,以逗贫又善良的形象家喻户晓,沈腾开始走红。
2012年,沈腾带作品《今天的幸福》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尤其2015年,是沈腾全面爆发的一年,他参加综艺《欢乐喜剧人》,将自己的实验喜剧风格带到舞台上。开心麻花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以黑马之姿杀入电影市场,直到现在,这部电影也被观众视为“神作”。
沈腾就这样迎来了属于他的喜剧时代。
小人物,都不同沈腾擅长演各种各样的小人物,每一个小人物的喜剧形象也各有各的不同。
春晚小品中的郝建,有点贱贱的,在嬉笑中呈现社会怪诞现象;《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投机油滑,最后参透了生活和爱情的真谛;《疯狂的外星人》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形象,希望抓住每一次机会,但总被时代越抛越远;《飞驰人生》里他饰演的父亲,为了热爱的东西最终失去生命……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
这一次在《独行月球》里,他饰演的独孤月从小爱到大爱,依旧平凡,依旧不知道宏大的意义,却又为具体的人挺身而出。沈腾说,他觉得剧本上的一句台词对独孤月总结得很好,“他是一个中间人,他不愿意做那个特别拔尖的人,他就觉得在中间的这个位置是非常舒适的一个位置,是他的舒适区。”
他因为一次偶然相遇,对马蓝星一见钟情,最终加入月盾计划,成为月球基地一名底层维修工,而马蓝星离他最近的一次,是擦肩而过时看了他一眼。但阴差阳错,他孤独地留守在月球,扮演了救世英雄,又不幸牺牲。
合作多年的演员都觉得沈腾在《独行月球》中变得不一样了。饰演葫芦丝儿的演员黄才伦和沈腾认识很久,他记得片中有一场戏是,沈腾在月球车里自我挣扎要不要救金刚鼠,那一段戏里沈腾要自己跟自己对话。黄才伦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沈腾,“他自己也在寻求突破,他已不是之前的演法了。”
马丽的感受和黄才伦一样,她发现,沈腾在片中,对人物的刻画上除了呈现喜剧部分,更细腻地刻画了悲剧。电影中,很多大开大合、情绪起伏的戏,沈腾都驾驭得当。
《独行月球》拍摄现场
被观众热议最多的戏,是独孤月透过玻璃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原来地球上有那么多人爱他。短短10秒的镜头里,他表现出从开心、激动、庆幸到委屈、高兴等多层情绪。
“可能不会在其他电影里看到一个演员要经历这么多生死起伏,而且全是大喜大悲的。”导演张吃鱼说,但沈腾能在不同的大喜里面,找出不同的大喜的特点,在不同的大悲里,找到不同的大悲的特点,是让人放心的。
几年前,沈腾在《西虹市首富》中饰演被幸运砸中、突然拥有10亿财富的王多鱼。他觉得这个很难演,因为突然把10亿摆在面前,貌似乍一听怎么演都对,可以演昏倒,演脑出血,但是要挑一种最合适的表达,太难了。他们的办法是一条一条试。
拍摄独孤月也很难,因为要在宏大的背景下塑造好小人物,既让观众觉得独孤月是身边的平常人,还能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他的办法是找到那个抓手,就是从心里真正理解角色,“他就是个普通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刻还是会挺身而出,在面对危机时能克服许多困难,甚至也能舍生取义。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这种细腻在懒散的沈腾身上并不矛盾。一直以来,他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观察人,观察那个有特点的人,就像他曾说,“可能平时看着我是挺扯淡的一个人,但正经的时候,从来不放松”。
永远为角色准备着,这恰是演员沈腾的底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